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白莽,胡说什么呢!”白家屯的村民见状连忙阻止,“这话能随便乱说吗?怎么能这样讲?”

“你再闹事,别人收拾你,我们还能护得住你?真是个傻蛋!”薛成远在一旁笑道,“让他讲,我知道他在想什么。”

“想说就说吧,在场的人都听着,哪儿不对咱们改,人民的质疑咱们得接受,不管这质疑是不是有意为之。”看着薛成远如此表态,王家屯的人只是站着不动,准备看热闹。

如果有人觉得薛成远是个好脾气的人或者书呆子,那可就大错特错了。

王家屯的小孩都知道,面对几百斤重的野猪、下山的黑熊以及如牛犊般大的蜂巢,薛成远有多厉害。

现在得罪了他,白莽怕是要吃苦头了。

“你们白家屯上缴的粮食量似乎少了些,原本定额的那份粮食,或许当时配发得偏多了。”“这话是什么意思?白莽,你到底在说什么?”身边的同伴轻轻推了推白莽:“怎么才上缴少,留存的定额粮就多了呢?”“管它那么多干什么,反正这些粮食就是多留了!”“他们王家屯的秤恐怕有问题!”听到白莽这话,张站长一怔。

他想起刚才称重时,确实每亩地多出了二十斤。

若再增加口粮储备……张站长忽然情绪高涨:“很好!留得好!留得越多越好!”“什么?!”周围人顿时议论纷纷。

这算怎么回事?这么多人面前公然支持下面几个村屯多囤积粮食,侵吞国家财产,这竟出自一个粮站站长之口!

“站长,您这话不太妥当!”身边的人低声提醒张站长:“这么多人在场,讲这样的话不合适吧?一旦上面领导知道了,肯定会派人下来核查的!”

听闻此言,张站长立刻收敛起兴奋:“同志们,假如王家屯那边多分了一些,这是好事啊,你们知道为什么我说这是好事吗?”

“如果王家屯那边多分了,就算他们的秤有问题,多拿走了粮食,但亩产量也就提高了呀!”

“亩产量越高,上报的数据就越大。

日后这些粮食若是用作种粮,各村屯很可能都会使用这一批。”

“可惜的是,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

各村屯与大队的秤是由统一发放的,不会有差错,最多只是王家屯那边算错了,多领了些种粮。”

“接下来我们会向上级汇报此事,请领导进行调查。

这位同志请放心,到时候结果出来后,会在粮站门口公示,让大家都知晓。”

听完张站长的一番话,众人才意识到自己格局太小,总爱从坏处看出好处,却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后续发展。

难怪人家是领导,而我们这些人只是普通百姓。

听了张站长的话,白莽浑身不自在。

自己好不容易抓到的针对王家屯的把柄,就这么被张站长三言两语化解了。

不行,必须赶紧离开,他们是一伙儿的!

“白莽,别急,咱们许久未见,出去聊聊,来嘛。”你别靠近我!

我们才刚见面!

二毛上前拉住白莽往外走,白家屯的其他人还想上前帮忙,却被旁边的村民拦住了。

被人欺负才上前,没事找事又何必往前冲?

随着粮食入仓,王家屯完成了这次水稻交粮任务,接下来还有玉米和红薯需要单独处理。

至于粮食问题,张站长已经安排人员直接去了县城。

关于王家屯粮食产量以及多余粮食的问题,到时候自会有专人负责调查。

同时也会重新检查王家屯的秤是否真的存在问题,并且要在下次送粮之前完成这项工作。

“先吃饭先吃饭!吃完饭回山屯!想进城的直接出发就行。”老队长招呼道,大家席地而坐准备用餐。

这边薛成远向众人打了个招呼:“我就不陪大家了,赶紧行动去县城。”

\"成远!要不要人陪你一起去?骡子车留给你?\"

\"不用了,老队长,到时候我自己有办法上山,回来也自己回去就行!\"

\"那行,你小心点!\"

离开王家屯的众人后,薛成远悠然自得地沿着土路朝县城走去。

黑土地上大多空旷无物,这是秋收结束后的景象。

仅存的藤蔓,是在阳历十月中期才会收获的红薯。

这时,远处忽然传来拖拉机的声响。

“突突突!”

拖拉机声由远及近,由轻变重,停在了薛成远身旁。

“同志!去县城吗?”

薛成远抬头一看,竟是熟人。

“老郭,这是要去哪儿?”

“成远是你啊!”

