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但,能让整个港岛的新闻媒体都听命,

甚至外国媒体也被通知配合。

这背后的人……

在港岛绝对是权势滔天。

甚至可以这么说:

这件事的影响力,

已经大到让普通百姓都不敢直视,

必须有人出来解决的地步……

太可怕了。

上千名记者聚集的队伍。

原本嘈杂的声音逐渐减弱。

短短十几分钟内便彻底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清楚发生了什么。

于是,

全都假装理解却实则困惑。

什么新闻法规。

什么报道自由。

当触及真正权力时,

这些都成了空谈。

上千人的记者团队此刻都变得温顺起来。

默默地收拾好各自的设备,

眼神里失去了先前的期待与激动,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无助与服从。

谁能想到,

今天……

不会再有什么大事发生了。

大厅里的氛围愈发沉重。

不知过去了多久。

总算……发布会开始了。

这些记者们,

就像牵线木偶一样。

约翰斯调试设备时显得笨拙且僵硬,仿佛即将开启一场盛大的真人秀。不久之后,身穿警服的他走上舞台。起初,他还略显紧张。然而,在一个小时之前,与司长秘书通话后,得知全港岛及多家国际主流媒体都已接获通知后,他的神态瞬间镇定自若。

站在台前,闪光灯应景地频频闪烁。约翰斯露出自信的笑容,清了清嗓子,缓缓说道:“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关注,并莅临我们的新闻发布会。”

“我们召开此次发布会的目的,是为了澄清港岛近日引发的舆论争议。”

说到这里,他故意停顿了一下。台下的闪光灯依旧不停地闪动。

约翰斯带着笑意,直入主题:“我要明确的是,关于华仁中学的所有报道均属失实!甚至可以称其为虚假编造!”

此言一出,台下记者们的反应却出奇平静,似乎对此毫无波澜。

约翰斯对此感到非常满意,而站在他身后的黄志诚则惊讶得瞪大眼睛。这些记者们居然没有一个人表示质疑或反对?!

司长的力量……竟如此强大?

黄志诚心中震惊,他原以为无论如何总会有人提出异议,但现在看来,之前的担忧完全多余了。

与此同时,港岛内正在观看直播的居民们纷纷愤怒吐槽:

“喂!这是什么意思?外国人睁眼说瞎话?”

“没错!现场的新闻画面还能是假的?简直是胡编乱造!”

“这些记者怎么一点反应都没有?到底怎么回事?!”

而居民们显然无法接受这样的结果,全港岛的观众们都陷入了困惑之中。毕竟,已经有现场视频作为证据公开播放了……

你居然说全都是假的,纯粹编造的,谁会相信这种话?

这不是明摆着欺骗大众吗?!

正在看电视节目的住户们,无一例外都在破口大骂。

与此同时,拳馆里也立刻响起了一片嘈杂声!

一帮小喽啰激动地争论起来。

“喂,这家伙脑子进水了吧?说是假的,你妈才是假的!”

“这话说得不对劲,那些记者怎么不反驳?”

“肯定是在胡扯,警察太不讲道德了!”

此刻,乌蝇和陈永仁也用满脸的不可思议盯着电视屏幕,疑惑的情绪几乎写在脸上。

这警署的发布会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难道能睁眼说瞎话吗?

乌蝇急切地回头看向韩立:“立哥,你觉得怎么回事?”

“今天该不会是要替黄志诚开脱吧?”

“要是那样的话……”

“他们岂不是更恶劣?”

韩立紧盯着电视,眉头微蹙,心中充满疑虑。

按理说事情不该这么发展。

黄志诚不过是个高级警官,不至于有人特意为他撑腰。

罢了,再等等看。

韩立轻轻点头,没多说话,示意乌蝇继续看下去。

乌蝇则愤愤地咒骂着,将怒火转移到电视里的外国人身上:

“混蛋,去死吧!”

“你若包庇黄志诚,今晚我就诅咒你暴毙!”

现在几乎每个观看节目的观众,都无法控制地爆出了脏话。

原因很简单——

他们觉得屏幕里的这个外国人满嘴胡言。

毕竟,观众和住户都不是傻瓜,

当时新闻铺天盖地而来,

电视、报纸都有,视频、图片、录音也都齐全,

可结果……

此刻走出一名外国人,声称报道失实,

你总得给个说法吧?

电视画面中,约翰斯一脸笑意,

仿佛掌控一切。他悠然退后,

对准镜头开口:“现在大家关注的,是这位黄警官。”

“正是舆论风暴中心的黄Sir。”

“黄Sir,请说明那天究竟发生了什么。”

背景里的黄志诚虽有些迷惘,

却已在之前确认过口供。

约翰斯后退数步后,黄志诚缓步上前,

深吸一口气,神情略显忐忑,

但面向镜头时已镇定几分,语速极快:

“实际上……”

“各位记者朋友,”

“报道内容存在偏差。”

“那天……其实,我正带领警队执行行动。”

话音未落,门被推开,

整齐划一的警员押着三十一人上台,

按序排列。两名警员看管一人。

这些嫌疑人身穿统一囚服,

眼神中混杂着迷茫、恐惧与麻木,

部分脸上有明显伤痕。

台下记者举起相机,闪光灯不停闪烁,

周围一片白光。

黄志诚停顿片刻,重新调整语气,

低头望向地面,低声解释:

“这三十一人,是在同一天抓捕的。”

“全是涉嫌贩卖……罪行。”

“尤其严重的是,他们向未成年人贩卖。”

闪光灯再次亮起。

黄志诚继续:“经我们调查发现,”

“十一所学校中有八所曾受到波及。”

“毒品问题已严重影响港岛学生的安全。”

听闻此言……

电视屏幕前

几位年长的居民正凝视着画面,神情中带着几分忐忑。他们也开始担忧起自己的孩子。

“这消息是真的?八所学校的十一个学生竟然都被牵连进去了?”

