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签到在洪武,我靠嘴炮暴打老朱 > 第105章 日子如流水般逝去,转眼又临近年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5章 日子如流水般逝去,转眼又临近年底

教坊司的舞台上,徐瑶亲自登台,献唱着李伟所作的《知道不知道》。

这首歌颇显韵味,那些年轻弟子尚难以驾驭,唯有徐瑶这般成熟的女子才能完美演绎。

尽管徐瑶年纪稍长,不过才刚过二十,比起年近三十的李伟,还是要年轻许多。

李伟为她特意设计了新款衣饰,虽颜色单一,但款式新颖,借鉴了后世汉服风格,领口微敞,露出洁白的脖颈,胸前的抹胸恰到好处地遮掩了关键部位,下摆薄纱轻盈,内里虽有衣物,但透过朦胧的纱帘隐约可见,更添几分神秘,令人浮想联翩。

这首古风歌曲的配乐倒也不难找,大多数乐器皆是现成的。

随着旋律响起,徐瑶神情忧郁,步伐轻盈地走到台前,她秀丽的脸庞微微抬起,开口便唱:\"一朝花开傍柳寻香误觅亭侯……\"

歌声婉转动听,姿态优雅迷人。

李伟坐在台下,用指尖轻轻敲击着节奏,听得如痴如醉。

徐瑶作为韶舞,不仅在演唱技巧上出类拔萃,表演能力同样出色,李伟认为她比现代原创作品更为出色,更具古典韵味。

正当李伟沉浸于这份平静生活时,一名乐工急匆匆跑进来,弯腰低声禀告:\"大人,外头有人找您。\"

李伟的动作突然停住,略显惊讶。

这些日子以来,他一直低调行事,与世无争,朝中官员似乎也已将他遗忘,是谁会来找他呢?

跟随乐工来到门外,这教坊司可不容易随便进入。

\"陶友庆?你怎么会来这里?\"

看到前来寻他的这个人,李伟不禁皱眉疑惑地问道。

陶友庆是李伟后来提拔的军器局主管。

\"大人,大人您一定要救救我们啊!\"

陶友庆衣衫褴褛,满脸悲苦之色,哀求着恳请李伟相助。

李伟听闻此言,心中猛地一震:\"发生何事?莫非军器局遭遇了什么变故?\"

\"大人,自您离开后,鲁大人及诸位主管都被撤职,徐勇再次成为军器局大使。

他回返后,非但加倍苛待众人,更削减工匠薪资与口粮。

如今军器局上下疲于奔命,食不果腹,还频遭责罚辱骂,身体虚弱者已支撑不住。

大人,您万万不可弃我们不顾啊!\"

陶友庆泣诉着。

过往多年艰辛,好不容易盼来李伟这样仁善的上司,可不足一年,李伟便再度离去。

自此,局面每况愈下,远不如李伟未至之时。

徐勇掌权后,似怀怨恨,对工匠们的剥削愈发严酷。

\"唉,可惜我现在已非工部侍郎,实无力相助。\"

李伟闻言,唯有叹息。

近期写作迟缓,不知为何,某些字词忽然陌生,频频出错,需反复修改,且诸多形容词难以想起,只得求助网络,甚是苦恼。

(本章节结束)

---

\"大人,大人切勿袖手旁观,再这般下去,恐将有众多工匠丧命!您难道忍心坐视不理吗?求求您,救救我们吧!\"

陶友庆听罢,顿时惶恐不安,跪伏于地抱住李伟双腿恳求。

李伟是他们最后的希望,若他置之不理,他们不知该如何维系生计。

古人云: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这些工匠已然习惯困苦生活,既然李伟给予他们希望,他们便不愿再陷入绝望之中。

李伟面露难色,眉间紧锁,内心亦感愧疚。

这些人若是素不相识便罢,但当初曾追随于他,且其中部分与他交情匪浅,若放任不管,他心中实难释怀。

沉思片刻,李伟缓缓呼气,轻拍其肩以示安抚:\"此事我可尝试向陛下陈情,不过能否奏效,我也无十足把握,只能尽己所能。\"

闻得此言,陶友庆顿时喜形于色抬头:\"多谢大人,多谢大人!我就知您定不会遗弃我们!\"

尽管李伟仅言尽力而为,但在这些工匠眼中,这位大人宛如天神,定能助他们脱离困境!

李伟将他扶起来,满是无力地叹了口气:\"我能帮你们一阵子,却不能一辈子都帮。

终究还是要靠自己,求人不如求己啊!\"

陶友庆听了这话,苦笑不已。

他们不过是一群卑微的工匠,又能如何呢?

