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警告聋老太,“你应该清楚事情的严重性,别抱侥幸心理,要知道如何争取宽大处理。”

说完,多门准备带走聋老太。

然而,聋老太早已浑身无力,精神尽失。

多门等人毫不留情,直接把她像死狗般拖上三轮车。

对待敌人,就得如寒冰般冷酷!此时,黄巡警必定全力协助多门行动。

聋老太的身份实在有些尴尬。

红星街道的事终究还是落到了这里。

抓住这样一个重要人物,上报之后定是不小的功劳。

看着聋老太被带走,围观的人群心中满是复杂情绪。

本以为不过是看戏,谁料事情竟如此发展。

多门关上聋老太的屋门,转头对旁人说道:“这门,大伙儿别进。”

又对小李吩咐道:“你在这儿盯着,里头说不定还有别的隐情,等会儿让其他人再来仔细搜查一番。”

他接着说道:“诸位也要好好反思反思。

一个特务藏匿这么多年,都没被发现。

除了她自身手段高明,咱们的粗心大意也难辞其咎。

若早些警觉,早就察觉不对劲了。”

众人听了这话,都不由自主地缩了缩脖子。

谁也没想到最后事情竟牵连到自己头上。

李建设在一旁冷声道:“不只这老太太有问题。

这院子里的大爷易忠海和傻柱也跟她走得很近。

在外人面前,聋老太总说易忠海是她的儿子,傻柱是她的长孙。”

易忠海听罢,整个人都呆住了。

心想这李建设怎么还不肯罢休,还要把自己和傻柱扯进来。

傻柱此时也懵了,急忙辩解道:“你别含血喷人!你才是她的同伙吧,我对此一无所知!”

易忠海也急切地说:“李建设,别胡来!当年聋老太住在这儿时,院里可有不少人,大家见她年迈且为子弟兵做过贡献,可怜她孤苦无依,才同意留下她,并帮她办理了五保户身份。

这事院里所有人都知情,你别冤枉我。”

其实易忠海真的不知情聋老太的真实身份,这么重要的事情,她怎么可能随便告诉别人?黄巡警迟疑片刻,对易忠海说:“近两天你别乱跑。

审问聋老太身份时可能需要你配合说明情况。

如果你逃跑,不管事情是否与你有关,到时候都说不清楚。”

黄巡警在这街道多年,清楚在聋老太搬入四合院前,易忠海和傻柱父亲何大清就已住在此处。

要说有什么勾结,可能性不大。

但如今他们有嫌疑,不能随意离开。

听黄巡警说完,易忠海赶忙点头表示赞同,唯恐真的牵涉到敌特之事。

王主任在一旁说道:“易忠海啊,你可真是让人刮目相看。

不明他人身份就帮人家申请五保户?现在我才明白你是个什么角色。

从今往后,这‘大爷’的职位你是不当也得当了,街道办暂且先免去你的职务。”

王主任接着说道:“这只是暂时的撤职处理。

如果查出你参与其他事,后果可就不堪设想了。

刘海中、闫埠贵,这管事大爷的职责暂时交给你们俩负责。”

刘海中一听愣住了,自己什么都没做,就被赋予了这样的重任,高兴得直点头:“没问题,王主任。

您尽管放心,有我和老闫在,院子绝不会出问题。

聋老太的房子暂时不能动,我本来就住后院,就算不睡觉,也会守好她的房间,直到组织验收。”

主任轻轻蹙眉,他对刘海中的热衷权位早有耳闻。

此刻无人可诉,也只能再三嘱咐几句,与黄巡捕同行,护送聋老太太离去。

聋老太太身份敏感。

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也因此忙碌起来。

望着聋老太太的背影,李建设低声嘀咕:\"老家伙。

\"这语气让旁人听了直皱眉,觉得此人报复心重,即便到了此时也不忘刻薄几句。

但如今聋老太太的真实身份已明朗,众人皆认同李建设的话并无不妥,甚至提醒自己切勿招惹此人,因其报复心理极强。

聋老太太虽有疑点,但谁能保证自身清白?大家各自归家后,此事仍是议论焦点。

李建设回至前院卧室,此时冉秋叶与周青仪都在。

他刚进屋,就被两人拥住:\"建设,多亏你了。

\"周青仪脸红地退后,幸好室内未开灯,才稍减尴尬。

\"聋老太太的事解决了。

\"李建设说罢,又安慰母亲不要忧心,总会有人嫉妒他人好。

冉秋叶附和道:\"妈,事情过去了,你就别再担心了。

\"

夜深时,里屋仍传来辗转之声。

李建设再度来到前门大街,见一蓬头垢面的小乞丐正四处张望。

虽已近午夜,街上几无人迹,只有几只流浪猫狗徘徊,寻找残羹剩饭。

小乞丐见到李建设,迟疑片刻,鼓起勇气走近:\"恩公,您好。

\"虽已是初春,夜晚仍凉意袭人,小乞丐衣衫单薄,显出营养不良之态。

\"先带你去看看你妹妹。

\"李建设轻声说道。

李建设不愿浪费时间,示意那个小乞丐在前带路。

小乞丐满心欢喜,赶忙走在前面指引。

嘴里不住地道谢。

李建设摆了摆手。

到达藏身处后,李建设看见小乞丐所说的妹妹。

这不是一间屋子,而是一处墙角。

旁边堆满了杂乱的石块和废弃物。

环境虽显凌乱,但因能挡住南北吹来的风,此处反倒成了避风的佳地。

见到小乞丐的妹妹时,李建设才发觉两人长得极为相似,此刻也都蓬头垢面。

小乞丐简单介绍了一下自己。

原来她们是从冀北来的。

最先遇见的那个小乞丐是姐姐,名叫丁半夏,妹妹只比她晚出生了几分钟,唤作丁一冬。

半夏、一冬,这两个名字倒也有趣。

当时全国都在经历灾荒,她们的父母双亡,只好跟随逃荒的人群来到此地。

虽然看起来瘦弱得像十来岁的孩子,但实际上两人都已十三岁。

李建设查看了丁一冬的状况。

长期的营养不良导致免疫力下降,加之染上风寒,便发起了高烧。

李建设说道:

“高烧是因为缺乏食物造成的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