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陈队长和江林川讨论了差不多有一上午这才回去。

这么大的事儿,陈队长一个人做不了主,肯定得和村民们商量。

看着陈队长走了,刘怀安才凑上钱,

“江主任,我咋没听说过你会种蘑菇呀?”

种蘑菇一听就是要技术的事儿,县里面的罐头厂他当然知道。

罐头厂厂合作的种植户,那是隔壁县的几个村子签订的种植合同。

其实县里罐头厂更倾向于和自己县里签,但是谁让他们长久扶持公司这边找不到合适的种植户。

第一,没技术。第二就是没人愿意尝试。

因为这样他们县里的罐头厂的合同才转到了隔壁县,最重要的是他们县里罐头厂就这样,原材料也总是不够。

听说这罐头供不应求。

可是和隔壁县签了种植合同,人家隔壁县里唯一的要求就是他们罐头厂的罐头要优先供应隔壁县的糖酒副食公司。

在供应这块儿人家就占了优势。

他们糖酒副食公司年年罐头方面都低人一等,求都求不来批条。

“你不知道的事儿多着呢,我会的可多着呢。”

“可是这借钱的话就怕村民不敢!”

刘怀安看得出来江主任不是说空话的人,反而是真想做真敢做的人。

“敢不敢总得让他们自己愿不愿意走这条路。穷不怕,就怕的是安于现状,永远不想做出改变。

我已经愿意帮他们走出来,不能养猪,不能养鸡,咱可以解决。

但是如果什么都不想干,就想白白拿粮食吃饭,那没有那种好事儿。”

这就是授人以渔的道理。

村儿里面呀早就吵开了,江林川他们倒是悠闲的在村儿里转了几圈儿。

江林川按照自己的构想看遍了村里的地理情况,果然和自己预料的一样,这个村儿位置倒是不错。

但是问题就是有一大片的盐碱地,这种盐碱耕地根本没办法种出来粮食。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村儿人口并不多,但是照样饿肚子的原因。

可是种蘑菇就不一样了,盐碱地可以废物利用。

增加产出,再让村儿里的村民加上粮食基本上吃饱肚子没啥问题,江林川能想到的是这蘑菇如果形成种植的话。

他们罐头厂的合同就不用跟个隔壁县签。

到时候他们糖酒副食公司的供应链上也能增加罐头这个项目,再也不用求人。

这简直都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等到晚上的时候,天还没黑,全村来了五六十号人都是每个家里当家做主的拿主意的人。

这一晚上江林川为首的众人开会一直开到深夜,众人才纷纷散去。

江林川像是做了一场报告,一方面生动的给村民们讲述了种蘑菇中间可能会产生的一些问题以及费用以及种蘑菇总体来说会节省多少劳动力。

并且把蘑菇将来种植好之后,可能的产出,产量以及销售也给他们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报。

江林川虽然不知道收购价,刘怀安知道啊,所以两人合作把这个事情弄得明明白白,不少村民听了都眼热。

主要是蘑菇一年能产3~4次。

也就是说一次投入可以有这么多的回报。

就这样第二天已经有村民跟陈队长申请,他们想种蘑菇。

等江林川他们离开的时候,村里已经和他们糖酒副食公司签订了种植合同。

江林川离开的时候是陈队长,还有村儿里的会计和他们一块儿走的。

一方面是去县里江林川帮他们申请贷款,另外一方面就是采购材料。

回去的路上就简单了,按照原路返回,顺便又走了周围的几个村子。

路上这几个村子很明显和他们所见到的几个村子情况完全不同。

村子里地势平坦,土地也肥沃,所以相对来说他们养任务猪和任务鸡没啥问题。

最大的问题就是村民自己舍不得粮食喂而已,所以这个只能做思想工作。

把任务下达到生产队长身上,逼一逼总能出成绩。

江林川倒是没有过分的逼迫,反而是给他们下达了一个新的奖惩制度。

任务猪任务鸡每年交任务的前三名则是可以有奖励。

这就跟当初工地上的奖励一样,人们只要能拿到实惠的奖励,谁不愿意干?

前三名不光是有自行车,收音机,手电筒这种大件儿奖励。

而且还有锦旗奖状。

这可是永远这年头的人们对于荣誉更看重。

所以剩下的村子几乎人人都摩拳擦掌,想要在这方面大干一场。

生产队长要自己搞动员,那容易的很思想工作都不需要江林川去做。

总之他们很快又回到了河对岸。

等到听说江林川是帮着陈队长他们村子种蘑菇,并且还帮他们贷款。

这会儿王桂香他们村儿的生产队长也急了。

养猪,养鸡他们的确是不行。

实在是费粮食,村里人又眼界小,眼皮子浅,动不动鸡崽子回来还没咋养大呢,先便宜了自家。

再加上周围山上总有黄鼠狼这些野兽下来叼走,所以养不大,他们也着急。

可是如果是种蘑菇就不一样了。

所以等江林川回到县里的时候带了两个尾巴。

江林川马不停蹄又准备去找信用社。

江林川自己亲自跑到了信用社,结果没成想找到信用社贷款的科长,人家一句话就把江林川给撅回来了。

“江主任,这给农户贷款是有限额的,像农户这种贷款,我们一般也就是只能批2000块钱。多了我们没这个权利。”

江林川求爷爷告奶奶,问了半天才知道信用社的确没这个权利,这个权利只能是县里面批信用社这里才能放贷。

要到县里面去的话,江林川就得动脑筋,听说县里资金紧张,每一年在放款上面那是审查又审查。

2000块钱的确是极限,根本不可能批更多的贷款。

江林川琢磨来琢磨去。

他准备找上刘队长。

目前来说自己手头认识的资源也就这么几个人。

结果还没等他去找刘队长,就一头撞到了顾盈盈。

“江林川你,这是干什么去啊?”

江林川看到晒得已经有些漆黑的顾盈盈。

不由得乐了,

“顾医生,你这是啥时候回来的呀?不是说去半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