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察觉到朱元璋的不满,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对,急忙出列奏道:“李伟虽然偶尔习得一些军阵之法,但他终究是文弱书生,调入军中恐怕不妥。\"
沐英愣了一下,见汤和向他递眼色,只得闭口不言。
“李爱卿的能力绝不仅限于此,他的安排自有朕考量。\"
朱元璋冷冷地说道。
徐达见状忙附和:“陛下英明。\"
勋贵们随即跟风奉承。
文官们见此情景,也只能无奈地随波逐流,随声附和一番。
阿谀之词消散后,大臣们正欲继续讨论正事,这时一名御史站了出来。
“陛下,李侍郎身为正三品重臣,怎能缺席早朝?臣恳请陛下严惩此事,责令他按时出席朝会!”
朱元璋一怔,目光落在这个御史身上,有些印象,知道他名叫韩宜可,是个非常耿直的人。
众臣也注视着他,暗想这人真是没脑子,大家都在弹劾李伟的过错,而对于他不来早朝这件事,大家都选择视而不见,只要皇上不说,他们也不会提及,巴不得李伟永远别出现在朝廷里。
李伟不来倒也罢了,若人来了,总得争执几句。
朱元璋也感到头疼,李伟之前不上朝还说得过去,毕竟官职不高,来不来无足轻重,但现在他是正三品官员,再不上朝就不太合适了。
“这个……李爱卿可能刚升任,一时疏忽忘记了吧,这样,就由你去提醒他一下吧。\"
朱元璋遵循谁提出谁解决的原则,将难题推了回去。
韩宜可对此毫不在意,爽快应允:“臣遵旨。\"
朱元璋点头表示认可。
底下站着的孙建此刻心中忐忑。
吏部尚书因为几句话就被拖出去责打,自己作为告发者,不知会遭遇何种结果。
朱元璋瞥了他一眼,没有为难他,只说:“李伟无论因何缘由出手伤人都是错的,暂且罚他三个月薪俸,以儆效尤。\"
孙建松了口气,虽觉皇上对李伟处罚不重,但只要自身平安便足矣。
“谢陛下。\"
李伟之事至此结束,大臣们继续议事。
另一边,李伟虽未上朝,却并未清闲。
一大早就带人巡查各处作坊,特别是烧陶作坊,计划将烧制玻璃的任务交由陶器坊承担。
奔波大半天,让他疲惫不堪。
刚回工部衙门,就听到一个惊雷般的消息——朱元璋扣了他的三个月薪水!
李伟震惊地问:“什么?陛下扣了我仨月的银子?”
“没错。\"韩宜可神情平淡地答道。
“为何?我尽心尽力做事,不涨薪也就罢了,为何还要扣钱?”李伟大怒,站起身质问。
“你出手伤了同僚,这才被罚,这样的惩罚已经算轻了!”
“我伤了谁?”
“主事孙建。\"
李伟愣了一下,想起那名欺凌老者的官员,愤然道:“他活该被打!竟敢对老人动手,你说该不该打?”
韩宜可见他愤怒,也微微蹙眉,对这种倚强凌弱的行为同样厌恶。
“圣命已出,望李大人日后言行谨慎,切勿再妄为。\"
韩宜可语气缓和了些,带着劝诫之意。
李伟嘴角抽动一下,满腔怨气无处宣泄。
“另外,你现为正三品官员,明日务必准时上早朝,不可旷工。\"
话毕,韩宜可完成使命,见李伟阴沉着脸默然不语,便转身离开。
李伟充耳不闻最后那句叮嘱,慢慢坐下,思索为何无缘无故受此惩罚。
朱元璋太狠毒,孙建更令人憎恨!
越想越气,李伟喊道:“去把孙建找来!”
“遵命,大人。\"
差役领命退下。
片刻后,孙建匆匆赶到。
“见过李大人,不知大人今日召见下官所为何事?”
孙建瞧见李伟脸色阴沉,心中明白对方必有所图,但他并不惧怕,毕竟有赵俊撑腰,虽然李伟与赵俊同级,但左尊右卑,赵俊的地位终究略高一筹。
李伟也不绕弯子,冷着脸质问:“你进门时先迈的是哪只脚?”
孙建被问得一愣,这是何意?
“左……左脚吧。\"
李伟拍桌站起,暴怒道:“谁允许你先迈左脚进来的?难道你不知道我这里的规定是必须右脚先进吗?”
孙建一脸茫然:“什么?何时立下的这种规矩?”
“今日才定的规矩,你竟敢违背,胆子不小!来人!”
李伟一声断喝,门外的差役闻声入内:“大人有何吩咐?”
“把他拿下,重责四十杖!”
“这……”
差役有些迟疑,他在门外听得分明,仅仅因为先迈左脚就要被打四十大板,这也太荒唐了吧?
孙建急切道:“你做什么?怎敢如此胡作非为!难道不怕我向陛下参奏你吗!”
