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东汉光和元年夏,涿县城外官道上尘土飞扬。

袁绍骑在一匹通体雪白的骏马上,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佩剑的剑柄。春风拂面,却吹不散他眉宇间的凝重。

“主公,前面就是涿县了。”许攸策马靠近,压低声音道,“甄家的消息应该不会有错,那刘备确实在此地织席贩履为生。”

“传令下去,所有人换装,我们扮作商队入城。”袁绍突然下令,“不要惊动当地官府。”

许攸皱眉:“主公,你这是...”

“我要亲眼看看这位刘玄德,究竟值不值得我亲自来请。”袁绍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袁绍站在城墙之上,目光炯炯有神地注视着下方熙熙攘攘的市集。他身着一袭深灰色长袍,腰间玉带束紧,显露出他那魁梧的身材。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传来。袁绍转过身,看到许攸匆匆忙忙地跑来。

许攸的脸色略显苍白,额头上布满了细密的汗珠,显然是一路快跑所致。他的衣衫有些凌乱,但依然能看出那是一件价值不菲的锦缎长袍。

“主公!”许攸气喘吁吁地说道。

袁绍眉头微皱,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疑惑,他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些许迫切:“人找到了吗?”

许攸面带微笑,眼中闪过一丝得意,他轻轻点头,回答道:“人找到了,就在城西门市集上有个铺子!”

“铺子?”袁绍眉头紧锁,反问道,似乎对许攸的回答感到有些意外。

“对!”许攸肯定地说道,“一个卖鞋的铺子。主公可以去买双鞋,我刚刚就在里边买了一双,你看就是脚上这双。”他说着,抬起脚来,展示着那双新鞋,“还挺舒服的!这刘玄德手艺不错。”

“嗯...”袁绍若有所思地点点头,“看来这刘玄德的手艺确实不错。”

袁绍看着许攸脚上的鞋,眼神中闪过一丝疑惑,他看着许攸,问道:“旧鞋呢?”

许攸毫不在意地挥了挥手,说道:“给路边乞丐了!”他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随意和洒脱,似乎对这件事并不放在心上。

袁绍闻言,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他深深地看了许攸一眼,没有再说什么。

右手轻轻一挥,目光落在许攸身上,示意他前方带路。许攸会意,立刻挺直腰板,迈开大步走在前方。两人穿过繁华的街道,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朝着城西的方向而去。

“主公您看,就在那里!”许攸抬手指向远方。

袁绍顺着许攸所指的方向望去,果然看见市集角落处有一间不起眼的小铺子。铺子的招牌已经有些破旧,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刘记鞋坊”几个字。透过简陋的木板窗棂,可以看到里面摆放着各式各样的鞋履。

“主公请进。”许攸做了个请的手势。

袁绍点点头,大步跨入店内。一股淡淡的皮革和麻线的混合气息扑面而来。店内陈设简单,靠墙的木架上摆满了各式鞋履,角落里堆着几摞尚未完工的半成品。

忽然,他的视线定格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一个约莫二十出头的青年正低头编织着什么。

青年身长七尺五寸,面如冠玉,唇若涂脂,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对垂到肩膀的耳朵和几乎及膝的双手。

“是他。”袁绍心头一震,前世记忆中的刘备与眼前这个贫寒青年逐渐重合。虽然衣着简朴,但那种沉稳内敛的气质却无法掩盖。

袁绍整了整衣襟,大步走了过去。

“这位兄台,草鞋怎么卖?”袁绍故意提高声音问道。

青年抬起头,露出一双温润如玉的眼睛。他微微一笑,那笑容仿佛能抚平世间一切躁动:“五文钱一双,客官要几双?“

刘备正坐在一张木凳上绱鞋,听到动静抬起头来。他放下手中的活计,站起身来行礼:“不知贵客光临,刘某失礼了。”

