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乱世:整活小砖家 > 第135章 你这太守是有什么大病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5章 你这太守是有什么大病吧

“嗯?”

“这个,二皇子,小人和杨柱子乃是同乡,先前奉命行事,不得不对他出手,后来他重伤了,我便趁大家不注意又给他救了回来,现在估计在城门边休息吧。”

柳开森和周正闻言面面相觑,接着便是大喜。

也不管周正和那小兵了,急忙便率人往城门边去。

而那周正则是怒瞪小兵一眼,好似在说“你这个吃里扒外的东西”,看得那小兵也是一阵胆寒。

但旋即周正又想到什么关键的地方,便是面露狂喜之色,又对小兵笑道:“干得漂亮!”

小兵莫名其妙,心说你这太守是有什么大病吧!

......

见到杨柱子果然无大碍,柳开森也是喜笑颜开。

不过他却并没有打算轻饶了周正,杀了周正这个地方大员,对他没有好处,但就算不杀,敲诈一番也是可以的。

魏必治没有敲诈到的钱,他柳开森成功敲诈到了。

也不多,一亿大钱,和他在新城获得的人生第一桶金相差不多。

忙完一切,也该回洛阳领功了。

新城自然是待不下去了,该死的李一莲害不了自己,就把矛头对准自己的家人朋友,实在是毫无底线。

于是柳开森也就打算把柳老汉等一干人全部安排进皇家乐园,而梁纲自然而然成为了虎啸营中的一员。

......

1188年5月底,柳开森自新城归来和韩瑜等人汇合。

自柳开森来到这东汉已经一年有余,天上骄阳似火,但并不算热.

洛阳官道两旁,高耸入云的树木郁郁葱葱,盘旋空中的飞鸟起伏嬉戏,前方,已经能够隐约看到洛阳城雄伟的轮廓……

宫殿内,刘静扯起个公鸭嗓门高声尖叫道:“陛下,二皇子平叛大军已经在洛阳五里外了。”

炀帝龙颜大悦:“好啊,众爱卿快随我出去迎接我皇儿得胜归来。”

群臣也是喜气洋洋,陆衡心中大定,大景江山后继有人了。

朱虹等人一样面带笑容。

和前面弹劾柳开森的时候迥然不同,前番他们对柳开森搞出来的东西都是大为不爽,但柳开森经过此次平叛所表现出来的才能却不得不让他们刮目相看。

如果主将是一位沙场宿将倒还好说,关键就在于柳开森仅有七岁,还是一位皇子。

这就不得不让作为大景忠实粉丝的他们重新审视柳开森了。

李啸此刻则是五味杂陈,心道老天无眼,为何会弄出这么一个妖怪,怎么整就是整不死。

想弄他家人也弄不死,还一次次让其壮大。

李啸心中苦闷,但也不胜先前刚接到平叛成功的战报时候的惊怒,毕竟时间会让得他的惊怒淡化一些。

……

洛阳德胜门外。

柳开森老远就看到城门外林立的百官,柳开森离开洛阳已经大半年了,此时也是十分想念洛阳。

现在看到群臣和炀帝,内心亦是十分激动。

“洛阳,我回来了。”

等待的百官和炀帝听到柳开森稚嫩的声音,都和善的笑了,当然,除了李啸。

柳开森毫不犹豫,快马加鞭,及至离领头的炀帝百余步,立即滚鞍下马,以博尔特飞人的速度迅速跑到炀帝面前,纳头便拜:“父皇,孩儿幸不辱命,平定曹淳叛乱,率大军回师,请父皇检视。”

炀帝遥望大军,见大军虽然风尘仆仆,但却是军容整齐,实乃经历过战火的精锐之师,老怀大乐。

于是便对着大军高声道:“将士们辛苦了。”

这些士兵早已在柳开森的训练下已经懂得如何回答大领导的话,闻言齐声高呼道:“为大景而战!”

一声整齐划一,声如洪钟,瞬间便刺破云层,传出老远。

饶是炀帝活了一辈子人,还真没见过这种阵势,顿时就感觉心口发紧。

群臣亦是色变,陆衡则暗暗点头,心道这二皇子果然异于常人,一场平叛就能把大军训练得如此精锐。

李啸则暗骂柳开森无耻,尽整这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炀帝缓过神来,赶紧命人杀猪宰羊,庆祝大军得胜归来,又宣布对大军的封赏。

而柳开森等人的封赏却并未说出,只到入宫后再行宣布。

炀帝安抚好众将士,又才赶紧拉过柳开森。

身为一位皇帝,不管他如何昏聩,但他同时又作为一个父亲,将近一年未见柳开森,因此炀帝此刻最为在意的便是他这个尽给他长脸的儿子。

于是左右端详起柳开森来,发现原本瘦弱的柳开森经过这将近一年的平叛之路过后,变得结实不少,心下愈加欢喜。

只是长出的一点胡须却显得有些不协调,七岁的孩子怎么会长胡须呢?

