众人鄙夷地看着冯氏,但凡继子有点好东西,她都想来掺和一脚。
一路上闹得笑话还不嫌多?非得坐实虐待继子的名声才罢休?
冯氏才不管人家怎么看,闹一闹能得到实惠更好,得不到刺挠刺挠这些拖油瓶,她心里舒坦。
赵大面无表情地看着撒泼打滚的婆娘,愧疚地看了一眼大儿子,心道:快了!
钱小鱼和赵旭对冯氏直接无视,她嚎她的,给大伙分盐才是正事。
取出约莫二十斤的盐,问曹三婶够不够她们腌肉用,得到曹三婶肯定,剩下的盐拿出来,按照铺子的价格匀给大伙。
先前从土匪寨子搜刮的银子,各家各户基本都分到一些,买点子盐的钱他们还是有的。
盐统共就这么点,越挖越少,那些观望的聪明人,跑回去拿空盐罐子,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买了盐又急匆匆赶回去,让闲着没事干扯闲的婆娘赶紧回去腌肉去,这些活还得靠老娘或媳妇才成。
吊秤杆的这种老秤,钱小鱼不会使,反倒是赵旭因着打猎时常去卖猎物,对各种大秤、小秤都很熟悉,秤盐的事就交给他了。
没去帮忙做晚食的人都跑过来看热闹,差点把盐摊子给冲倒。
“做什么呢?把盐给冲洒了,肉全给你生蛆,就不嘚瑟了。”村长拿着木棍敲在快要干死的树上。
彪子娘和冯氏也老老实实排队买盐,肉可是金贵玩意,臭了得心疼一辈子,舍不得只能厚着脸皮来买盐。
有人买七斤有人买十斤,十斤是最大量,每家每户分得肉,最多也就能用掉十斤盐。
很快就要到运城,暂时不需要囤积盐,只要够吃就成。
“唉呀!旭哥儿,你把盐称好倒我这布口袋里,盐可不兴接着啊!”
钱小鱼依稀记得,奶奶还在世时,也说过不能接盐。
好奇地问:“盐为啥不能接啊?”
“你们这些孩子就是不懂,不能接就甭接,接盐就是借运。”
原来古人就会玩谐音梗了啊!
很快一百斤盐就分完了,这些盐只够一小部分人家腌肉,剩下一大半的人,眉头皱得紧紧的,难不成,他们家的肉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坏了不成?
没有买到盐的人全都急了起来,“旭哥儿,小鱼,你们可得给咱们想想法子,再帮咱们弄点盐回来。”
粗略算算都得再来九百斤的盐,这么多的盐,掏空整个长乐城都不够吧!
大伙也知道这是在强人所难,可不问一问,实在是不甘心。
后悔刚才看冯氏和彪子娘胡搅蛮缠的热,若是他们跑快点,说不得也能买到盐。
有那两家交情好的,已经跟抢到盐的那家商量起来,问他们能不能匀点盐给他们,能腌多少是多少,这样还能落下点。
钱小鱼看着大伙失望的表情,想要安慰一句,他们晚上还会出去弄盐,想想还是算了,万一那些富商没有那么多盐,徒惹是非,给大伙落个言而无信的印象。
纵然有人不爽,也不敢有怨言,毕竟一早钱小鱼就说了只有一百斤的盐,他们只顾着看热闹,怪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