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祁同伟之重拾初心 > 第114章 梅雨时节的新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汉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闭幕式现场,镁光灯如织,将礼堂映照得仿若白昼。祁同伟身着笔挺的深灰色中山装,衣角平整得近乎刻板,宛如由一整块冷峻金属精心雕琢而成。胸前那枚一等功勋章,历经岁月摩挲,在强光下散发着冷冽光芒,恰似一把锐利的寒刃,直直刺向众人的眼眸。省委组织部部长站在演讲台前,声音透过扩音器,清晰地传遍礼堂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字,都如同在宣读一份不容置疑的庄重宣判。祁同伟静静聆听,直至 “任命祁同伟同志为省委副书记兼政法委书记” 这句话落下,他才缓缓起身。

起身瞬间,他的指腹轻轻滑过任命书上那行烫金的字迹 ,指尖不自觉地微微用力,好似要将这些字深深嵌入掌心。这个位置,是他在缉毒战场上无数次与死神擦肩而过,历经二十年血与火的淬炼,又在基层默默耕耘五年,一步步艰难攀爬才得以抵达的。他的目光越过众人,投向礼堂的穹顶,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多年前那片枪林弹雨的战场。

“政法系统,是老百姓最后的防线。” 祁同伟开口,声音低沉却极具穿透力,借助八声道环绕音响,扩散至礼堂的每一处空间。他的右手下意识地抬起,轻轻抚过勋章边缘那道细微的磨损处,那里曾被一颗子弹擦过,留下了一道永恒的凹痕,也铭刻下一段生死与共的难忘记忆。“对黑恶势力零容忍,对尸位素餐零容忍,对官商勾结零容忍。” 三个 “零容忍” 从他口中说出,字字如重锤,狠狠砸在礼堂的大理石地面上,发出沉闷而有力的回响。

前排,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周明远坐在那里,手中握着钢笔。听到这三个 “零容忍” 时,他的手猛地一顿,钢笔在笔记本上划过一道突兀而扭曲的痕迹。他抬眼望向台上的祁同伟,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随后低下头,在笔记本上 “祁同伟新政” 的标题下,用力画了三道粗重且凌乱的波浪线,仿佛那线条是他此刻内心不安的真实映射。

当天下午,全省公安局长会议在省公安厅的会议室召开。与上午党代会闭幕式的庄重氛围截然不同,此刻的会议室里弥漫着一股压抑到近乎令人窒息的凝重气息。祁同伟步入会议室,手中抱着三份案卷,他的步伐沉稳有力,皮鞋与地面碰撞发出的 “哒哒” 声,在寂静的会议室里格外清晰,犹如倒计时的钟声,每一下都敲在众人的心头。

走到会议桌前,他毫不犹豫,将三份案卷 “啪” 地一声重重甩在桌上。巨大的声响瞬间打破了会议室里的死寂,滨江镇拆迁命案的现场照片从文件夹中滑落,散落在会议桌上。其中一张特写照片里,一位老人被推倒在泥水中,脸上满是痛苦与无助,那姿势仿若一尊凝固的雕塑,深深刺痛了在场每一个人的眼睛。

“滨江市、临海市、松州市公安局长,” 祁同伟的声音冰冷而严厉,目光如炬,依次扫过三个低着头的局长,“对辖区内致人死亡的暴力拆迁案件,两个月未立案。” 他的皮鞋尖无意识地轻轻叩击着会议室的木地板,发出有节奏的声响,每一下都仿佛敲在众人的心坎上,“省厅的公章,不是让你们盖在‘情况说明’上用来敷衍了事的。”

会场里的空调发出轻微的 “嗡嗡” 声,在这死寂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刺耳,仿佛是为这场风暴般的会议增添了一丝诡异的背景音乐。当 “免去张某某、李某某、王某某职务” 的决定从祁同伟口中宣布时,松州市局长手中的保温杯突然倾倒,“哐当” 一声掉落在地上,褐色的茶水四溅开来,迅速在会议材料上晕染开,洇湿了 “汉东省平安建设先进单位” 那烫金的字样,恰似对这一讽刺现实的无声嘲讽。

祁同伟却没有丝毫停顿,他早已翻开第二份文件,声音再次响起:“省警校优秀毕业生陈松林,调任滨江市公安局局长。” 他合上文件夹,目光落在年轻警官陈松林笔挺的警装上,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期许,“滨江镇二十年前给我送过锦旗,现在不能让老百姓举着白纸喊冤。” 这句话,声音不大,却如同在平静湖面投下一颗巨石,激起层层涟漪。这话似是专门说给陈松林听的,又仿佛是在向在场所有人宣告他的坚定决心。

周明远坐在一旁,将这一切尽收眼底。他注意到祁同伟袖口露出的那枚警校纪念章,样式古朴而熟悉,和陈松林、赵东来等人佩戴的一模一样。那枚纪念章,在灯光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却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散会后,周明远摸出手机,想要给亲信通风报信,手指刚触碰到拨号键,却发现手机屏幕上没有任何信号显示。他环顾四周,这才发现会议室早已被屏蔽信号,墙角处金属探测仪的红灯一闪一闪,犹如一只警惕的独眼,在黑暗中窥视着一切。

