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乔氏:“若司琴说的是实话,只能说苏氏母女俩的心机实在太深,这次是我们大意了,以为只是个不经事的小丫头,谁知道正好落到她们的算计里,差点毁了我女儿的名声。

这笔账,以后我定会跟苏氏慢慢算。”

吴嬷嬷:“自然不能就这么轻饶了她们,既然这次不成,替嫁的事迫在眉睫,不如明日老奴就去一趟太觉寺找圆空大师。”

乔氏点点头,主仆两个屏退了丫头窃窃私语起来。

紫藤院,喻青瓷回到房里好好沐浴一番才觉得舒服了一些,佟儿从外面进来悄悄说道:“姑娘,司琴刚才出去了。”

喻青瓷冷笑,司琴的下场她并不关心,今日乔氏等人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会儿自然要拿司琴这个办事不利的丫头出气。

至于她,乔氏肯定也不会死心,还会找机会让她替嫁,所以她不急,等着接招就是。

佟儿这会儿十分庆幸她们逃过了一劫,不由佩服地看着自家姑娘道:“姑娘真厉害,你怎么知道她们会陷害你?还提前准备了一个跟二小姐一样的荷包和帕子?还有叫奴婢看准时机当众撕了那荷包叫她们百口莫辩?”

喻青瓷莞尔一笑:“那荷包又不值几个钱,司琴好歹是夫人身边出来的二等丫头,难不成会贪图那点儿东西?她能偷只能是另有所图。

咱们不主动害人,但是也绝不能轻易叫人给害了,至于那个帕子,不过是以防万一而已,若是她们不存害人之心,这帕子也用不上。”

前世她毕竟跟喻青妍做过一段时间的姐妹,知道她喜欢鸢尾,随身所佩戴的小物件上面都有这种图案,她照着做一个一样的并不难。

至于荷包里的妍字,就是要坐实那是喻青妍的东西。

今日这一闹,她更成了乔氏母女的眼中钉肉中刺,不过不要紧,只要乔氏一心想要她替嫁,就不会真把她怎么样。

佟儿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姑娘说得对,姑娘真是太聪明了,那个乔元韬被伯爷打得不轻,也是活该。”

喻青瓷想起刚才乔元韬被打完后的惨状眼里有掩饰不住的恨意,上一世乔氏母女没有得逞便用这一招诬陷她跟乔元韬私通,在所谓的证据面前她无法证明自己清白,最后被她们当众定罪,并许给了乔元韬。

娘亲因此又跟父亲闹,两人之间裂痕增大。

所以今日这一顿打不过是讨点利息,这一世她要乔元韬永无出头之日。

翌日,吴嬷嬷带着几个下人送来一匣子首饰,六匹锦缎,还有一盒上好的燕窝,说是昨日冤枉了三小姐,特意来给三小姐压压惊。

喻青瓷爽快地收下东西,又说了几句息事宁人的话,吴嬷嬷才离开。

而章氏那里,之后的两日喻青瓷去请安时便顺利了许多,至少章氏不再话里话外苛责她,喻青妍也当没事人一样对她的态度更加热情,日日上演姐妹情深。

也就喻青樱收不住性子,时不时冲着她阴阳怪气几句,她一点儿也不放在心上。

这日在寿荫堂,乔氏提起将军府的事。

“将军府来信说过两日要在太觉寺为逝去的两位将军做一场法事,想要青妍丫头一起去,好让太觉寺高僧再给两个孩子合一合庚帖。

我想着不如也带上青樱和青瓷两个丫头,眼看青妍留在家里的日子不多了,让她们姐妹多陪陪青妍。

章氏兴致缺缺:“你看着安排吧。”

乔氏目光慈爱地看着姐妹几人,青妍和青樱自不必说什么,喻青瓷从善如流点头道:“一切听母亲安排。”

这件事就这么定下。

黄昏时分,喻青瓷算着喻青柏从族学回来的时间,有心再去前院问问弟弟头一天上族学的情况,可是她知道伯府规矩多,一个闺阁姑娘不能随便出二门,于是便叫佟儿去前院找弟弟问问。

佟儿得了吩咐匆匆离去,回来得也快,说见到七少爷回来了,看起来心情不错,还说先生布置了课业他今晚要认真学习。

喻青瓷听后稍稍放心了,记忆中的学堂霸凌是在青柏上了一段时日后才渐渐出现的,一开始父亲盯得紧那帮人不敢轻易挑衅弟弟,所以眼下最要紧的还是自己这边。

明日的太觉寺一行,她还有重要是的事情要做。

想到这里她吩咐佟儿道:“去把上次娘亲给我的那本棋谱找出来,明天去太觉寺时带上。”

初次来伯府时娘亲生怕她们姐弟两个受委屈,特意收拾了几十个大箱笼的行李,其中不乏贵重的衣物首饰还有日常用惯了的东西,她和父亲劝了好半天才劝得娘亲留了一部分在苏宅,只带了一些日常贴身用的。

不过那本棋谱是她特意跟娘亲开口,娘亲二话没说找出来给了她。

“好的,姑娘。”

虽然不明白自家姑娘去太觉寺为什么要带本棋谱,但是这并不妨碍她坚决执行姑娘的吩咐。

翌日,喻青瓷早早起床梳妆打扮好,因为要去的地方是寺庙,她特意挑选了一身素淡的月白色衣裙,外面罩一件粉蓝色莲纹对襟的褙子,首饰也是中规中矩,头上只佩戴了一对白玉海棠簪子,别上两个玳瑁压发,再带上一对淡粉色珍珠耳坠就行了。

今日出门乔氏带着喻青妍、喻青樱两个女儿,再加上一个喻青瓷,剩下的就是各人带的贴身丫鬟和几个跟车的婆子。

伯府一共准备了三辆马车,乔氏带着两个女儿坐头一辆最宽敞的,再加上一个喻青瓷就有些挤了,喻青瓷也乐得跟她们分开,便很有眼色地带着佟儿上了第二辆,其余跟着去的丫鬟婆子则是挤在第三辆马车上。

太觉寺修建在郊外的积云山上,因为离京城不远,周围的香客来往不断,其中不乏世家大族来此处烧香还愿,可谓是远近闻名香火鼎盛。

伯府的马车在山脚下就停下了,再往上走全部都是大石条铺成的台阶,马车上不去。

好在太觉寺修建得并不高就在半山腰处,中间还特意修建了几个供香客们休憩的凉亭,大部分人来此上香为表示诚意都会徒步走上去。

一行人下了马车,在护卫和仆妇的簇拥下一步步往上,很快太觉寺的轮廓出现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