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微风轻拂,吹起她鬓角的发丝,甄姜思绪飘远,仿佛又回到了与袁绍分别的那一刻。袁绍眼中的关切与不舍,如同这春日里温暖的阳光,让她的心湖泛起层层涟漪。

“女公子,前面就是漳水了。”甄平的声音打断了她的思绪。她抬眸望去,波光粼粼的漳水如一条玉带蜿蜒在大地上,河畔的垂柳依依,随风摇曳。

甄姜缓缓下车,踩着柔软的草地向河边走去。甄平摇摇头,无奈地跟在后面。河水潺潺,甄姜蹲下身子,将手浸入水中,感受着那丝丝凉意。

“女公子,这漳水虽美,但我们还是要尽快渡河才是。”甄平在一旁小心翼翼地提醒道。

甄姜站起身来,目光望向远方,“甄叔,我听闻这漳水之下,有许多古老的传说。传说这水中住着一位美丽的河神,保佑着两岸百姓风调雨顺。”

甄平挠了挠头,“女公子,这些传说当不得真,咱们还是别耽误时间了。”

甄姜微微一笑,“无妨,听听传说,也能让这旅途多些趣味。”说着,她转头看向身旁一位正在河边洗衣的老妇人,“阿婆,您可知道这漳水的传说?”

老妇人抬起头,脸上露出和蔼的笑容,“姑娘,这漳水的传说可多了去了。相传很久以前,这里大旱,百姓们苦不堪言。河神怜悯众生,便化作一位少女,为百姓们带来了甘霖。从那以后,这漳水便一直滋润着这片土地。”

甄姜听得入神,心中对这漳水又多了几分敬畏。“如此说来,这漳水倒是有灵的。”

就在这时,远处突然传来一阵嘈杂声。甄平脸色一变,“不好,怕是有贼兵来了!”

众人顿时紧张起来,二虎迅速召集虎士兵,将甄姜和马车护在中间。甄姜虽心中有些慌乱,但还是强装镇定,“大家莫慌,我们先看看情况。”

只见一群衣衫褴褛的人正朝着这边跑来,为首的是一个瘦弱的年轻人。他跑到甄姜面前,扑通一声跪下,“姑娘,求求您救救我们吧!后面有贼兵在追杀我们。”

甄姜心中一紧,“你们是什么人?为何会被贼兵追杀?”

年轻人喘着粗气说道:“我们是附近村庄的村民,贼兵四处烧杀抢掠,我们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只好逃出来。”

甄姜望向身后的马车,略作思考后说道:“你们先躲到马车后面,我们一起想办法。”

年轻人感激地看了甄姜一眼,带着村民们躲到了马车后面。不一会儿,一群贼兵骑马追了过来,为首的是一个满脸横肉的大汉。

他勒住马,瞪着甄姜一行人,“你们见到一群村民往这边跑了吗?”

甄姜镇定自若地说道:“未曾见到,我们只是路过此地,欣赏这漳水的美景。”

大汉狐疑地看了看周围,“最好是你们没说谎,否则,休怪我不客气!”说罢,他一挥手,带着贼兵继续向前追去。

等贼兵走远,年轻人带着村民们从马车后面走了出来,再次跪在甄姜面前,“姑娘,谢谢您的救命之恩。”

甄姜连忙扶起他们,“不必多礼,大家都是受苦之人,能帮一把是一把。只是你们接下来打算去哪里?”

年轻人叹了口气,“我们也不知道该去哪里,只想着能找个安全的地方活下去。”

甄姜思索片刻,说道:“若是你们不嫌弃,就随我们一起去中山无极吧。那里相对安全,或许能让你们有个安身之所。”

年轻人和村民们听了,眼中燃起希望的光芒,“姑娘大恩大德,我们愿意跟随您。”

寒风呼啸着掠过山间小路,卷起地上零星的枯叶。甄姜裹紧身上单薄的青色披风,目光扫过眼前这一群衣衫褴褛的男女老少。十几个蜷缩在路边的人正瑟瑟发抖,其中不乏满头银发的老者和嗷嗷待哺的幼童。

那些孩子面黄肌瘦,老人们的衣服破得几乎遮不住身体。她从马车上拿出一块干粮递过去:“先吃些东西吧。”

甄姜抬起头,目光扫过这群人,眼中闪过一丝怜悯。她轻声说了句:“大家排好队,一人一份。”话音刚落,人群便自发地排成了整齐的队列。老弱病残被安排在前面,年轻人则自觉地站在后面。

她站起身,接过一名小厮递来的竹篮,开始依次分发食物。她将干粮掰成小块,小心地递给老人们,又将咸菜分成均匀的小份,递到孩子们手中。

人群中响起一阵低沉的感激声,有人甚至热泪盈眶。甄姜却只是微微一笑,继续忙碌着,仿佛这一切都是她应尽的责任。

“女公子,这些人恐怕与盗贼有所勾结啊。”管家甄平在一旁低声提醒道。他此刻眉头紧锁,目光警惕地打量着这群陌生人。

甄姜顺着他的视线看去,只见那些人中年纪最大的老人也不过七十岁上下,最小的孩子不过七八个月大。她轻轻叹了口气:“甄叔,你看他们老的老,小的小,能对我们造成什么威胁?”

“可女公子,带上这些人......”甄平欲言又止。

“带上他们!”甄姜的声音终于提高了几分,“我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这些人冻死饿死!”

一旁的二虎听得真切,顿时攥紧了拳头。这位五大三粗的护卫最是敬重仁义之人。他缓缓走到甄平身边,用眼神示意对方不要再说什么。

甄平叹了口气,知道再多劝说也是徒劳。他低头看了看地上瑟瑟发抖的孩童,又抬头望向远处漆黑的山路:“只是这样一来,我们的行程怕是要耽搁不少......”

二十七个难民被安置在驮马队末尾时,张宁攥着分到的竹节水壶,指节因过度用力泛起青白。

他记得昨夜潜入客栈时听见掌柜的闲谈:甄家商队三月内遭遇四次劫杀,当家小姐却坚持沿路收容流民。彼时他只当是沽名钓誉的说辞,此刻望着前方随风鼓荡的“甄”字旗,喉头突然涌上铁锈味的苦涩。

张宁愣住了。在他印象中,像她这样出身富贵的千金小姐,平日里连正眼都不会瞧他们这些平民一眼。可她此刻的眼神却是那样真诚,仿佛根本不在乎她身份的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