郭冒看着薛成远笑道:“我去别的村子送东西,刚回来,看见你就想,谁会独自在这儿走呢,顺便捎你一段路。”

“那就多谢了。”

说着便跳上了拖拉机,感受着伴随而来的震动。

“你们村交粮结束啦?”

“只有稻谷,后面还有一次,那时就轮不到我了。”

“确实挺累的,每年这时候都要下来交粮食,交完后上山找些东西,等着大雪封山,准备过冬了。”

说着郭冒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上次我在县城遇到你们村的王家旺,他说最近可能来找你,你记得去找他一趟。”

“好。”

到达县城后,和郭冒道别,薛成远直奔今天的目的地——百货商店。

“同志,我要买这辆自行车。”

薛成远指着旁边的一辆凤凰牌自行车,没等售货员开口,就把钱、票证放在柜台上。

早就想买辆自行车,但一直忙于事务搁置了。

山上山下一趟得花一天半时间,早上下山,晚上才回,全在路上耽误了。

这也导致薛成远来这一年都没下过几次山,买东西很不方便。

从四九城带来的钱和工业券在手里放着也没用,回四九城还不知何时能回去。

若真的等到政策允许返乡才回去,那可太不划算了。

还有好几年才允许返乡,不如现在买辆自行车先用着,到时候带着证明,把自行车藏起来,回到四九城再挂牌也是同样的道理。

正好这次下山交粮时一起买了,以后回山上也方便。

看着薛成远这样的行事风格,把售货员都搞糊涂了。

“同志,你怎么知道价格的?我还没说呢?”

“我之前来过几次,问过价钱。”

薛成远催促道:“麻烦快点,我还得去买别的东西,争取天黑前回山里,路很远的。”

“山里?”

售货员打量着薛成远,他的穿着有些山里的味道,但相貌与精神状态,加上那摆在桌上的钱和票,怎么看也不像是个山里人。

乡间村落里,农民一年到头也挣不了百十来块,这日子还没过完呢就要买辆自行车?一看就是从城里下来插队的知青,出手这么阔绰,买起东西来完全不心疼。

“同志,请问这自行车多少钱?”

“一百二十六块五毛,还得加十五张工业券!”

就在薛成远正让售货员开票、填证明的时候,身后有几个年轻人进了百货商店,一边打听着自行车的价格,一边慢慢靠向他。

“同志,你是哪里的呀?怎么这么贵就买了?”薛成远回过头,看着眼前的这几个人,“你们有什么事吗?”

这些人的穿着看似光鲜,却透着一股轻佻的气息,这让薛成远心里微微一颤。

眼前的这几个人让他想起了在吉春遇到的骆士宾。

当时那小子带着人拦路抢他,一模一样。

先是套近乎,然后骗你交出东西,否则就……聊得越亲密,就越容易下手。

这个套路薛成远至今记忆犹新。

“只是随便问问,同志之间互相了解也是应该的嘛。”

“要不吃完饭一起喝两杯,好好聊聊?”

听到薛成远的话,几个人笑着点头说:“那太好了!这是第一次见面,一会儿一起去吃饭,大家一起好好聚聚!”

看到薛成远上钩,这些人来了精神,围上来套近乎。

“可能不太方便了,我得赶紧置办好东西,改天再聊。”

等到薛成远接过售货员递来的证明,招呼了一声待会来取车后,转身去了别的柜台,打算买些布料和其他必需品。

好不容易下来一趟,这些东西必须买齐。

身后那几个人看着他在百货商店里买了不少东西,不过一会儿就满载而归,交换了一下眼神,便悄然离开了。

“就这么个大肥羊,看样子是知青下乡,白白净净带着书卷气,连自行车都敢买,钱包里肯定还有余钱。”

“动手吧!这么多人分,每个人都能分到不少。

到时候装进麻袋,谁还能找得到我们?”

“我去拿工具,等人出了城门,找个机会下手!”

说完留下两人盯梢,其他人四散开来,各自回家取东西。

已经饿了这么久,今天可要好好享受一番!

宰这只肥羊!

薛成远买完东西后,双手提着,挂在自行车上,推着出了房门。

门口守着的两人看见薛成远推车出来,其中一个向旁边的人喊了一声,随即跑开了。

剩下的人则在远处监视着他的一举一动,以防走岔了方向。

离开百货商店后,薛成远骑车行驶在空旷的大街上。

来过几次了,每次对这个小县城都有新的感受。

一路上骑车经过街道,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众人瞩目的场景。

东北的工人阶级,此时在全国依然占据着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