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今日将被调往黄埠(并非黄埠岛,而是小黄埠,位于黄埠岛西侧,中间间隔约 1.7 公里的浅滩),昨晚王队长与我谈话,言及如此不妥,调往更远之地,公司便难以察觉,有些人亦不会心生嫉妒,我表示赞同。

待王队送我抵达时,已至 8:30,我选择上第二班,即早上 8 点至下午 4 点的班次,与他人调换后,众人皆无异议,皆因有烟作为铺垫。

王队长离开后,我与老赵一同上班,正是赵新民,老赵带我熟悉周边负责巡逻的区域,其实我心中有数,但也只能佯装不知,南面有一个较大的海池子,其中有海参和对虾,公司每年秋季捕捞,捕捞出的海参会暂时存于此地。

西面与大岛之间是航道,大岛和西面的小岛中间航道无法通行大船,海水较浅,大退潮时可从大岛直接行至小岛。

现今于黄埠(小黄埠)后山,可眺望北面深海区域的养殖段,那里主要养殖品种为栉孔扇贝、海湾扇贝等。东北方向便是黄埠岛、影视城。东南方向是防沙林,种植的主要是针松,野兔子虽有,却难以捕获,下雪时或有机会,林中有一废弃遗址(或许是庙或他人居所),常有野鸳鸯出没,驾车前来亲昵,至于我为何知晓?想必前世我曾目睹,还记得我公司的工作服吗?与边防警察的无异,穿上后仿若机关人员,牵着一条大狼狗(小黄埠所养),恰似带着警犬巡逻。

黄埠山北麓有一座灯塔,我们每日巡逻便是绕着黄埠转圈,中途可稍作休憩。与老赵转至正午时分,便回去用膳。此处炊事乃众人轮流为之,我与老赵约定,轮到我掌勺时,他替我下厨,一条烟作为酬劳。至于我为何不亲自下厨,只因有时忙碌异常,总不能次次向众人致歉,索性直言不会做饭。

不过在此处自行炊爨,倒也吃得不错。物资由公司每周派送一次,但所有队员皆可赶海、垂钓、捕捞,如此一来,生活得以日日改善。

午后巡逻时,海面巡逻的朱西亚(即朱亚飞)前来寻我,与我商议合伙从事海参买卖,我并未应允,但亦向他保证,此事我既不知晓,亦不会泄露,权当未曾听闻。

我深知有人暗中捣鬼,但也只能佯装不知。众人皆不纯净,只是我行事较为隐秘罢了。此外,老赵售卖鱼苗之事,已有人告状至王队长处,幸而皆是自己人,否则除开除别无他法。不过,他也被调至黄埠来了。

大岛上的那两人更为狠辣,已多次贩卖,风声已传至公司,只是尚未被人赃并获。

下午巡逻时看到沙滩游玩的人挺多的,海滩被烈日炙烤得发烫,细沙在游客的脚下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穿着各色泳衣的人们像是撒落沙滩的糖果,点缀在绵延的海岸线上。几个小孩套着卡通泳圈,在浅水区嬉笑打闹,溅起的水花折射出七彩光晕。不远处,一对情侣正忙请让人为他们拍照记录下彼此依偎的瞬间,女孩裙摆被海风掀起,又轻轻落下。

沙滩排球场上,年轻人挥汗如雨,每一次扣杀都伴随着欢呼。戴着草帽的老妇人坐在遮阳伞下,喝着饮料,偶尔抬眼望向海面。卖冰饮的小贩推着挂满彩色气球的推车走过,喇叭里循环播放着清凉的广告。冲浪者们踩着冲浪板在浪尖起舞,矫健的身影引得岸边游客纷纷驻足观看。欢声笑语在海风中飘,勾勒出一幅夏日独有的热闹图景。

阳光在海面织就粼粼金网,浪头裹着温热的气息一波波推上岸。我扒开被汗水黏在后背衣服,踩着发烫的细沙走进海水。刚沾到浪花时,凉意从脚趾尖猛地窜上来,惊得我倒抽一口冷气。但下一秒,咸涩的海风裹着潮湿的水汽扑在脸上,暑气瞬间被冲散。

看着玩闹的小朋友高兴的身影,我也很高兴,我回到后山石头滩,脱下衣服,扎进浪里,冰凉的海水漫过脖颈,发丝像水草般在水中散开。海浪推着我起起伏伏,远处传来孩子们尖叫着被浪花扑倒的笑声。偶尔有咸苦的海水呛进鼻腔,却挡不住顺着浪头漂浮的惬意。抬头时,漂浮在海面的遮阳伞变成彩色斑点,和天空里慢悠悠移动的积云连成一片,恍惚间竟分不清哪里是海,哪里是天。

看到石头堆里有很多海蛎子(学名牡蛎,又称蚝、蛎黄,是一类常见的贝类物种),也不游泳了,先回去找个桶。

午后三点半的阳光把滩涂晒得发烫,空气里浮动着咸腥的热浪。我踩着防滑钉鞋踩上防波堤,金属护栏被晒得烫手。潮水刚退到礁石根部,嶙峋岩壁上密密麻麻嵌着海蛎子,灰黑外壳覆着层黏腻的海藻,在烈日下泛着油亮的光。

铁钳咬住蛎壳根部,腕子猛地发力,“咔嚓”一声,裹着咸腥气的碎壳簌簌掉落,完整的蛎肉还在微微颤动。忽然脚底一滑,慌忙扶住长满牡蛎的岩壁时,看到一大片海蛎子,喜悦充满脸上。但竹篓里堆叠的海蛎子闪着湿润的光泽,远处传来孩童在浅滩戏水的笑闹声,海风卷着冰镇汽水的甜香掠过,又催着我加快了采集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