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战报未传入北元皇城时,南萧的十万大军已浩浩荡荡逼近了寿阳城!

楚王军近几年已愈五十万,以楚王元远亲帅的二十万郢州义阳楚王军为中心,又分兵穰城、南阳各十万,新野五万和最新由楚王接管的五万寿阳军四部,每部戍军以步、骑兵将按十、百、千夫长为基础,再归拢到分管各部的正副将军辖管,所有编制,无战时都会在春秋两季设立文武考较,能者上、弱者下,各部将校齐备、人才辈出!

其余后勤工、厨、随军医官等,每季也都要进行战时演练,从不懈怠!

元远此前接管寿阳时,已将五万撤悬瓠和新息两藩的楚王军,及一众部将安置在寿阳城近郊二十里之地,为不因突然换防令城中兵将和百姓人心惶惶,元远此前在出兵撤藩到达前线时,便随同战报请旨北元陛下:

楚王军撤藩成功后驻守悬瓠、新息两郡,寿阳仍由邢伟成担任郡守,楚王军只派驻两千将士随同守备寿阳!

北元陛下经过考量,准了楚王元远的请奏!故元远撤藩成功后,除命人押送成亚翔和陆起一众人犯入北都洛城问罪,并未直接派楚王军进城替换原来的寿阳首将邢伟成和城防将士!

战报传入北元皇城,已是楚王元远接到寿阳军情,请求增援几日后的事了!

南萧派广陵王梁靖明为主帅,宁远将军曹睿为副帅,领兵十万直逼寿阳时,驻扎城外的楚王军斥候营早已探得军情,分三路即:义阳楚王殿下军营、寿阳城外楚王军大营首将杨凯和寿阳首将邢伟成,报告了军情!

杨凯得知南萧动向,马上集结楚王军奔赴寿阳城,分兵一万欲入寿阳城协助邢伟成守城、加固城防。怎知邢伟成已将城门关闭、吊桥高高挑起,不肯放杨凯等楚王军入城!还言说楚王军驻军城外护城,定能将南萧大军阻挡于寿阳城外,城中百姓才更安全!

任杨凯怎样劝说,让少量楚王军入城修筑城防也无济于事!无奈楚王军只得迅速将五万将士分兵三处,一路护住寿阳的主要城门,一路三万纵向埋伏在南萧大军进军必经之路的“赤石渡口”先行阻击南萧进攻,再一路精骑兵五千机动,作为楚王殿下增援大军到来前的御敌方案!

杨凯三万楚王军,正面应对南萧十万大军,说是螳臂当车或许不妥,可敌众我寡却是事实。

南萧、北元两军遭遇,三万楚王军很快便被十万南萧大军兵分三路冲破防线,节节败退,最终被压缩到寿阳城下!

城门不开,楚王军被滞留城外,以血肉之躯迎接南萧两倍之众的压迫,楚王军再强悍也难占到便宜!

南萧军队分兵两处,一处与城外楚王军做以多欺少的不公平对决,一处兵临寿阳城下与那一万守在城门的楚王军遭遇,城墙上邢伟成坐山观虎斗般,欣赏着城下两军之间的厮杀,还时不时与副将调侃,

“曾以为楚王军勇猛善战、能以一敌十,如今看来只是讹传,言过非实呀!”

直到两日后,楚王元远亲自率五万义阳楚王军赶到增援时,之前的杨凯部下楚王军已损失了近一半!

梁靖明、曹睿为帅的南萧大军,之前战力强悍,可元远增援军队一到,局势瞬间逆转。楚王元远兵分三路,一路直接冲破南萧后阵防线,另两路左右横向包抄,直取南萧中军主帅大营,梁靖明军中的斥候兵刚入帐禀报楚王军后阵已有增援大军赶到,楚王元远的左路先锋精骑兵已夹带火种冲入梁靖安的主帅军营……

正当梁靖明仓惶上马之际,不远处南萧大军的粮草营地也已火光冲天,却是被元远派出的右路先锋精骑兵突袭成功!

出门远征,本当军马未动、粮草先行,如今吃喝都没了,还打什么仗!梁靖明此时已再无应敌之心,只想着不能把命留在这里!

