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哎哟,老队长,我知道错了还不行吗,别动手啊!小心身体!\"

\"你别扶我,我还硬朗得很呢。

现在要是再打仗打鬼子,我扛着枪打得比你好,跑得也比你快!\"

\"是是是,老队长,我错了。

\"

薛成远和王伟强他们检查完东西后站在旁边,笑着看老队长教训黄挺。

黄挺三十好几的人了,在老队长面前就像个孙子。

\"老队长,咱们别再训他了,这天寒地冻的,咱们还是先回去吧!\"

\"不成!\"

老队长直接拒绝:\"这个地方不能所有人都离开,得留个人看着。

\"

\"咱们这么多人上山,动静这么大,要是让别人看见了,万一有坏蛋起了坏心思,网拿不走,糟蹋了,咱们半个月的努力就白费了。

\"

\"那怎么办?咱们又没带多少东西,也不能在这硬撑一整夜。

\"

\"不然等收网的时候,人都冻成冰棍了,那可就太遭了。

\"

\"这附近有咱们村捕鱼人搭的草棚,去看看塌没塌,要是塌了就修修凑合一夜,要是没塌更好,省事了。

\"

\"老队长,你是认真的?\"

薛成远听完老队长的话愣住了。

\"能有假?今晚这个地方必须留人!\"

薛成远明白老队长的意思,也没多说什么:\"那行,老队长都这么说了,按您的意思来。

\"

\"今晚我在这里守夜。

\"

\"不成!\"

薛成远话音刚落,立刻遭到反对。

\"成远,这事你就别想了,我们村里这么多人,怎么可能让你守夜?你该回去休息,别在这添乱!\"

\"对啊,怎么能让你来?那草棚可能漏风,把你冻坏了怎么办?我们身体好,我们来,你是城里的知青,哪有我们熟悉这个。

\"

\"成远,听大家的吧。

\"

老队长拍拍薛成远:\"今天下网,明天收网,到时候还得你来指挥,我们这些糙汉子不懂这个。

\"

\"要是你在这出点什么事,我们怎么跟村里交代?这捕鱼还怎么继续?\"

\"咱们不能只做一次买卖,要做就做长久的。

\"

听到周围人的反对,零下三十度的长白山里,脸都快冻木了,薛成远心里却暖暖的。

\"行,我不在这了,明天早上我给你们带热包子,肉馅的

众人争执之际,老队长笑得胡须颤动。

王家屯的人都这般直率、勤劳,不怕吃苦,正是靠着这种精神,在长白山扎下了根,延续了一代又一代。

“够了!别争了,我直接挑人留下,其他人回去吧。”

老队长一声喊话:“栓子,你媳妇刚生孩子,你就别掺和了,让柱子、二毛和伟强留下就行。”

“就他们三个,把最好的三支枪留给他们,咱们再去检查一下草棚,搭起来。”

“等会儿让人送几床被子、棉衣过来,别冻着!就这么定了,走,赶紧去修草棚!”

老队长一声令下,大家停止争执,井然有序地带着东西朝湖边的草棚走去,稍作休息,等待明日收网。

草棚修好且确认不再漏风后,除了留下的三人,其他人准备返回。

老队长牵着他的骡子车下山。

王家屯离湖虽有一段距离,但这段路较为平坦,起伏不大。

偶尔传来稀疏声响,路上行走的村民想上前看看,或许能顺手捉只笨鸟。

“老队长,你的骡子是从哪来的?回头也给我搞一头。”

薛成远盯着骡子思索着。

若有了这牲口,日后上下山搬运大件物资就方便多了。

“这是我退伍回村时,领导送的骡子,支持我们王家屯建设呢。”

“老首长重情义,还惦记着我,不然我们村连个运输工具都没有,全靠人力。”

“这骡子不是我的,是全村的,我只是替村里人养着,谁家要用都可以用,省着力气,它又不会生。”

老队长问薛成远:“怎么突然对骡子感兴趣了?”

“我正打算年前下山买点年货,准备过年呢。”

“没关系,腊月二十六就出发,我们村集体采购,我去买两副春联。”

“我们村终于有向好的趋势了,今年也该花钱给家门口贴春联、贴福字了。”

老队长的话让薛成远来了精神,这样也好,可以跟着村民一起下山置办年货。

“对了,老队长,那个……你这春联的钱可以省下了。”

“嗯?”

老队长回头看向薛成远:“怎么了?你家备好了?那是你家的,这种东西可不能随便送,大过年的。”

“不是啊,老队长,你误会了。”

薛成远笑着:“作为新时代的知识青年,我得告诉你,我的毛笔字还不错。”

确实如此,他前世的家庭要求严格,从小练毛笔字,积累了十几年的功底,写春联并不难。

“真会写?”