“哈哈,去告吧,不过是扣薪水而已,老子有的是钱!”
如今明黄商会生意兴隆,李伟每月收入近万贯,根本不把这点钱放在眼里,他只是生气,自己一向勤勉工作,却仍被扣薪,实在难以接受!
见差役犹豫,李伟干脆亲自离座,夺过棍棒直接朝孙建的屁股打去!
“嗷呜~!”
孙建惨叫连连,捂着屁股仓皇逃窜,李伟恶狠狠地举着棍棒紧追不舍……
------------
孙建边逃边呼救,挨了几下便不敢反击,毕竟李伟打他无妨,他若还手则会惹出大事。
大明律例严格,三品及以上官员犯罪,只能奏请皇帝处置,任何部门不得擅自插手。
五品以上官员同样需皇帝下令才能受审,其他官员量刑亦须上级核准。
等级分明,阶级森严,以下犯上乃重罪。
好比当年胡惟庸当街杀车夫之事,若非皇帝有意惩治,恐怕早已不了了之了。
李伟如今的情况并无二致,只是他在官场上的交情不佳,注定会有人弹劾他。
然而,若无人弹劾,即便他触犯律法,也不会有人理会。
尽管他对官场的等级制度懵懂无知,但这丝毫不妨碍他动手教训这位小官。
简直荒唐,连朱元璋都敢动手,区区一个芝麻官又算得了什么?
两人追逐叫嚷间,很快引来了旁人的注意。
其他普通官员看到是侍郎大人在施暴,也不敢多言,只能远远观望。
此时,正在屋内办公的赵俊与薛祥也听到了动静。
薛祥探头看了一眼,嘴角露出一丝笑意,随即回到座位上,仿佛什么都没听见。
赵俊倒是十分积极,出门后立刻喝止:“住手!李伟你究竟在做什么?陛下刚刚惩治过你,你便如此无法无天,眼中可还有圣上,还有朝廷法纪?”
李伟斜睨了他一眼,冷哼一声,不予理会,继续追赶孙建。
“赵大人,快来救我!”
孙建一边喊着一边朝赵俊跑去,而李伟看起来如同疯了一般,丝毫没有停下的意图。
赵俊心头一紧,这混账该不会连他也一起打吧?
想到这里,赵俊赶紧往后退了几步,哐当一声关上了门。
孙建被堵在门口,还没来得及反应,李伟的棍子已经袭来。
“嗷~……”
孙建惨叫一声,不敢久留,拔腿就跑。
待李伟追着离开后,赵俊才重新开门,再次喝止,却毫无效果。
孙建见赵俊也无力制止,情急之下直奔薛祥的房间。
这时,听了许久喧嚣的薛祥才慢悠悠地走出屋子。
“李大人,不可胡闹。\"
薛祥语气平淡地说。
孙建赶忙躲到薛祥身后,李伟也打得累了,喘着气停下了动作。
围观者低声议论,有的嘲笑,有的震惊,有的暗暗摇头。
孙建藏身于薛祥背后,赵俊则站上前,斥责道:“李伟,你身为工部侍郎,怎可如此肆意妄为!”
“呵,我愿意,你有异议吗?”李伟轻蔑地回应。
“你你……”
“你什么你!”李伟打断赵俊的话,又转向孙建威胁道:
“有胆你就再去告状啊,告一次我就打一次,看看谁撑得更久!”
那凶狠的模样,就像学校里欺负同学的小霸王在恐吓告密者,连薛祥都觉得无语。
“李大人莫要信口开河,大家各归各位吧,别在这里聚集了!”
薛祥驱散了众人,随后把李伟和赵俊叫到自己的房里。
孙建不敢逗留,急忙从李伟身旁绕过逃了出去。
“坐下说话吧。\"
薛祥坐下后,李伟和赵俊也跟着坐下了。
“李大人,今天又为何要对属下动手?”赵俊质问。
“这与你何干?”
李伟皱眉,语气不快,他对这个赵俊并不熟悉,不明白他为何总是维护那个李建。
“哼,咱们都在工部办事,李大人如此胡作非为,我定要上奏皇上。\"赵俊冷哼一声。
“你可以去告状啊,我又没阻止你。\"
李伟摆出一副无所谓的态度。
“你……我竟然和你这样的无赖共事,实乃羞耻,哼!”赵俊气愤地拂袖离去,连茶都没碰。
李伟一脸疑惑,转向薛祥问道:“他怎么了?”
薛祥笑了笑,低声说:“孙建和他是老乡。\"
李伟恍然大悟,原来是攀关系啊。
“李大人,以后还是别这样了,我们都是朝廷官员,下属有错可以依法惩处,但这样肆意妄为、追打属下,实在不成体统。\"
薛祥劝诫道,话中之意也很清楚,有问题得按程序解决,不能胡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