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他的话语并没有起到太大的作用。
那些被内奸蛊惑的官员们依旧在下面交头接耳,时不时地抬头用挑衅的眼神看着新帝。
新帝试图从一些老臣那里寻求支持,他把目光投向一位在朝中德高望重的老臣,眼神中带着一丝期待:“李爱卿,你对王朝事务经验丰富,你来说说朕的决策是否合理?”
老臣微微欠身,刚要开口,却被旁边一位反对新帝决策的官员抢先说道:“陛下,李大人年事已高,恐难明了当下局势的复杂,陛下还是莫要为难他了。”
老臣张了张嘴,最终还是无奈地低下了头。
在处理政务方面,新帝也感到力不从心。
各地送来的奏报堆积如山,有关于重建城市的,有关于安抚百姓的,还有关于边境防御的。
新帝看着这些奏报,努力想要理出个头绪来,可那些复杂的数据和棘手的问题让他有些应接不暇。
他时常在御书房里独自坐到深夜,揉着胀痛的太阳穴,对着烛光下的奏报发愁。
一次,他想要亲自视察京城的重建工作,以鼓舞士气。
可当他出现在工地上时,那些被内奸煽动的工人对他并没有表现出应有的尊重。
他们在私下里窃窃私语,传播着关于新帝的谣言。
新帝虽然听到了一些风言风语,但他只能装作没有听见,强颜欢笑地鼓励工人们努力工作。
然而,他心中的苦涩却如潮水般蔓延开来。
新帝知道,自己的权威正在被一点点侵蚀,朝廷的分裂如同一个巨大的伤口,正在不断地流血。
他想要像先皇那样威严而果断地处理一切,可他毕竟还年轻,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威望。
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朝堂上的局面越来越失控,自己却仿佛被困在一个漩涡之中,难以挣脱。
苏小满和林婉儿一路风尘仆仆,终于抵达了京城。
京城的景象让他们心头一沉,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亲眼看到这破败与混乱交织的景象,还是深感震撼。
他们径直前往皇宫,请求面见新帝。
在皇宫的大殿外,他们等待着传唤。
周围的侍卫和官员们来来往往,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疲惫与忧虑,朝堂上下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氛。
终于,他们得到了新帝的召见。
苏小满和林婉儿走进大殿,只见年轻的新帝坐在皇位上,虽然极力保持着威严,但难掩眼中的疲惫与焦虑。
苏小满上前一步,恭敬地行礼道。
“陛下,微臣苏小满,来自云梦城苏家。这位是林婉儿姑娘,来自林家。陛下,我等在云梦城听闻朝廷如今面临诸多困境,特来表明,苏家与林家愿为朝廷提供帮助。”
林婉儿也盈盈下拜:“陛下,大荒王朝如今正值风雨飘摇之际,我等虽能力有限,但也想尽一份绵薄之力。”
新帝微微坐直身子,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与希望。
他打量着眼前的两人,说道:“两位能有此心意,朕甚是欣慰。如今朝廷确实面临诸多棘手之事,朕正需要各方的支持。”
苏小满接着说道:“陛下,我们一路走来,看到了京城的惨状,也听闻了朝堂上的一些纷争。我们愿协助陛下稳定朝堂局势,同时苏家在物资方面还有些储备,可以拿出一部分来支援京城的重建和受灾的百姓。”
林婉儿补充道:“陛下,林家在城中也有些人脉关系,可以帮忙收集情报,揪出那些在暗中扰乱朝廷的势力。”
新帝听后,心中涌起一股暖意,他感慨地说:“两位真是朕的忠臣义士。”
“如今朝堂内部分裂,谣言四起,朕虽有心整顿,却有些力不从心。若能得到苏家与林家的助力,实在是王朝之幸。”
然而,就在此时,一些被内奸蛊惑的官员却站了出来。
一位大臣阴阳怪气地说:“陛下,这苏家和林家远在云梦城,突然前来表明忠心,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别有用心呢?”
苏小满皱起眉头,看向那位大臣,不卑不亢地回应。
“大人此言差矣。我苏家和林家一直对大荒王朝忠心耿耿,如今王朝有难,我们前来相助,何错之有?倒是大人,不去想如何为陛下分忧,却在这里无端猜疑他人,是何居心?”
