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和李秀蓉脚步匆匆地朝着村部赶去。
还未踏入村部大门,便能听到从里面传来的阵阵欢声笑语。
待两人迈进堂屋,只见屋内早已聚集了不少人。
大伙三五成群地围坐在一起,桌上摆放着几碟瓜子和花生。
大家一边惬意地磕着,一边兴致勃勃地聊着各自的话题。
有的在分享着今年家里收获的趣事,有的在讨论着年货的采买,氛围热闹非凡。
瞧见徐庶和李秀蓉走进来,原本嘈杂的堂屋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他们。
徐峰见状,赶忙从人群中站起身来,满脸笑意地说道。
“小庶和秀蓉来了,这下人就全到齐了。
好了,大伙先别讨论其他的了,咱们这就开始开会。”
说着,他拍了拍手,示意大家集中注意力。
“今天把大家叫到这儿来,头一件事儿,就是想和大伙好好讨论讨论,咱村明年该怎么发展。”
此话一出,众人瞬间来了精神,纷纷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热烈讨论起来。
有人提议扩大养殖场的规模,还有人建议多开展一些村里的副业。
徐庶也积极地参与其中,结合自己在城里的见闻和所学知识,适时地给出了几个颇具建设性的建议,引得众人频频点头。
大家你争我抢地讨论了将近二十分钟,徐峰认真倾听着每一个人的发言,不时在本子上记录着。
随后,他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开始一番总结。
“大伙说的都很有道理,经过我的综合考量,我觉得咱们村明年继续保持今年的规划。
同时,在那边小溪边上挖出一个鱼池来。
利用小溪的山泉水和两边的水草养鱼,这样既能多一项收入。
另外,这鱼池也可以作为蓄水池,为养殖场做不时之需,应对一些突发情况。”
众人听后,纷纷表示赞同,觉得这个计划切实可行。
徐峰接着神色变得庄重起来,提高音量说道。
“第二件事,我想代表大家伙儿,好好感谢一下小庶。
自从他到轧钢厂上班后,可给咱村带来了不少好处。
不仅以最高价收购大家手里的东西,让咱们的劳动成果能换来更多的收益。
同时还提出了这么多好建议,让咱们大家伙的日子越过越好,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是呀,以前一年到头都吃不到几次肉,现在每个月都能吃上香喷喷的肉,这可真多亏了小庶啊!”
“没错,我家小海,今年都长壮实了不少,以前瘦得跟竹竿似的,现在可结实了。”
“可不是嘛,现在家里手头宽裕了,都能送孩子去读书,还能让他们吃得更好,有个好身体,这都得谢谢小庶。”
徐庶被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夸赞弄得满脸通红,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他赶忙站起身来,微微躬身,诚恳地说道。
“各位叔叔伯伯,婶婶阿姨,你们可别再夸我了,再夸我都找不着北了。
我也是徐家村的人,大家平日里对我们家没少照顾。
现在我有了这个条件,自然得想着大伙,为村里出份力。
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不值一提。”
李秀蓉也在一旁温柔地说道。
“是呀,小庶说的没错,大家这些年对我们家的关照,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现在小庶有了点出息,能为村里做点事儿,那都是他该做的,也是我们家该做的。”
随后,大家又围绕着过年的安排、村里的一些琐事闲聊了几句。
这才在一片欢声笑语中,各自起身,带着满足的笑容,迈着轻快的步伐各回各家。
这一回,徐庶满心只想着能好好在家里陪陪母亲,尽尽孝心。
所以早在回城之前,他便专程找到了王天福,请了四天假。
如此一来,加上本来要放的假期,他刚好能在家里待上一周的时间。
至于黑市那边的事务,徐庶也早有安排。
在回来之前,他特意又前往存放物资的地点,储备了一批货物,数量足够维持黑市两周的供应。
况且,还有杨文在一旁帮忙盯着,方方面面都安排得妥妥当当,徐庶倒也无需过多操心。
母子二人相伴回到家中,徐庶连歇口气的工夫都没有,便急匆匆地朝着厨房奔去。
起初,徐庶满心想着大展厨艺,让母亲好好尝尝自己的手艺。
可谁能料到,在村部召开的会议耽搁了不少时间。
现在时间有些晚了,无奈之下,他也只能先煮点面条,暂时将就一下。
李秀蓉看着儿子风风火火的模样,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并未上前阻拦。
她知道儿子的心思,便转身去收拾整理徐庶从城里带回来的大包小包。
如今徐庶工作了,手头宽裕了些,过年回家,可是带了不少稀罕玩意儿。
只见桌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好东西,有稻香村的糕点。
有全聚德的烤鸭,还有仿膳饭庄的肉末烧饼和豌豆黄,晋阳饭店的香酥鸭。
另外,徐庶还买了不少大白兔奶糖和麦乳精,留在家里平时吃。
徐庶回来的时候,自行车的前后都挂满了袋子,满满当当的。
李秀蓉看着堆满桌子的好东西,心中自然是欢喜不已。
可作为母亲,她还是忍不住唠叨了几句。
“小庶,你现在工作了,是个大人了,也有自己的主意了。
但是往后过日子,还是得省着点。
毕竟再过几年,你就得结婚生孩子了,到时候那负担可不小,你明白吗?”
