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先将小月安置在后院的一间偏房内,随后将来福安排在了前院居住。
在古时,稍大的宅院都会分为前后院,朱元璋赐给李伟的这座宅子虽然不大,但布局规整,前后院划分得十分清晰。
按照惯例,后院只有主家及其侍女可以进入,男性仆役通常不准随意踏入后院,除非得到主人许可。
李伟对此并不知情,但小青清楚这些规矩。
待小青领着人离开后,堂屋中只剩下李伟和这名男子。
看到对方傲慢的姿态,李伟笑了,随后站起身走向此人。
这人目不斜视,对李伟的打量毫不理会。
李伟从怀中掏出一张纸,递给了他。
汉子眉梢微扬,目光带着几分探究落在李伟身上。
“这是你的卖身契,想留下做事就留下,不愿干就走,随你。\"李伟语气淡然。
汉子眸中掠过一抹惊疑,眯着眼睛问:“当真让我走?”
“嗯,契书都在你手里呢。\"
“为何?”
李伟怔了一下,沉吟片刻道:“没为什么,就觉得你这人不错,该是有本事的,帮一下也不费事,那就帮吧。\"
汉子听罢,眼底交织着复杂的情绪,接过契书翻开一看,确凿无疑。
攥紧手中的契书,他内心涌起一阵难以言喻的激动。
在旧主手下为仆时,他也曾有过逃走的念头,尝试过几次,却因大明严苛的人口管控而屡屡受挫。
没有官方许可,他根本寸步难行,别说逃离城市,就连靠近城门都难如登天。
李伟那时能游荡于应天府外,全因朱元璋特许,否则早被捉回原地。
如今情形不同,契书在握,便真的重获自由。
然而此刻,他反倒有些迟疑:是就此远走高飞,还是留在此地?
略作思量,汉子开口道:
“你说过,干满十年就能获得良民身份,那我就替你效力十年,十年后两清。\"
他知道李伟未必只是单纯施恩,但既然对方如此诚恳,他也不愿失了本性,更况且他眼下身无长物,无依无靠,暂且也无别处可去。
“好,你也退下吧,明日与众人一同劳作。\"
见他这般爽快,李伟满意地点点头。
“是,老爷。\"
既然承诺了十年为仆,汉子自然改口称他为老爷。
“对了,我叫布吉哈。\"
临行前,他又补了一句。
“以后就唤你阿布好了。\"
“好!”
应了一声,布吉哈转身走向前院,规矩他懂得。
“这人不可小觑。\"
李伟望着阿布渐行渐远的身影,心中默默思忖。
他承认自己的决定掺杂了些许赌注成分。
之所以出手相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一种主角情结在作祟。
看到落魄的才俊便想着伸出援手,顺便收归麾下。
自然也有几分感同身受的意思,况且即便失手也不过损失区区十贯钱,一天就能挣回来,还有什么好惧的?
一切妥当之后,小青才回到正厅。
“老爷,事情都安排好了。\"
“嗯,明天你便领着他们去制香皂吧。
关键环节先由你亲自操持,你也再辛苦几日,先瞧瞧这几人是否可靠。
若无问题,以后就全交予他们去做。\"
李伟心中暗自留了个心眼。
“好的,老爷您只管放心。\"
“嗯,去歇息吧。\"
“好。\"
转身要走时,小青忽又回过头问:“要不要我服侍您更衣?”
李伟听罢心头一颤,心跳加速,几乎脱口而出应允。
然而最终却强忍住冲动,摇摇头说:“不用了。\"
小青略显失落,转身离去。
李伟怔了一下,随即懊悔不已,恨不得给自己一耳光……
乾清宫中,就在李伟刚刚从官府返家不久,朱元璋便已得知消息。
“什么?那小子竟买下三个奴仆?他哪来的钱?他是不是挪用了公款?”
朱元璋心中盘算得清楚,他给李伟的一百贯钱,扣除租房及日常开支后,剩余定不会多,而这三个奴仆至少也要花费四五十贯,日后饮食起居更是一笔不小开销,这岂不是让李伟日子难以为继?
“倒不是如此,李大人近来可是因售卖香皂获利颇丰呢。\"
侍卫恭敬地答道。
“售卖香皂?那香皂真的那么值钱?”