老队长听后十分高兴:“太好了!我们村好多户人家因为舍不得买对联福字就省了,过年氛围总差点意思。”

“我下山时看到不少年轻人已经开始用钢笔写字了。”

“毛笔字越来越不行,也不敢多问。”

薛成远点点头没说话。

钢笔就是现在流行的书写工具,用水写字,称作水笔也没错。

随着书写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钢笔或铅笔。

这些工具比毛笔更易上手,用纸少,已逐渐流行。

不过这个时代钢笔价格昂贵,即便工人家庭,买一支钢笔也要几块钱,负担不小。

早年间,身着中山装,钢笔别在左胸口袋里,就是十足的文化人,走在街边总能引来旁人的侧目。

如今可不同了,世道变了。

“老队长,这次咱们二十六个人下山,买红纸回来自己裁剪,再买几支毛笔和几块墨石,今年我要给咱们村子里所有人都写上一副寓意吉祥的新春对联,还要加上一个‘福’字!”

“让咱们村子,今年也能过得红红火火,城里有的东西,咱们一样也不能少。”

“咱们村子里有的一切,让城里的人都眼馋去吧!”

“好!好!好!”

老队长连连称赞:“大家都听到了吗?成远说了,咱们村子今年要过个与众不同的新年,家家户户都要贴春联、贴‘福’字!”

“到时候别忘了请成远吃顿好的,不然咱们王家村可真要失礼了!”

“老队长,你这话可说错了,就算没有春联这事,没有这条鱼的事,今年咱们村还是要请薛老师吃顿饭的。”

“等到开春孩子们去上学了,再请一次,麦收后再请一次,顿顿都不能落下!”

“哈哈,好好好!这样想真是好!”

老队长高兴得不得了,村子就应该这样热闹。

等大家回到村里,清早就出发的,忙到下午才回来。

“毛蛋,你跟你爹带着咱们家的饭,去湖边给二毛、柱子、伟强他们三个送饭去。”

“多送一些,晚上的也一起送去。”

“好!”

答应着,二毛带上家里原本准备的馒头、咸菜萝卜干,还有一些兔子肉。

在湖边没法做饭的情况下,这条件已经算不错了。

回村的男人被各自媳妇拉回家,详细询问下网的情况,这是她们这段时间辛苦劳作的成果。

“怎么样?网下了吗?什么时候起网?”

“你怎么不说话啊!把我急死了!”

黄挺回到家,他媳妇就在旁边不停地问,把他都问糊涂了。

“让我先喝口水,别急,慢慢说。”

黄挺坐下喝了口水:“网下好了,明天早上上山起网,村里的男人全都要去,不管有没有收获,都得去。”

“我那几个大嫂子来找我说了,要是捕到鱼,她们也要去!”

“???”

黄挺把碗里的水喝完,看着自己的媳妇:“不是你们去干嘛?还不够忙的。”

“你怎么说话的,我们忙活了这么久,也想看看用网捕上来的东西,不然心里放不下。”

“除了她们几个还有谁要去?”

“二婶子,他三舅妈,还有咱五奶奶……”

“等等,停下!”

黄挺赶紧摆手制止:“咱五奶奶?

“嗯!”

“不对,五奶奶六十多岁了,她去干什么?上山一趟可能人就没了!”

“五奶奶说她也织网了,她也想看看。”

“不行,这事绝对不行!不管是我说还是老队长说,肯定都不成!”

“你们想去的话就去找老队长说,年纪大的就别想了,村子里没人怎么办?万一有野兽进村咋办?”

这么一想也是。

黄挺媳妇不再说什么。

第二天凌晨,天还黑着,王家村各家稀有的煤油灯亮了起来,开始烧火做饭。

薛成远也早早起了床,辛琇晶也早已过来帮忙,一个人擀面皮,一个人包包子,把放在篦子上的包子放到灶台上去蒸。

“等会村子里的嫂子们好多都要跟着去的?”

“嗯,老队长同意了,留几个壮小伙子在村子里,以防野兽下山,去了也没关系。”

“我也想去,想看看起鱼时是什么样子。”

辛琇晶一边擀面一边说道:“织网我没帮上忙,但起鱼我想去帮忙。”

“行,等会一起去。”

“还是你好。”

辛琇晶笑得像花一样。

她这辈子还没见过起鱼呢!

在她心中,薛成远宛如天神,无所不能,绝无可能之事。

不久,包子蒸好,两人填饱肚子后,用布将包子包好,密封妥当,以防温度散失。

既然答应给上级送肉包,薛成远言而有信,说到做到,这种态度令人信服。

\"人都到齐了吗?\"

\"都到齐了!\"

村里的村民集合完毕,年轻妇人们吆喝的声音,比男人们还要洪亮。

成败在此一举,就看今日这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