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很快到了寺庙后门处,跟守门的知客僧交代一声便出了后门,经过几个竹林掩映的岔口沿着山间小路再往前走一阵,就能看见顺着山路或近或远修建的几座独立的小院掩映在山林中。

很快她们走到了其中一座小院面前。

从外面看去,这个小院与周围相邻的几处院子外表修建得差不多,一样的青砖黛瓦,四周绿树成荫。

今日她跟着乔氏前来太觉寺,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来见这位住在小院里的人。

上前敲了敲门,不一会儿门开了,一个侍从打扮的少年人出现在主仆两人面前。

“你们找谁?”

侍从问道。

喻青瓷客气地回道:“打扰了,我乃南平伯府三姑娘,特意来拜访居住在此处的李老先生。”

“先生不在。”

侍从说完就要去关门。

喻青瓷急忙道:“听说李老先生喜爱下棋,今日我们特地带着家传的棋谱前来诚信拜见,看在我们诚意满满的份上不知可否通传一下。”

侍从的目光落到她手上捧着的棋谱上却并未伸手接过,而是从上到下重新打量了她们主仆一番这才说道:

“来拜访我家先生的十个有八个都这么说,只是上门来的多为男子,很少有姑娘这样的女子,不过我家先生真的不见客。”

喻青瓷立即听出侍从话里面的意思,就是说李老先生在家,只是不愿见客而已。

这个她早就想到了,于是又道:“听闻李老先生爱棋如痴,今日我是诚心诚意想要把这本棋谱送给他老人家,你不问问老先生,怎么知道老先生不愿意看看呢?”

侍从见她仍不死心本想直接关门,这样的人他见得多了,只是今日面对的是一个娇滴滴的少女,叫人实在冷不下脸,于是皱眉看了看她手里的棋谱说道:

“这样吧,你们等一等,我先去通传一下。”

说罢关上了门。

喻青瓷主仆静静等了一会儿,那侍从再次打开门。

“先生这会儿没得闲,不过可以请二位姑娘进去喝一口茶。”

说罢侧身将喻青瓷主仆让了进来。

侍从领着她们来到院子里一个葡萄架下,葡萄架中间设有石桌石凳,石桌上摆着一个未走完的棋局。

那侍从说道:“你们就在这里等着,还请不要乱走动,否则老先生一生气可是会把你们赶出去的。”

青瓷急忙点头应下。

侍从离开后绕过堂屋来到后院,后院面积不大一亩见方的样子,大部分都修整成了菜地,只见一个粗布短衣的老者正蹲在菜地里,手里拿着一把小锄头一下一下正锄着地。

侍从拿起地头放着的一把水壶走到另一头开始给菜地浇水,两人默默干了一会儿直到把一畦地的活做完。

老者这才站起身打量一番自己的劳动成果,满意地走出了菜地。

“先生,那两位姑娘还等在前院。”

侍从小声提醒老者,老者不急不缓在一旁石头砌的水池里洗了手才起身说道:“我去看看。”

喻青瓷跟佟儿两人坐在葡萄架下,等得久了正无聊地数着面前棋盘里的棋子,听见有人走近,抬头一看忙恭敬地站起身道:

“晚辈拜见李老先生。”

李老先生双手背后目光打量着面前的小姑娘,看起来十四五岁的样貌,外表打扮得清清爽爽水水灵灵的倒是并不讨厌。

可是他这么多年从来没有收过女学生,所以一会儿还是得客气把人请走。

“坐。”

李老先生一边招呼喻青瓷坐下,自己也随意在另一边的石凳上坐下来,目光移到石桌上,只一眼,李烨立刻睁圆了眼睛低头仔细研究起来。

抬头不相信地看看喻青瓷,再看看棋局,如此反复几次终于确认他摆放了好久的棋局竟被人解开了。

“这是你解开的?”

李老先生指着棋局不确定地问道。

喻青瓷含笑点头:“晚辈等在这里一时无聊,便擅自在上面胡乱走了一步,还请老先生勿怪。”

这也就是间接承认了棋局是她解开的。

李老先生不由重新打量起眼前的小姑娘。

“听我的侍从说你是南平伯府的姑娘?”

喻青瓷;“是,晚辈是南平伯府三姑娘,今日前来是想替我弟弟喻青柏寻一位西席先生。

李老先生大名在朝野如雷贯耳,所以我娘亲和父亲都希望我弟弟能有这个机会拜在先生名下,为表诚意,我娘亲特意命我送上家传的棋谱赠与先生。”

李老先生接过棋谱快速翻了一遍就随手放在一边,注意力仍放在眼前的棋局上,脸上露出渐渐露出满意的笑容。

“来来来,小姑娘,你倒是跟我说说你怎么解开的这步棋,为什么想起在这里落子?”

李老先生招呼喻青瓷在他对面坐下,态度热情了不少。

这些年特意寻来想要拜他为师的年轻才俊不少,擅长棋艺的更是有之,不过能解开棋局的,还是个姑娘家,这可是头一个。

等喻青瓷从这里离开的时候已经是半个时辰之后,李老先生答应她改日带着弟弟前来拜见,至于最后收不收下这个徒弟,还要看其资质再说。

得了李老先生的首肯,喻青瓷便已经放心大半。

前世她的夫君乔元韬也曾妄想能够拜到李老先生门下,从乔元韬嘴里喻青瓷听到过许多关于李老先生的事迹,知道他老人家在天下读书人中地位超然,出身显贵。

李老先生是当今闻名天下的博学大儒,早年曾经做过太子太傅,后来太子登基后提出致仕,归隐山林过起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这些年慕名而来想要拜李老先生为师的读书人不知凡几,更有高门贵族手捧高昂的束修前来求见,只是李老先生本就出身名门世家,金银财物对他来说根本不屑一顾。

到了这把年纪只求个心态平和,否则也不会离开繁华喧嚣的京城搬到这冷清的地方来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

所以这些年能够被李老先生看中且收为弟子的读书人寥寥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