与此同时,在城西的棚户区,细密的雨丝如牛毛般纷纷扬扬地洒落。76 岁的李贵山站在自家的雨棚下,身旁是斑驳破旧的墙壁。墙上,祁同伟穿着警服的大幅照片占据了半面墙,照片有些褪色,“坚决维护群众利益” 的标语也被雨水晕染得模糊不清。李贵山伸出布满老茧的手,用袖口轻轻擦拭着照片上的雨滴,眼神中满是复杂的情绪。

突然,二十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雨夜在他脑海中清晰浮现。熊熊大火照亮了夜空,毒贩纵火后逃窜的身影在火光中扭曲,而年轻的警察祁同伟,背着他在火海与浓烟中艰难前行。后背的警号 “0” 蹭过他的脸颊,那触感仿佛还带着当年的温度,烫得生疼。

“李叔,” 社区网格员小王踩着地上的积水匆匆走来,手中拿着一盒降压药,药盒上 “汉东慈善总会” 的 LoGo 鲜红如血,在灰暗的环境中格外醒目,“祁书记说了,今年要解决拆迁遗留问题。” 李贵山颤抖着伸出手指,接过降压药,又缓缓抚过海报上祁同伟的警徽。他浑浊的眼睛里泛起一层泪光,望向远处。那里,“江景壹号” 的 LEd 屏还在不知疲倦地循环播放着楼盘广告,祁同伟的题词 “让每个汉东人都有尊严地活着” 在雨幕中闪烁不定,忽明忽暗,仿佛在诉说着一个遥远而又充满希望的故事。

省警校的会议室里,茶香四溢。祁同伟亲自拿起紫砂壶,为骨干教师们一一倒茶。紫砂壶嘴中腾起的热气袅袅升腾,模糊了他的眼镜片,也为他的面容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我们要培养能蹲得了街角、扛得住诱惑的干警。” 他放下紫砂壶,目光扫过面前的十二份调令,这些调令将涉及省公安厅刑侦、治安、经侦等多个关键部门。

赵东来伸手接过调令,目光落在调令上的同时,也注意到了一旁文件上祁同伟的批注:“三代以内直系亲属从商者,一律不得进入执法岗位。” 批注的字迹刚劲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决心。“周厅长那边......” 一位骨干教师小心翼翼地试探着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担忧。祁同伟听到这话,将手中的茶杯重重放在檀木茶几上,杯底与桌面碰撞发出沉闷的闷响,惊飞了窗外树枝上停歇的几只麻雀。

“明升暗降,保留待遇。” 祁同伟站起身,走到窗前,望向窗外操场上正在列队训练的学员们,他们整齐的步伐声透过窗户传了进来。“就说省政法委需要个懂业务的顾问。” 他的声音轻飘飘的,却像是一颗重磅炸弹,在众人心中掀起波澜。这话一出口,会议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想起了三年前,某地级市公安局长因顶撞祁同伟,第二天就被调到偏远林场当护林员的事情。

在滨江镇的老茶馆里,一场 “祁书记新政讨论会” 正在热烈进行。茶馆内烟雾缭绕,茶香与烟味混杂在一起。李贵山坐在人群中间,他颤巍巍地从怀里掏出一张泛黄的合影。照片里,年轻的祁同伟戴着一顶破旧的草帽,站在被烧毁的民房前,脸上洋溢着自信的笑容,比着 “V” 字手势。“这娃背着我跑了三里地。” 李贵山用烟杆敲着桌子,声音有些沙哑,“现在当了大官,还能记得咱们这些泥腿子?” 他的话语里带着一丝疑惑,也带着一丝期待。

角落里,几个年轻村民正围在一起,其中一人手中拿着手机,屏幕上显示着那张照片。他们已经把照片传到了社交平台上,# 政法新星祁同伟 #的话题阅读量正以惊人的速度飙升,每分钟都有成千上万的点击量涌入。照片中的祁同伟,仿佛带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省委宣传部的舆情监控室里,灯光昏暗。值班员坐在电脑前,眼睛死死盯着不断刷新的点赞数据。当《政法新星:祁同伟的治理密码》这篇文章的点赞量突破十万时,他的脸上露出一丝兴奋的神色,连忙拿起电话请示上级,是否加大推送力度。电话那头,传来祁同伟低沉而坚定的声音:“撤掉所有个人特写,把三年扫黑除恶规划做成图解,明天头条。” 值班员愣了一下,随即应了一声,挂断电话后,开始按照指示忙碌起来。

暮色渐渐笼罩了整个城市,天边的晚霞如同一幅绚丽的画卷。祁同伟独自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楼下省公安厅大院。大院里,一盏盏警灯陆续亮起,红蓝相间的光芒在黑暗中闪烁,仿佛是夜空中一颗颗警惕的眼睛。他的身后,办公桌上的文件杂乱地摆放着,抽屉最深处,一封滨江镇拆迁案的匿名举报信静静躺着。信纸上 “汉东城建” 的红章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格外刺眼,仿佛是一只张牙舞爪的怪兽,刺得他太阳穴突突直跳。

祁同伟转过身,走到办公桌前,拉开抽屉,拿出那封信。他看着信上的内容,眉头紧紧皱起。片刻后,他将信放回抽屉,摸出钢笔,在《全省政法系统干部交流办法》的文件末尾签下名字。笔尖用力划过纸面,留下一道深深的墨痕,仿佛是在这片政法领域刻下他改革的印记,也预示着一场风暴即将席卷整个汉东省的政法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