徐庶正在厨房里忙碌着煮面条,听到母亲的话,赶忙提高音量回应道。
“嗯,妈,我知道了。这不是我第一次自己挣钱回家过年嘛,就特别想让你吃点好的,尝尝这些城里的美味。”
李秀蓉轻轻摇了摇头,脸上满是宠溺。
“好了,我知道你孝顺,妈也没打算怪你,以后多注意点就行。”
徐庶一边搅拌着锅里的面条,一边应道。
“嗯,我知道了。
妈,面条好了,你把桌子收拾一下,准备吃饭了。”
桌子上堆满了琳琅满目的年货,且件件都价格不菲,李秀蓉舍不得将它们随意放在地上。
她只能小心翼翼地重新整理一番,好不容易在桌上腾出一片不大的地方,刚好能放下两个碗。
徐庶这一年来独自在外生活,一日三餐都得自己动手。
为了能让自己吃得舒心些,他没少在厨艺上下功夫。
经过这一年的磨炼,他的厨艺虽说比不上傻柱,但也相差无几了。
虽说在四合院的居住条件一般,空间狭小。
但在这一年时间里,徐庶也渐渐适应了,还陆陆续续添置了不少生活必需品。
起码在做饭的地方,除了灶,该有的锅碗瓢盆、油盐酱醋等一应俱全。
毕竟家就那么大点儿地方,虽说只住了他一个人,但徐庶也不想回到家里,看到到处都堆满东西,显得杂乱无章。
简单吃过午饭后,徐庶和李秀蓉稍作休息,便撸起袖子,开始打扫起屋子的里里外外。
徐庶拿着扫帚,认真清扫着地面的灰尘,不放过任何一个角落。
李秀蓉则拿起抹布,仔细擦拭着桌椅、柜子,将它们擦得一尘不染。
母子二人有说有笑,温馨的氛围弥漫在整个屋子里。
自打徐庶与杨文成功达成合作,他的经济状况便迎来了显着的改善,手头不再像以往那般拮据,时常捉襟见肘。
如今,他每个月都会雷打不动地给母亲李秀蓉三十块钱,满心希望母亲能借此改善生活,吃穿用度都能更舒心些。
徐庶并非不想给母亲更多,只是他心里清楚,自己才刚进城工作不久。
若是一下子给太多钱,反而可能会引发诸多麻烦。
一方面,容易引起旁人无端的猜忌与议论。
另一方面,以母亲李秀蓉那谨小慎微、朴实节俭了一辈子的性格和习惯。
定会忧心忡忡,甚至会胡思乱想,笃定徐庶在城里干了什么见不得光、不正当的活计。
而且徐庶深知母亲的脾性,她这一辈子吃苦耐劳、省吃俭用惯了。
即便手头有了钱,大概率也会舍不得花,而是默默存起来,心心念念着要给自己娶媳妇用。
不过,手里有了这稳定的进项后,李秀蓉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开销上,确实不再像以往那般过分节俭,日子也逐渐有了起色。
因此,这一年来,家里陆陆续续添置了不少物件,从简单的桌椅板凳,到日常的锅碗瓢盆,都添了新的。
徐庶的家,面积虽不算大,但好在带着一个院子,平日里晾晒衣物、堆放杂物都方便许多。
母子二人齐心协力,从里到外打扫起来,可着实费了一番工夫。
尽管天气晴好,冬日的暖阳毫无保留地洒在院子里,为清扫工作增添了几分温暖。
可这一番劳作下来,也足足花了三个小时,才总算将家里收拾得井井有条,焕然一新。
今日,阳光明媚,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李秀蓉留在家里,专注地准备着除夕夜需要用到的食材,每一样都精心挑选、仔细清洗。
而徐庶,则穿戴整齐,出了家门。
在徐家村,徐庶可是年轻一辈里响当当的人物,颇有些威望,有一帮关系铁得很的兄弟。
虽说之前徐庶差不多每周都会回村一次,但每次回来都有不少的事情,忙得脚不沾地。
以至于和这些兄弟伙们,根本没多少时间能坐下来,痛痛快快地聚一聚、玩一玩。
如今可不一样了,年假在手,工作也暂时告一段落,大家的日子也都因村子的发展越过越好。
此刻,天时地利人和,正是兄弟们相聚的绝佳时机。
徐庶心里想着,兄弟们许久未见,总得带点好东西过去。
于是,他精心准备了一只香气扑鼻的烤鸭,还带了一些卤菜,荤素搭配。
另外,他特意选了一瓶西凤酒,到时候可以好好的开怀畅饮一番。
一切准备妥当后,徐庶拎着这些东西,大步朝着徐海涛家里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