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易中海见傻柱气呼呼的走了,也不在意,继续说到:“趁着大伙都在,在说下,大家捐铁的事,街道上下了任务,让咱们街道每家每户都捐点铁,支援国家建设嘛,咱们大院可不能落后啊,有可同志已经捐了,没捐的回去抓紧找找,把家里不用的铁都捐出来,像什么铁锅、铁铲、铁钉之类的都行,做贡献要积极嘛。大家伙说,好不好啊?”

众人一听又是要捐铁,响应者寥寥,除了几家已经捐了的。

有的说自己家里没铁,有的说自己家里就剩下铁锅了,都还在用着呢,不能捐。

但更多的人则是在沉默,这捐铁的事,虽然不是强制的,但要是自己不捐,到时候肯定会被院里人排挤,默默想从哪弄点废铁。

易中海见众人沉默,也不在意,继续说道:“大家放心,捐出去的铁,街道办都会给咱们记录的,到年底评优秀四合院的时候,这也是咱们的一个加分项,所以说,大家要想想办法,努力完成目标?”

刘海中:“一大爷说的对,赶紧想想办法,争取这两天凑齐了给街道办送去,等高炉建好了,咱们院里还要出人出力,参加炼钢的生产中呢,到时候咱们四合院可不能落后,可别到时候让人说咱们不出力,那咱们可就冤枉了。”

闫阜贵也附和道:“是啊,大家伙都想想办法,别到时候拖咱们大院的后腿,这可关系到全院评先进。”

众人一听,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虽然有人心里不愿意捐铁,但也不敢拖大院的后腿。

众人纷纷表示要回家找废铁,一时间,院子里的人都开始行动起来。

易中海见众人都开始准备行动了,满意地点了点头:“好,大家伙都行动起来吧,散会。”

王为民回到家,大儿子钢蛋跑到他面前:“爸,我们学校里也要我们捐点铁,一个学生2斤,咱家还有没,我拿过去。”

秦淮茹听了钢蛋的话,皱了皱眉接话道:“钢蛋,咱家哪还有多余的铁啊,上哪给你找两斤铁去。”

你奶奶做饭的铁锅都用了十几年了,你妈洗衣服的铁盆也都不能换了,上哪给你找两斤铁去。”

钢蛋一听,有些失望:“啊,那怎么办,不捐学校不让上学了咋办?”

王为民摸了摸钢蛋的头:“捐,当然要捐,这是支援国家建设的大事,咱们怎么能不参与呢,这样,你奶奶做饭的铁锅都用了几年了,你妈洗衣服的铁盆也补了好几回了,明儿拿去捐了吧。”

钢蛋一听,顿时高兴起来:“好嘞,谢谢爸。”

秦淮茹一听,顿时急了:“你疯了,那铁锅铁盆都还能用,捐了做什么?”

王为民叹了口气:“没办法,儿子这是学校的任务,咱们儿子不能不参与,况且这也是为了支援国家建设,咱们得积极响应号召不是,咱家不是有个铝锅吗,给咱妈用,洗衣盆就用厂里奖励的搪瓷盆吧。”

秦淮茹还是有些不甘心:“哎,那都是新的,用了怪可惜的。”

王为民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可惜啥,放着好的不用,用旧的。”

秦淮茹听了,也只能无奈地点了点头:“也只能这样了。”

第二天,王为民起来,就把家里的铁锅和铁盆给儿子准备好,让他去学校交差,吃过早饭,王为民把黑锅给儿子背上,钢蛋背着黑锅,头顶铁盆,斜跨着书包,跟院里的孩子一起往学校走去,路上看到好几个跟他一样的。

孩子们都背着各式各样的铁器,有铁锅、铁铲、铁盆,甚至有的还拿着铁炉钩子,一个个的兴高采烈地往学校走去。

到了学校,老师们早已在学校门口等着了,看到孩子们背着各种各样铁器,老师们的脸上都高兴了合不拢嘴。

钢蛋把家里的铁锅和铁盆交给了班里,老师拿着秤做好登记,还给他发了一张记录的条子。

晚上,秦淮茹在厨房里忙碌着,用铝锅给一家人做饭,钢蛋把条子给了王为民:“爸,这是收条,老师让你收好,说这是支援国家建设的证明,到时候学校会来人核实,要是发现谁没捐或者捐少了,可是要收到批评的。”

王为民接过条子,仔细地看了看:5斤六两,然后放在了抽屉里:“行,我知道了,你放心吧。”

秦淮茹一边做饭一边说道:“你说这捐铁也就捐了,可学校怎么还非得让孩子们捐呢,这不是折腾人嘛。”

王为民无奈地笑了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现在全国上下都这样,咱们也不能落后不是,再说了,这也是培养孩子们爱国,让他们从小就知道要为国家做贡献。”

秦淮茹听了,也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也只能这样了。”

吃过晚饭,王为民在院子里溜达了一圈,发现不少人家都在翻箱倒柜地找废铁,有的甚至把木头上的铁钉都起了下来,准备捐给国家。

王为民看着这一幕,也去帮忙,这年代的人啊,是疯狂的,虽然生活条件艰苦,但一颗爱国的心却是炽热的,为了支援国家建设,什么都愿意做。

想到这里,王为民不禁想起后世网友们的发言:要打菲国我捐一个月工资,打美利坚我捐一年工资,要是打小樱花我捐一条命!若是在这个时代,恐怕这些人也会毫不犹豫地捐出家里的铁锅铁盆,甚至更多。

这个时代的人们虽然物质条件匮乏,但他们的精神世界却是如此丰富和充实。这种为了国家、为了集体而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精神,让王为民深感敬佩。

吃过饭,秦淮茹在院子里洗衣服,用的是厂里奖励的搪瓷盆,这个盆比之前的铁盆小多了,她一开始用不惯:“这个盆有点小,不太习惯”秦淮茹一边洗衣服一边说。

王为民看着也别扭:“明天买个木盆吧,木盆不要票,也不贵。”

秦淮茹停下了手中的活,抬头看向王为民,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可是,木盆不经用,没铁盆结实。”

王为民笑了笑,安慰道:“现在国家正需要这些钢铁,咱们能省一点算一点吧。再说了,木盆也有木盆的好处,永远不用担心木盆生锈,等以后条件好了,咱们再换好的。”

秦淮茹听了,点了点头,继续低头搓洗衣服。王为民则在一旁领着铁蛋玩,两人一边干活一边聊着家常,院子里充满了温馨的气息。

夜色渐浓,周围的邻居们也都回屋了,只有几个半大小子在院里跑来跑去的,不肯回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