不过现在是高兴时刻,也就懒得理会了。

又见柳开森稚嫩的面庞上面平添了许多坚毅,显然是经历了风霜的洗刷才会如此,想来在外面也受过不少的苦。

炀帝那股子发自内里的父爱瞬间便涌现出来,极为关系的道:“皇儿在外面受苦了。”

炀帝简单一言,朴实无华,但在柳开森听来却也感动不已。

不管炀帝行事如何荒唐,但他对于自己的关爱却也是真真切切,虽然炀帝不是他真的父亲。

“父皇,孩儿没事,倒是让父皇每日牵肠挂肚了。”

……

炀帝和柳开森就在百官面前相谈甚久,时日已近晌午,这才作罢。

于是众人挟裹着柳开森和炀帝回到大殿,炀帝高坐龙台,满面春风,对着诸位大臣道:“我皇儿平定幽州叛乱,立下不世功勋,该如何封赏,诸位有何意见?”

李啸一听这个就头疼。

先前担心柳开森平定叛乱会水涨船高,这就梦想成真了。

要是柳开森顶着二皇子的头衔再获得硕大的军功,那就完全就没老大柳博啥事儿了。

但柳开森获得军功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李啸也无可奈何。

而炀帝又是出了名的乱来,李啸就担心炀帝瞎搞,于是马上站出来,打起预防针。

“陛下,二皇子纵然平定叛乱,但年龄还是太小,官职实在不宜封赏。”

炀帝闻言不乐:“我儿年纪小就不能封与官职?你们年纪大,倒是平个叛给朕看看啊。”

李啸羞臊,群臣无言。

开玩笑,不到一年平定十余万叛军,这已经是当得起当时名将的称谓了。

想当年破天军叛乱,当世名将齐出,诸如陆衡等人尽皆奔赴战场,可是一样花了好多年时间才消灭的。

而且关键还在于破天军天师短命,否则,这个时间可能还会更长!

在对付宦官的统一战线上,陆衡和李啸倒也算是一条心。

但对于柳开森的事情上来,二人显然是针锋相对。

于是站出来道:“陛下,二皇子年纪虽小,但在幽州平定叛乱,功劳巨大,又得十余万叛军真心纳降,文治武功,自然不能以常理度之,臣以为封以官职也是可以的。”

炀帝这才转怒为喜。

李啸则是心中暗暗骂娘:你陆衡到底跟哪边的?

陆衡其实才不管你这个,他作为柳开森的老师,又知道柳开森的难处,自然要帮寸柳开森。

倒是柳开森本人,听得昏昏欲睡。

说实话,封什么官职,真的无所谓,封给下面的人才是真的,到时候他有事,下面的人能给他撑起那才是王道。

陆衡力挺柳开森,炀帝摇摆不定,群臣又都见风使舵。

李啸心中焦急,但他又不愿自甘堕落,想了一下便站出来又道:“陛下,二皇子的战报说是收降十余万叛军,却并未抓住曹淳和曹驹二人,所以这叛还不算平定,到时候二人蛊惑人心,幽州叛军将会再起,臣以为还是待抓住二人再做打算。”

炀帝这下就有点尴尬了,吹破天了,结果叛军首领都没抓住,这还说个der啊。

陆衡也是头大。

倒是柳开森是看出来了,这李啸摆明了就是不给自己上位,想要打压自己。

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在众目睽睽之下站出来道:“父皇,儿臣正有一份礼物送给父皇。”

炀帝一下来了精神,道:“皇儿有何礼物送给朕?”

“拿上来。”

林起两手提着两坨圆滚滚的东西,走上大殿,在柳开森的眼神示意下,毫无顾忌的便往李啸面前一丢。

只见两坨白乎乎的圆球应手而出,滚了三四圈,停在了李啸脚下。

这冷不丁一幕搞得群臣尽皆一愣,完全没看出来这两坨玩意儿是什么东西。

但作为当事人的李啸离得最近,首当其冲,瞬间就看清了是什么东西。

当即吓得一个激灵,同时“啊”的惊呼一声,倒退三步,显得狼狈不已。

李啸让开,群臣这才赫然发现,这两坨白乎乎的东西不是它物,正是两个石灰腌制过的人头,群臣亦都心下一凛。

炀帝没见过这种高级货,一时还不明所以。

但见得李啸如此惊恐,心里解气,就两坨球就把你李啸吓得一动不敢动,僵在原地,还大将军,不如叫大僵军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