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好孕持宠,历代皇帝催我生 > 第七十七章 樊某人不怕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三年,孤拼命地想要弥补过去缺失的父爱,想要在父亲面前证明自己。可命运弄人,父亲却突然离世。

这对孤而言,犹如晴天霹雳,整个世界仿佛瞬间崩塌。孤从小就渴望父亲的陪伴,渴望能像其他孩子一样,在父亲的庇护下成长。

可这短短的三年,孤还未来得及长大,还未来得及让父亲看到自己的成就,他就这么匆匆离去了。”

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那是对过去的伤痛与遗憾。

“从那时起,孤便对死亡有了一种刻骨铭心的惧怕。这种惧怕,随着时间的推移,不但没有减轻,反而愈发强烈。

尤其是现在,孤有了你,你如此全心全意地爱着孤。

孤不敢想象,若是哪一天,孤突然离你而去,你该如何承受这巨大的痛苦,又要怎么活下去……”

宁堇琰:……谢邀,活得很好!

宁堇琰抬起满是泪痕的脸,目光中带着一丝心疼,轻声说道:“大王,莫怕,日后都有臣妾陪着您!”

女人湿漉漉的大眼中映着他的倒映,眼眶红红的,恰到好处的心疼和崇拜让始皇政很是受用,被心爱的女人心疼,心里剩下感动。

不由得将身体再靠近宁堇琰一点,紧紧盯着宁堇琰的脸。

宁堇琰脸上适时露出一脸娇羞,全然是热恋时对男人的依恋和信任,看得始皇政也心软如棉。

宁堇琰像是想起来什么一样,惊慌失色:“大王,您今日吃下的丹药可有问题?有没有什么不适?可有让太医瞧瞧?”

始皇政已在刚才的絮叨中情绪渐渐平稳,摇头:“无妨,暂时还没有什么不适,想必那妖道也是另有所图,并不是想要孤的性命。”

又沉声说道:“敢算计到孤头上,孤倒要看看是谁在背后捣鬼!那徐福,孤要剥了他的皮!”

宁堇琰像是被吓到一般,紧紧攥着始皇政的衣袖。

她的一双美眸变得潮润,仿若一汪清水,白皙如玉的脸上因害怕而有些苍白,眼中装着纯真与慌乱,长睫在眨眼的瞬间,犹如雨蝶展翅般引人注目,惹人怜惜。

始皇政见了心疼不已,紧紧将她揽着,下巴顶着她的头顶亲吻着,手在后背拍着她:“莫怕,莫怕,孤在,有孤在。”

始皇政心里想,堇儿着实是单纯又胆子小,孤不该在她面前说要剥了别人的皮,她这样的小女娘就该被人捧在手心里呵护着,不该受此惊怕。

抱了一会,宁堇琰实在有些累,扬起小脸想要告退:“大王,明日秋日宴,臣妾想要回去早点歇息了。”

始皇帝抬眼看看她确实一脸疲惫便点头同意:“堇儿先睡,孤晚一点过来陪你。”

宁堇琰行礼退下,提着带过来的玄鸟,带着在门口等候的桑芩等人一同离去。

进了芷兰院,待暗卫悄无声息地退去后,桑芩赶忙凑到宁堇琰身旁,小心翼翼地压低声音问道:“主子,您说大王这究竟是信了,还是没信呀?”

宁堇琰神色淡定,任由桑芩轻轻取下自己头上华丽的凤钗。

神情淡然,不紧不慢地说道:“大王执念太深,不是这个徐福,便还可能有别的李福。欲望不过是旁人浇的一掬水罢了!都是自己心生的!”

其实,原本她打算在秋日宴上一举揭穿徐福的真面目,不过如今看来,似乎不用再刻意安排了。

现在只需将徐福的师兄妥善安排好,静等着大王查到线索,前去问话便可。

这下徐福便彻底没了翻身的机会。

宁堇琰并未等到始皇政过来就寝,李公公派人过来说大王因政务繁忙在章台宫歇下。

宁堇琰便早早洗漱睡了,因一件大事了结,又因独自一个人占着一个大炕,她反倒落得个清静自在。

虽说她腹中已有了小生命,却并未像其他孕妇那般有强烈的妊娠反应。

只是身体里多了这个小生命后,她最近变得格外嗜睡。

正好趁那男人不在,她能好好睡个安稳觉。

不过亥时三刻,宁堇琰便侧卧在柔软的床榻上,枕着福宝特意为她定制的袖箭,缓缓进入了梦乡。

那袖箭被精心包裹,触感微微发凉,仿佛给她带来一种别样的安全感。

而另一边,始皇政躺在章台宫的床榻上,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这么长时间以来,他早已习惯了日日歇在芷兰院中,与宁堇琰相伴而眠。

突然今日独睡在章台宫,他竟有一种莫名的错觉,仿佛是被妻子赶到了书房一般,心中满是不自在。

才过了一会儿,始皇政便忍不住发起火来。

先是嫌递上来的茶水温度不对,不是他平日里习惯的温热,而是稍稍凉了几分;

紧接着又抱怨炕上铺的褥子厚度不合适,睡在上面总觉得硌得慌;

甚至连床幔的颜色,他都觉得刺眼得很,怎么看都不顺心。

躺下没两分钟,又命人将榻前的雁足灯拿走:“此灯太丑,换个精美的来。”

李公公:……

可怜那李公公,本就跛着一条腿,平日里伺候始皇政就小心翼翼,如今面对大王这诸多挑剔,更是忙得焦头烂额,人都快麻了。

好长时间没亲自安排大王就寝,每一处安排竟都不合大王心意,他心中暗自叫苦不迭,却又只能强撑着笑脸,尽力满足始皇政的要求。

渭水在夜色下波光粼粼,仿佛一条流动的银带。

岸边,几人早已等候多时,他们的身影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凝重,每个人的脸上都笼罩着一层阴霾,神色阴沉且复杂,仿佛心事重重。

其中,一位身高约九尺的大汉,身形魁梧如山,满脸络腮胡如钢针般根根直立。

只见他虎目圆睁,双手紧紧握拳,骨节泛白,沉声说道:“为了能一举除掉秦王那小儿,便是拿了我樊某人的头颅又何妨?

樊某纵横沙场半生,什么场面没见过,岂会惧这区区生死?诸位又何必再多言!”

话音未落,他猛地抽出腰间佩剑,寒光一闪,那锋利的剑刃便已架在了自己粗壮的脖颈之上。

身旁几人见状,顿时大惊失色,齐声惊叫:“樊将军,不可!”

其中一人更是箭步冲上前去,试图阻拦樊将军这冲动的举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