副帅曹睿带兵在前阵与杨凯的楚王军在寿阳城下交战,本来仗着寡众之差还有优势,忽见后方中军主帅军营和粮草营火光冲天,南萧军也顿时目瞪口呆!此时楚王军得知楚王殿下带兵驰援寿阳,已将敌营主帅营地消灭,顿时士气大增,齐呼:

“血刃曹睿、生擒梁靖明!”

南萧大军不明就里,士气顿时涣散,还未及曹睿下令撤退,就已纷纷丢盔卸甲、四处逃窜!曹睿一见,知道大势已去,只得下令向东撤退,顾不得步兵没有骑兵跑得快,自己先一路向东南纵马疾奔而去……

南萧十万大军欲收复寿阳之战,还不到三天就以失败告了终!梁靖明又一次败给北元楚王殿下,回去丢人且不说,连带着南萧陛下起家时的功臣良将曹睿一并被收了军权,曹睿心底的憋闷才是无处发泄!

……

南萧出兵寿阳,战报一入北元皇城,便立时触动了北元陛下元超沉寂多时的好战神经。不几日,北元寿阳保卫战大败南萧军,更是令元超再次燃起的一统南北的雄心壮志更加旺盛!

同时,南萧出兵寿阳,还有一个人也很兴奋——北元陛下的五皇叔晋王元拯!因当年自己攻下寿阳,陛下却将寿阳收归了他的中军守备,却未曾交由自己辖管很是憋火,所幸当时守城将领派的是曾经自己麾下的邢伟成,才算稍有安慰!

怎知此次寿阳之战结束,楚王殿下的战后捷报,还顺带承报了一件楚王下令执行军法的人事令!

“寿阳首将邢伟成,大敌当前,不与本州驻守的北元将士合力抗敌,拒开城门接纳援军入城,致使城外将士孤军奋战、以寡敌众、损失惨重!故以玩忽职守罪,处以斩首!”

邢伟成的人头,随同寿阳之战的捷报,一同送到了北元的朝堂之上!

楚王殿下元远惜兵爱将众所周知,但军法严明也是敌我闻名。如今朝堂上下,终于见识了楚王殿下的军威,真的是毫不含糊!

北元朝堂上下,对邢伟成被楚王殿下执行军法的决定意见不一,武将们交口称赞、众口一词;文官阵营则颇有微词。有文官觉得,楚王殿下是因折损了他自己的楚王军,所以小题大做。邢伟成固守城池不放楚王军进城,应当也是为不使城中百姓无辜丧命,相信战力强悍的楚王军定能据敌于城外,才不开城放人,楚王殿下难免有借题发挥、公报私仇之嫌!

此声音一出,晋王元拯更是心生不忿!本来对寿阳的分配就颇为不满的他,此时连自己曾经的心腹爱将都被元远除了,还给扣了个“玩忽职守”的罪名,分明是要自己的楚王军独霸南境的节奏啊!若任凭楚王军如此发展下去,以后他岂不就成了北元的半壁江山?到时候,谁还能与他楚王元远抗衡?

元拯将这个顾虑在朝堂上大胆提出,立刻遭到征西侯杨易之的驳斥!杨侯爷早年同先帝征战四方、战功卓着,侯爷一家三代两门威名更是享誉北元,朝中很多武将更是纷纷附议杨侯爷所言,并据理力争、列举楚王殿下尽忠职守、无私卫国的桩桩件件。

有些文臣因着吏部尚书裴广全与楚王殿下的关系,也随声附和列举楚王殿下多年立下的赫赫战功。

陛下元超挥手止了朝上的争议,言明自己深信楚王精忠报国的忠心,不希望朝中自己人互相猜忌、攀咬他人。此事才算暂时揭过!

只是,晋王元拯深感自己在朝中越来越没权威,不肯坐以待毙,又转而提议:

既然南萧先发起了挑战,北元不如就此趁热打铁,对南萧来个反击!借此战增兵南境,从寿阳沿淮水一路向东,收了南萧与北元之间三大军事重地的最后一个淮南之地“淮离”!

此建议一出,对北元皇帝元超而言,如同梁靖明提议南萧陛下收复寿阳一般,真可谓是:正中下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