袁绍打量着刘备的样貌——身材中等,面容清秀,举止间透着一股谦和之气。他心中暗自点头,此人的确不像是一个普通的手艺人。

“久闻刘先生手艺精湛,今日得以一见,果然是名不虚传。”袁绍微笑着说道。

刘备谦逊地笑了笑:“谬赞了,在下只是粗鄙的手艺人罢了。”

“哦?”袁绍的目光落在刘备手中的鞋面上,“这针脚如此精细,想必非同一般之人能及。”

刘备微微一笑:“不过是熟能生巧罢了。”

袁绍的话语中带着几分试探,他微微扬起眉头,嘴角挂着一抹似笑非笑的表情,说道:“你就不想知道我是谁吗?”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世家子弟特有的自信与傲气。

刘备面对袁绍的提问,神色淡然,他轻轻摇了摇头,语气平静而坚定:“幽燕地界多豪强,今日劫道的姓张,明日设卡的姓李...”忽然抬眸直视“贵人姓甚名谁——与谋何干?”他的话语中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淡泊与从容,仿佛世间纷扰皆与他无关。

袁绍身后亲卫的环首刀同时出鞘半寸,寒芒映得刘备瞳孔微缩。

袁绍并未因刘备的淡然而有所不悦,他自顾自地继续说道:“我姓袁。”

刘备闻言,轻轻一笑,接话道:“我知道,四世三公的“袁”嘛。巧了,我还姓刘呢!”他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戏谑,似乎在提醒袁绍,他也是出身名门,并非寻常之人。

袁绍心中暗赞,果然敏锐。他故意道:“刘兄在此卖鞋,未免大材小用。观你谈吐,不像没读过书的。”

刘备手上动作不停,淡然道:“家道中落,只能靠手艺谋生。读书识字,不过是幼时家母教导的一些皮毛罢了。”

许攸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主公似乎对此人颇为看重?不过是个没落宗室罢了,连族谱都未必能查清楚。”

“中山靖王之后,孝景帝玄孙。”

“二十代族谱要背吗?你祖父刘雄举孝廉任范县令,父亲刘弘...”

“袁公,耳目果然比传闻更可怕。”

“袁公为何而来?”

“听闻玄德才学出众,武艺超群,正所谓英雄出少年啊!”

“如今朝廷昏庸,宦官专权。我意欲整顿朝纲,扫除奸佞。玄德既有经天纬地之才,何不助我一臂之力?”

“袁公谬赞了。刘某不过一介草民,只想过些安分守己的日子。”

“哈哈!”袁绍放声大笑,“玄德此言差矣!当今之世,岂能有真正的隐士?我看玄德胸怀大志,怎肯甘为人后?”

“实不相瞒,”刘备拱手道,“刘某幼年失怙,家境贫寒。早年在家乡贩卖草鞋、编织竹席度日。虽略通文墨,却无心于功名利禄。”

“哎!”袁绍摇头叹息,“玄德可知?当今朝廷宦官专权,外戚横行。像你我这样的忠臣义士,正是施展抱负之时啊!”

话音未落,一阵北风刮过,卷起了路边的树叶。

刘备望着远处的天空,神色微黯:“正因如此,刘某才不愿涉足官场。宦官当道,贤良遭贬。若刘某贸然入仕,只怕会重蹈前人覆辙。”

“玄德此言大谬!“袁绍正色道,“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宵小之辈把持朝政,才更需要有识之士挺身而出!我袁绍愿为玄德铺平道路,助你成就一番事业!”

刘备心中暗暗叫苦。这袁绍果然不是善茬儿,分明是要拉拢自己作为棋子。若此时推辞太过决绝,只怕会惹来杀身之祸。

“袁公的好意刘某心领了。只是刘某性情驽钝,实在不适合做这刀笔吏的活计。还请袁公见谅。”

袁绍的目光中闪烁着失望的神色,他轻轻摇了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既然玄德执意要偏安一隅,我也不好强人所难。”

刘备微微低首,心中暗自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