李伟察觉到他的失落,心里也不好受。

但他自己也想过平静的日子,不想总是这样奔波。

送走陶友庆后,李伟也迅速离开了教坊司。

自从被降职之后,他便再未踏入皇宫一步,唯恐那位老皇帝见到他会一时兴起,恢复他的职位。

为了这些军器局的工匠,他也只能冒险试试,只盼朱元璋能冷静。

来到午门外,李伟静静地等待侍卫通报。

降职之后,他失去了内阁职务,出入宫禁的自由也被剥夺,如今只能等候召见。

过了半晌,侍卫带着个小太监回来,侍卫继续值守,小太监则领着李伟往里走。

\"参见陛下!\"

入殿后,李伟深深行礼,态度端正,因有事相求,表现得格外谦恭。

朱元璋手捧书籍,摆出一副儒雅的模样,抬眼瞄了他一下,嘴角露出一丝笑意。

哼,小子,纵使你耍花招,还不是得乖乖回来!

\"朕听说你在教坊司整日听曲作乐,如今想起找朕来了?\"

朱元璋语气平淡地低声问道。

\"回陛下,教坊司乃臣职责所在,臣不敢懈怠,听曲也是为陛下效劳,并非贪图享乐!\"

李伟正色反驳。

朱元璋冷哼一声,根本不相信他的说辞。

\"说吧,来找朕何事?没事就赶紧离开,朕很忙!\"

李伟本想指出他把书拿反了,但最终还是忍住了。

事情要紧,办完还得回去听曲呢,于是不再啰嗦,直接说道:\"陛下,臣听说军器局大使徐勇贪污匠人工钱与伙食费,请陛下明察!\"

\"你一个教坊司的,怎么管起军器局的事了?\"朱元璋反问。

\"陛下,臣领陛下俸禄,理应分忧。

若知朝廷官员贪腐,自当上奏陛下!\"

李伟表明自己忠心为国。

\"哦?既然如此,那朕就派你去军器局当大使,替朕分忧吧。\"

李伟面如土色,急忙摇头摆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我在教坊司也能替皇上分担,何必另作安排呢!”

他虽有心相助那些匠人,却也不愿轻易舍弃现有的生活。

对于工厂与会所的选择,哪个男人不会权衡再三?

“哼,都是为朝廷效力,为何你只愿待在教坊司,却不愿去军器局?”朱元璋冷哼一声。

李伟认真思考片刻,严肃说道:“微臣只想在教坊司做个安静的好男儿。\"

朱元璋听罢一愣,随后忍俊不禁:“你也好意思自称美男?来来来,靠近些,让我瞧瞧你的美貌!”

朱元璋放下手中的东西,起身向李伟招手。

李伟见状心生惧意,赶忙推辞:“圣上莫非不知‘距离生美’?微臣不敢上前,请圣上远观即可。\"

“观个头!”朱元璋怒斥一声,顺手拿起刚才放置的东西朝他掷去,仍不解气,又快步上前欲踢他。

李伟惊慌躲避,边退边抱拳道:“圣上若无他事,微臣先行告退!”

说罢便退出殿外,拔腿就跑。

朱元璋在后方嘟囔咒骂,李伟一路狂奔,心中暗骂这位皇帝太过粗俗。

逃至宫外,李伟深深叹了一口气,发现他在朱元璋面前的境遇与匠人并无二致。

投诉无门,李伟陷入沉思,朱元璋这般性格确实难以应对,该如何是好?

眉头紧锁片刻后,李伟灵机一动,既然这老头难缠,不妨换一个。

薛祥身为工部尚书,正好负责此事。

想到此处,李伟立刻转道前往工部。

工部的差役认识他,通报之后便放行。

李伟来到工部大厅,见到薛祥。

“薛大人!”

“哎呀,李大人驾到,真是难得光临啊,请坐!”

薛祥热情招呼。

二人落座后,李伟开门见山:“薛大人,我听说军器局的大使又换成了徐勇,此人常殴打匠人,还肆意克扣薪酬,烦请大人过问此事。\"

“哦,此事啊……李大人,此事我可以帮忙打听,不过你知道的,工部事务繁杂,军器局不过是其中一部分,我也不可能时刻关注,至于打人之事,我也无法担保。\"

听到这话,李伟眉头微蹙。

主管下属匠人的事情,在工部屡见不鲜,尽管薛祥也想保护这些人,但以他一己之力难以全面监管。

李伟在军器局待的时间久了,那里的一些匠人因此免于责罚,可身为尚书的薛祥不可能像李伟一样每日都守在那里。

“薛大人,请多费心,这些匠人多谢您的关照。\"李伟轻叹一声,略显无奈地说道。

薛祥点头应允:“你放心,我会尽我所能。\"

“多谢。\"

见薛祥答应下来,李伟稍感宽慰,他能做到的也就这些了。

离开工部,返回教坊司后,听着场中传来的曲调,李伟内心却始终无法平静,不断反问自己是否太过自私。

但他实在不愿再回到从前那种境况,他害怕承担如此沉重的责任。

“无论如何,我已经尽力了。\"李伟深深吸了一口气,自我劝慰一番。

日子如流水般逝去,转眼又临近年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