朱元璋惊讶地追问。
“回禀皇上,李大人的香皂每两块卖五百文,单块则是二百八十八文。
一天大约能卖出五十块左右,不过这也因李大人亲自制作,每日产量有限。
如今他刚到集市,带来的香皂便会被抢购一空,生意相当兴隆。\"
侍卫详细汇报着,原本他们还想买一块献给皇上品鉴,可一听价格高昂,立刻打消念头。
他们的俸禄本就不高,要是自己掏腰包岂不是亏大了。
其实这些事情他们早前已经上报过,只是朱元璋当时并未细看,也未重视,只晓得李伟在做些小买卖罢了。
朱元璋仔细盘算了一番,倘若每日能售出五十块香皂,按每块两百五十文计,便是十二贯五佰文。
李伟做了这些时日,所获之利恐怕已超出他一年的俸禄。
更别说他还添置了几名仆人协助工作,今后产量定会大幅增加。
若是一日可造百块,则为二十五贯,一载便是近万贯。
一日千块,一年即十万贯;万块一年,则达百万贯。
数字一算清,朱元璋顿时坐立不安,从龙座上猛然起身。
他对百贯、千贯之事尚可忽略,可面对万贯乃至百万贯却无法漠视。
如今的大明百废待兴,若能得此巨资,无论北伐还是处理政务都将事半功倍。
“这个混账东西,有这样的宝物竟藏而不献!”
怒骂过后,朱元璋忽然想起李伟确实曾提过类似的东西,只是被他以奇技淫巧的理由否决了。
糟了,这可怎么开口再去索要?
朱元璋眉头紧锁,一时苦恼,只怪当初李伟未将话说透彻。
“你们可看清他是如何制这……香皂的?”
朱元璋严肃地询问。
“这……我等只在远处观望,具体工艺并未瞧得明白。\"
李伟宅院的围墙外总有亲兵驻守,香皂的制作虽简单,但也非远观几眼便能洞悉。
“听着,给我盯仔细了,把他的步骤全都记录下来!”
“遵旨!”
“此外,此事切勿外泄,若有违令……”
朱元璋眯着眼睛,语气低沉。
侍卫急忙回道:“陛下请安,属下定当守口如瓶,绝无半句传出!”
“嗯,如此甚好,退下吧。\"
恐吓一番后,朱元璋恢复平静,挥手遣走侍卫。
------------
回到内廷,朱元璋先往马皇后处报到,接着前往郭惠妃住所。
郭惠妃乃郭子兴之女,马皇后之义妹,除马皇后外,唯有她最受宠爱。
朱元璋到达时,郭惠妃已梳妆完毕,二人闲谈片刻,随后朱元璋拉着她一同查阅资料。
“爱妃今日香气袭人,用了何等香料?”
临别之际,朱元璋闻着爱妃身上的馨香,好奇地问道。
朱元璋怔了一下:“这并非香料,而是沐浴时用了某种名为香皂之物残留的香味。
爱妃,你觉得如何?可还喜欢?”
郭惠妃柔声道:“这是徐家女儿所赠,宫中不少人都有。\"
“是燕王家的那个?”
“正是。\"
朱元璋口中的燕王自是朱棣。
“老四也该归位了,年后便让他前往北平就藩。\"
郭惠妃低声应允,这类政务她不便多言,后宫之中除却马皇后,其余人等皆不敢妄议外朝之事。
朱元璋知晓后宫不得干政乃是他定下的规矩,遂将话题转回香皂上。
“爱妃,若此香皂售价三百文,你是否会购买?”
郭惠妃沉吟片刻:“或许会吧,如此佳品,三百文并不算贵。\"
“三百文不算贵?你这败家女子!”
朱元璋微怒。
郭惠妃也嘟嘴不满:“你吼什么,我又没买!”
虽不及马皇后般掌控皇帝,但她偶尔撒娇使性子还是可以的。
朱元璋自觉理亏,哼了一声便不再言语,可一想到那人闷声赚钱的模样,心中便隐隐作痛。
此物定要弄到手,明抢不成便偷,偷不到……再换明抢!
李伟尚不知自己那宝贝香皂已入朱元璋法眼,次日依旧如常上下班,混日子等待下班。
如今燧发枪开始正式投产,然而兵仗局的工匠稀缺,弹簧钢的产量完全凭运气,常常炼制多次才有一批合格产品,故而生产进度极缓,一天不过十余把,按这般速度,没有几个月甚至半年难以实现批量装备。
不过先制作数十把用于训练并无问题,几日内便可完成。
正在内阁混日子之际,宋忠来访。
“李大人!”
宋忠先行了一礼。
“哦,宋忠,许久不见,你今日为何而来?”
李伟热情招呼,宋忠是他在这个明朝少数熟识之人,于他心中堪称挚友。
宋忠腼腆地笑了下,虽然李伟对他的印象不多,但他可是常在李伟家附近的墙头晃悠的,虽说不是每天都见面,但也算得上隔三岔五就露个脸。
此刻面对李伟的热情,他竟有点儿局促不安。
“李大人,圣上吩咐我带三十名亲卫,跟着您一起训练,不知咱们何时开始呢?”
李伟听完明白了,这是朱元璋派来的要接受三段击训练的亲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