“现在的学校怎么会变成这样?简直乱得不可收拾!”

“不可能吧……这么多孩子涉及其中?那我们的孩子岂不是也有接触的风险?天啊,港岛究竟哪里冒出来的这么多问题少年?”

尤其是那些已为人父母、头发花白的老人们,此刻心中满是对子女的挂念。毕竟,这种事落在普通人眼里,难免会感到恐惧不安。更何况是发生在校园里,这种现象更是令人忧心忡忡。

许多人看着电视时,注意力迅速被吸引过去,不再关注其他事情。

与此同时,武馆内部却是一片嘈杂。

“喂,黄志诚,你是不是搞错了?你查我们学校学生的底细又关警察什么事?”

“开始转移话题了吧?那天黄志诚从早忙到晚都没离开过,他去哪儿抓的人呢?”

“这肯定是假的!警方就是想用这个来吓唬居民,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开罢了。”

韩立靠在角落,嘴里叼着根烟,目光平静地盯着电视。内心却在暗自琢磨:抓捕三十一人的说法,想编造也不是件容易的事。要是警方花钱雇人顶罪的话,三十一人似乎有点多,通常三四个就足以让港岛民众陷入恐慌。

站在后方的三十一名身穿囚服的嫌犯,那种无精打采、迷茫无助的样子一看就知道经历了严酷的审讯。因此……

韩立暂时没有对这个说法提出质疑。

电视里的黄志诚继续说着,他拿出各种各样的物品一一展示,每次展示完,底下记者们都很配合地拍下照片。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配合默契,但这样的场景显得异常诡异。现场静得出奇,只听见快门声此起彼伏,连一句多余的问题都没有。

要知道,在港岛的记者圈子里,这种情况可是极为罕见的。

很快,

三十一张面孔在摄像机前依次展开,每个人都试图讲述一段关于“生意”的故事。例如,他们通常从哪里进货,又把东西卖给了多少学生,其中长期稳定的客户又有几个,月收入又能达到怎样的规模等等。

然而,这些表面的叙述背后,只有一个真正的意图——转移港岛民众的关注点。利用大众的恐惧心理,让公众的目光不再聚焦于华仁中学的学生搜查事件,而是转向更为隐蔽的校园交易问题。

随着最后一个嫌疑人结束他的陈述,记者们迅速响应,整齐划一地按下快门,记录下这一幕。黄志诚瞥了一眼约翰斯,心中复杂难言。但这位外籍人士似乎完全不在意他的存在,脸上流露出的是冷漠与高傲。

紧接着,约翰斯走上前,站到人群中央,声音沉稳地说道:“大家应该明白,警方为何要突然行动搜查学校。我们都知道,学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而向学生兜售毒品,无疑是在摧毁这个未来。”

他的语气坚定有力,仿佛在宣告某种不可动摇的原则。底下的记者们纷纷举起相机,闪光灯连成一片。随之而来的,是如潮水般汹涌的掌声,震耳欲聋,似乎是在为英雄喝彩。

然而,站在讲台上的约翰斯此刻却感到莫名的困惑。如果这真的是为了正义该多好啊。他深知,此刻掌声背后的含义有多么空洞和虚伪。

这样的掌声持续了大约半分钟。黄志诚依旧保持着平静的表情,仿佛这一切都与他毫无关系。而约翰斯则调整了一下表情,恢复了惯常的假笑面具,继续说道:“那么,现在大家最想知道的问题来了。”

\"这同样令港岛居民感到困惑与愤怒的核心疑问是:\"

\"究竟华仁中学事件的详细过程如何?\"

说到这里,

约翰斯先生也不再故弄玄虚。

急忙向身后挥了挥手。

毕竟,刚核实完的证词不过才过去几十分钟。

他担心说得太多,

万一不小心说漏了。

很快,

在他的示意下,

身后迅速走进四位身穿制服的特警队员。

特警队...?!

底下,

原本呆滞的记者们,

此刻见到这一幕全都愣住了。

显然还没反应过来。

这些警察去华仁中学搜查,

怎么会突然扯上特警队?

要知道,在港岛,

特警队员可是专门对付极其危险的重大罪犯的啊!

拳馆里面,

大家也都睁大眼睛盯着屏幕。

陈永仁更是脱口而出:\"特警队员?!\"

\"喂,这些人到底想做什么?\"

一时间,拳馆里开始窃窃私语。

屏幕上,

画面仍在播放。

只见,

四位特警队员进去之后,

都停下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