新帝见状,呵斥道:“够了!苏小满和林婉儿前来相助,朕相信他们的诚意。朕意已决,苏家和林家即日起便协助朝廷处理各项事务。”
苏小满和林婉儿对视一眼,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为稳定朝廷局势,拯救大荒王朝全力以赴。
新帝从龙椅上起身,亲自走下台阶迎接苏小满和林婉儿。
他的眼神中满是感激:“两位能在此时前来,实在是朕之幸,王朝之幸。朕知晓苏家与林家一直忠心耿耿,如今这等危难时刻,你们的援手犹如雪中送炭。”
苏小满和林婉儿赶忙行礼:“陛下谬赞,此乃臣等分内之事。”
然而,朝堂上的气氛依旧十分压抑。
那些被内奸蛊惑的官员们用充满敌意和怀疑的眼神看着苏小满和林婉儿,似乎他们的到来会打破某种微妙的平衡。
此时,一位被内奸拉拢的权臣站了出来,阴阳怪气地说道:“陛下,这两位年轻人虽说是来帮忙的,但他们年纪轻轻,能有何作为?臣恐怕他们只会空口说白话,误了朝廷大事。”
苏小满不卑不亢地回应:“大人,我和婉儿虽年轻,但我们在云梦城也经历过万兽入侵后的重建工作,并非毫无经验。而且,我们带来的是苏家与林家的诚意与资源,绝不是来空口说大话的。”
林婉儿也紧接着说道:“陛下,如今朝堂局势复杂,我们深知其中艰难。但正因为复杂,才需要各方齐心协力。我们愿意从最基础的事情做起,为陛下分忧。”
新帝微微点头,正要开口,另一个官员又说道:“陛下,这苏家和林家远在云梦城,万一他们与当地势力勾结,别有企图呢?如今朝堂局势混乱,不得不防啊。”
新帝皱起眉头,呵斥道:“够了!朕相信苏小满和林婉儿的来意。如今朝廷需要的是团结,而不是毫无根据的猜疑。”
可是,朝堂上的暗潮并没有因为新帝的呵斥而停止涌动。
各个派别之间的矛盾愈发尖锐,一些官员表面上对新帝表示顺从,暗地里却在继续谋划着如何按照自己的利益推动局势发展。
新帝无奈地看了看苏小满和林婉儿:“两位莫要见怪,如今这朝堂局势愈发复杂,朕也有些头疼。不过,朕真心希望你们能够为朕出谋划策,帮助朕稳定这摇摇欲坠的朝堂。”
苏小满和林婉儿对视一眼,他们感受到了新帝的无奈与期待,同时也清楚地认识到,眼前的朝堂就像一个布满荆棘的战场,他们即将面临巨大的挑战。
苏小满和林婉儿自那日面见新帝后,便开始在京城四处探查。
京城的大街小巷弥漫着一种压抑而神秘的气息,仿佛每一个角落都隐藏着不可告人的秘密。
他们乔装成普通百姓,穿梭于市井之间。
苏小满身着一袭朴素的青衫,林婉儿则扮作他的妹妹,穿着淡雅的布裙。
他们从茶楼酒肆到街边小摊,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获取线索的地方。
一日,他们来到了京城较为偏僻的一个区域。
这里房屋破旧,小巷错综复杂,是三教九流混杂之地。
苏小满和林婉儿装作不经意地在一个小茶馆里坐下,点了两碗茶,耳朵却时刻留意着周围人的谈话。
突然,他们听到旁边一桌人的低声交谈。
一个穿着破旧棉袄的男子小声说:“你知道吗?最近王大人又和那个神秘人物见面了。”
另一个人惊讶地问:“哪个王大人?你可别乱说话。”
“就是朝堂上那个经常反对新帝决策的王大人啊。我亲眼看见他在城西门外的破庙和一个全身裹在黑袍里的神秘人物会面的,那神秘人身上透着一股邪气,一看就不是好人。”
苏小满和林婉儿对视一眼,心中一惊。
这个王大人他们是知道的,正是在朝堂上带头反对新帝决策的官员之一。
他们决定暗中跟踪这个王大人。
经过几天的蹲守,终于等到了机会。
一天傍晚,王大人穿着便服,鬼鬼祟祟地出了家门,朝着城西门的方向走去。
苏小满和林婉儿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王大人警惕性很高,时不时地回头张望。
苏小满和林婉儿利用周围的环境巧妙地隐藏自己的身形。
到了城西门外的破庙,王大人四处看了看,然后迅速闪了进去。
苏小满和林婉儿悄悄靠近破庙,透过破洞往里看。
只见王大人对着一个黑袍笼罩的神秘人物恭敬地行礼:“大人,您来了。”
黑袍人声音低沉沙哑:“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王大人忙说:“大人放心,按照您的吩咐,我在朝堂上已经多次反对新帝的决策,现在朝堂上已经有不少官员站在我这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