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右想,宋南天自己是不敢去招惹赵靖的。
正好里长使了下人来:“我家老爷请宋老爷到家里议事。”
宋老爷蹙眉道:“只请我一个?”
来人回道:“附近几位老爷都请了。”
宋老爷给了来人几个钱打发了,换了衣服就要出门。
宋南天这时候过来也要跟去,宋老爷也没多想。
父子二人到了宋家,院里已经站了四五个富户了,见宋老爷进来先打了声招呼。
跟着一个富户风风火火进来,进门满脸焦急问众人:“里长老爷呢?我这边马车都套好了,急等着走呢。”
众人齐声劝道:“且等等吧。”
话音未落,里长从房里出来,招手道:“人都差不多来齐了吧?进来吧。”
里长家正堂烧着热炕,在外面站冷了的人一进来,绷紧的脸上顿时舒展开了。
“大家随便坐,上茶。”
随着众人依次坐下,里长慢条斯理道:“诸位都要进城住一住?”
众人彼此望望,心想这个时候了,谁还敢住乡下。
里长见状,又不慌不忙道:“前儿我和魏捕头商议过了,眼见着要开春了,年后这税那税的,总要有人来收,我们都走了,下面没人做事了。”
众老爷听了这话心里便觉得不好,果然只见里长端起茶杯,摇头晃脑吹了吹茶汤上漂着的茶叶,又不紧不慢啜了一口茶,才继续说道:“叫你们来,就是商量着,咱们几家轮流守在这里。”
似乎知道众人不服,里长特意强调道:“这是县里老爷们的意思。”
先前那满脸焦急的富户开口说道:“老爷,你看我家伙都快办完了,抬脚就能走……”
里长脸一沉,把茶杯往桌上一撴,不悦道:“周老爷,我说了,这是县里老爷的意思!”
那富户一噎,立时无言。
这时宋南天灵机一动,忙附耳对自己父亲说:“爹,咱们主动留下吧?”
见父亲瞪着自己,宋南天忙解释道:“往后的日子只会越来越乱,既然躲不过,就要挑个好时机。眼下戎丰人才走了,肯定不会那么快回来。”
原来他想里长走后,留下主持事务的就能负责税收。
眼见春税将近,不正是对付赵靖的好机会?
因此他才出言劝了父亲。
宋老爷一琢磨,倒真是这个道理,所以就在众人默默无言的时候站出来主动请缨:“老爷,宋某愿意留下。”
里长正愁该强制让哪个留下来,宋老爷这时候主动请缨,着实帮了他大忙了。
里长赶忙让下人请宋老爷坐到自己身边,连连称赞宋老爷高风亮节,当下便宣布,他这个里长不在期间,由宋老爷全权代理他处置各村事务。
众人散了,宋南天也不急着进城了,反问宋老爷说:“今年的税什么时候开始收?”
宋老爷心里有点纳闷,但也没十分在意。
“再过一个月吧。”
宋南天大喜,心想这一个月自己要想办法多给赵靖摊派些,他迫不及待地想看到赵靖向他磕头求饶了。
水溪沟。
赵靖又买了些丝线回来,宋秀娥两姐妹和三婶一起把线拿进屋。
随后,宋秀娥悄悄拉着赵靖到一旁,小声道:“当家的,我和你商量一件事,你不要笑话我。”
赵靖见她神情扭捏,有些好奇道:“什么事?”
“你瞧瞧这个。”说着,宋秀娥拿出一本粗糙的账本来。
赵靖有些意外道:“你什么时候开始记的?”
宋秀娥红着脸说:“你做第二架织布机的时候。”
见赵靖掀开前两页,宋秀娥局促道:“我只会数数,还是小时候学女红的时候学的。所以只能这么记,当家的你别笑话我。”
那账目上既没有文字也没有数字,只有各种符号和一道道竖线。
有些符号赵靖一眼就能认出来,比如银子和铜钱。
有些就看不出来了。
不过当他问起宋秀娥时,宋秀娥却能解释得头头是道。
赵靖忍不住笑道:“娘子这算是生造出来一套文字啊,可了不得。”
宋秀娥用手盖住账本,红着脸说道:“你不许笑我!”
艳丽的脸蛋,既羞又嗔,分外可人。
赵靖好不容易忍住了逗她的心,一本正经道:“肺腑之言,天地可鉴。家里有娘子这样的贤内助,真是我赵靖的福气。”
宋秀娥故意板起脸,娇嗔道:“你还说!”
赵靖连忙告饶:“别生气嘛,你是想我帮你理理账?”
这些天他埋头苦干,赚了钱就给宋秀娥收着,缺了钱就找她要,对于账目只有个大概印象,还真没有认真记。
宋秀娥搓搓手,不好意思说,等赵靖又问了一句,才说:“我想当家的教我理账……”
说完,她生怕赵靖笑她,忙补充一句:“当家的别笑我啊,我想以后家里人来人往物进物出,笔笔都要记上才好。将来万一有什么,也好有个凭证。”
之前赵靖也想过这件事,只是没有合适的人选,现在宋秀娥主动提出来,当真应了他的心。
他忍不住捧着宋秀娥的脸,亲了一口,喜道:“当真是个贤惠娘子,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因赵靖常在白日没人处对两姐妹动手动脚,两姐妹也习惯了。
宋秀娥只往外看了一眼,见没人瞧见,睨了赵靖一眼,嗔道:“一回两回的,劝你总不听,被人瞧见又要嚼舌根了。”
赵靖不以为意:“你我是正经夫妻,怕怎的?”
宋秀娥嘴角微翘,说道:“那往后闲了,你教教我记账,把秀娥玉娥也叫上,反正一个是教,三个也是教。”
回头宋秀娥把这话和宋翠娥玉娥两个说了,玉娥腼腆笑着说:“我不学,我学又没用。”
早熟的她对自己今后的日子有着清晰的认知,不想去那些老爷府里做小的话,就是嫁一个庄户人,这样的人家哪里用得着记账。
宋翠娥则是对记账什么的完全没兴趣。
不过二人都没拗过宋秀娥。
这里郭小德听说了,忽地冒出个念头,来求赵靖道:“恩公,你教奶奶的时候,能不能让我儿子在旁边听听?我不想他和我一样,长大了当睁眼瞎。”
听了郭小德这话,赵靖心里冒出个念头,要不弄个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