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够调回来的,一般都是为了以后长远的事业发展打基础,做准备,这种情况基本上以后晋升的速度都会比一般人更快。
可前提是调不回来,如果调不回来,那么估计只能一辈子,待在那个部队的军区医院。
不过像姜婉这种,副校长肯定早就帮她安排好了以后的发展方向,她不愁调不回来,只要好好在那个偏远地方熬过三年, 以后等待着她的就是前途一片光明。
比她们这些靠着家里关系,找个地方一辈子混吃等死的人好多了。
忽然,赵梅想到了一件事,她转身拿起一叠信封放在了姜婉的面前, “对了,小婉,这些信要咋处理?”
苏秀禾瞧着这一叠书信,忍不住打趣道,“小婉,要是你提前毕业了,咱们学校的那些男同志还不得伤心死。”
“你当初刚进学校没多久,便成了咱们学校里有名的大美人,惹得好多男同志纷纷给你写情书,还给你送钢笔送丝巾,还有送书的。”
“小婉,那么多优秀的男同志,你就一个都没瞧上?”
“其他的也就算了,一直追求你的那个周成立可不一般,他妈是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听说他爸还是粮站的一把手。”
“周成立长得也俊,在医学方面的天赋也很不错,人家这个月已经约了你好几回了,估计他还不知道你要提前毕业的消息,你真的对人家一点都不动心?”
要知道,周成立的条件,放在海市绝对算是极为不错的。
现在粮站最吃香,各种福利待遇也好,没有一点关系,还真进不去。
无论是哪个单位,基本上都要跟粮站打交道,因此能够当成海市粮站的一把手的人,可不一般。
姜婉摇头,“我跟他不可能,你们也别为他说话了。”
“我马上就要离开,这事你们暂时别告诉别人,免得惹来麻烦。”
周成立家庭条件确实不错,人也很好,哪怕她说她曾经结过婚,他也不在意。
可在一块讲究的是门当户对,周成立他妈在一个月前找过她。
说起来对方也没做啥过分的事,只是跟她分析了一遍,她和周成立之间差距,以及两家的差距。
周母说她承认,姜婉确实很优秀,但是门当户对四个字看的不是个人的优秀,而是双方家家庭是否匹配。
一个人哪怕再优秀,在短时间内也很难达到别人几代的积累。
因此,如果他们在一块,周家是不会承认她这个儿媳妇,甚至不会认周成立这个儿子。
苏秀禾沉默了片刻,“小婉,是不是上次周成立她妈找你,你才不想告诉周成立你要离开的事?”
这两人真的很配,势均力敌的医学天赋以及相配的容貌气度,让他们俩光是站在一块,就般配得不行。
她以为两人在一块是迟早的事,没想到姜婉居然要提前毕业离开海市,甚至还在实验室的周成立一点都不知道这事。
姜婉抿唇,“不是,我和周成立本来就没有可能,我不想告诉他,也只是想少一点麻烦。”
一开始,她对他是有那么一点好感。
不过那点好感在得知对方的家庭情况之后,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周家不会接受一个二婚的儿媳妇,更不会接受一个对周家没有一点助力的儿媳妇。
这一点,从一开始她就看明白了。
所以,很早之前她便拒绝了周成立。
“我要提前毕业前往分配单位的事,你们先瞒着别人他知道。”
“好吧,我们几个还以为你们俩迟早会在一块呢,没想到居然是以这样的方式分开。”苏秀禾道。
宿舍里的江雅见气氛不太对,连忙转移了话题。
“你们听说了吗,咱们海市公安局的一把手几个月前,一个人在下班的路上重伤险些没命了。”
“关键时刻,有人路过用几根金针救了他一命,现在公安局一把手正在四处寻找哪个救他的人。”
“也不知道是那个大夫这么厉害,简直神了。”
其他人好奇起来,“公安局一把手没看清人救命恩人长啥样?”
“都快没命陷入重度昏迷了,哪还看得清,至于金针是他醒了之后,找了好多有名的老中医看了之后,得出来的结论。”
“就连那些名气特别大的老大夫,都忍不住称赞那人的医术高明。”
姜婉躺在自己床上,听着这些沉默不语。
知道那位大叔身份不一般,没想到居然这么不一般。
这次救人,好像救出麻烦出来了 。
……
几天后,姜婉再次踏上了前往平阳县的火车。
经过一次次换乘,一路的颠簸。
她终于再次来到了部队的大门。
抬头看着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一时之间,姜婉心里难免有些复杂。
当年,她第一次来这里是为了投奔姜城他们,有个落脚的地方,现在她来这里,是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这个地方。
到了门口,经过一番检查和询问。
姜婉再次踏进了这个部队的大门。
这次回来,因为事发突然,她并没有提前告诉芬芳,至于姜城他们夫妻俩,她也记得没啥必要,所以也没说。
拎到藤条箱子,在军人同志的带领下,很快姜婉来了军区医院,办理好入职手续,成功成为了一名军医,分到了住处。
住处是小小的一室一厅,面积不大,但是足够一个人住了。
在一个小护士的带领下。
姜婉成功住进了军区医院职工的住处。
这是一个小院子,两三户家人住在一个院子里。
一进去,一室一厅。
里面还配得有一些简单的家具,沙发,床,柜子桌子都有。
姜婉看了一圈,没有发现有做饭的地方,问过之后才知道,做饭都是在门口简单搭一个灶台,在门口做饭,水龙头是几家共用的。
厕所是公共厕所,也是大伙儿一块共用的。
姜婉将行李放下,准备收拾屋子。
刚搬进来,肯定要先到处擦一遍,还有被子床铺,洗漱用的盆,暖壶,还有毛巾等等, 这些生活用品她一样都没有准备。
好在,现在还是中午,还有时间出去将这些买齐。
姜婉本来想先打扫卫生的,可想想还是先去镇上将东西买齐吧。
这些年,她虽然都在上学,但是平时也会投稿,还会写一些故事投稿给出版社,陆陆续续也有了一些名气,还积攒了一笔不小的钱。
除了这些之外,大学每个月发十二块钱的补助,再加上进实验室后,老师考虑到她的家庭情况,每月还给她申请了一笔额外的补助金,一个月二十块钱。
加起来她每月差不多能领到三十二块钱,这笔钱,比一般的工人工资还要高一些。
因此,现在姜婉并不缺钱,至于那些工业票,全国粮票,棉花票,还有布票各种各样的票,这次过来之前,老师给她一些当作补助,还有她自己也找人换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