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老师?”有小孩子认出那维维的时候,便马上开始大叫。

不管中学生和小学生,一下子全都围了上去。

“那老师,你一年没来了。”

“那老师,我给你写的信你收到了吗?”

“我让我阿妈多做了些老腊肉,给你寄过去的,你收到没有?”

“那老师,你好久都没来看我们了。”

叶伯常和薛露才发现那维维口中的支教肯定不是偶尔来一次。

而是每年都会来,还会待很长的时间。

很多人都以为她做公益可能只是说说。

但那维维搞这个,那是认真的。

那维维不光是跟那些乖的学生关系好。

和那些调皮捣蛋的关系也好。

那些捣蛋的一过来,还给那维维散烟。

那维维说,“我不是听人说你不读书了。”

“你又来做什么?”

那个留着长头发觉得自己一定很帅的小伙,还不好意思,“听说学校要修,就回来帮忙。”

他都不读书了,还回来帮忙。

人性这东西,有的时候总这么复杂。

二流子的学生在学校的时候跟老师闹得不可开交,可能还要打老师,但学校有事的时候呢,这帮二流子的学生他们也是真的会出手。

校长来了,看到那维维的时候,激动得声音都在发抖。

那维纵说,“校长,你怎么又老了一大截。”

校长捧着脸狠狠地搓了两下,恨不得把脸上的皱纹给搓平,苦笑着说,“本来年纪也大了……”

“那老师有心了,前阵子学生还在问,说那老师是不是不来了。”

“我说你在外面本来就帮……”

回头看看正在重建的学校,校长激动得鼻子发酸,再看看叶伯常、薛露,最后再看着那维维,“谢谢你,我晓得你一直都没有忘了这里的学生……”

“说这些做什么……”那维维挥挥,指挥着以前那帮二流子学生,“把全校的学生都组织起来。”

“领东西!”

刚才一窝蜂的学生,井然有序地去排队。

力气大的,去车上帮着抬钢琴。

学生每人领一个书包,里面装的是一些名着和一些文具再加一大包零食。

而那些零食当中,他们最喜欢的还是巧克力。

原来这个世界上有比糖还甜的东西。

……

路桥的重点项目在国庆这一天进行这一标段难度最大的合拢工程。

路桥这边副总经理黄伟,国铁工程管理中心主任龚仕文,国建云城院书记廖志强等主要领导全部上山到达工程现场。

鞭炮声在山谷里回音阵阵,一时之间都不知道是远处传来,还是四处都在放炮。

很热闹的样子。

项目经理石建把这些领导从车上迎下来,一边说着欢迎领导,一边想着,赶紧搞完赶紧撤。

千万不能在这上边逗留太长的时间,因为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的确已经在不可控的范围当中了。

“刘经理,项目进展如何?”黄伟笑呵呵地问。

刘勇说,“各位领导真是赶上了时候。”

“这一标段最重要,也是最后一点工程量,今天上午就要完成了。”

“我们一边是心情激动,一边也是心里没底。”

“不过看到领导们到了现场。”

“我对这一标段最后的合拢仪式圆满完成,那是充满信心。”

黄伟打着哈哈说,“你小子,什么叫心里没底?”

“有国铁设计院的技术技持。”

“今天,龚主任也亲自来指导工作。”

“有啥可担心的?”

黄伟马上给龚仕文介绍,“这是我们这个项目的经理,刘勇。”

刘勇双手握住龚仕文伸出来的手,“龚主任,欢迎来现场指导工作。”

龚仕文打着哈哈说,“相互学习,相互帮助。”

黄伟又给刘勇介绍廖志强。

廖志强这边那是发自内心地说,“龚主任是谦虚,我是真来学习的。”

“刘经理今天要给我们好好露一手啊!”

黄伟那边赶紧说,“来来来,那们就欢龚主任给我讲两句。”

前面抬了台,还立了背景板。

背景板后边才是工地,正好被完美的遮挡。

照牌和录像拍出来,还以为是在哪个高级的现场。

龚仕文在众人的簇拥下讲两句。

之后再上黄伟的讲话。

季柔把手机拿出来拍拍现场的情况,再拍拍四周的风景。

在两座悬崖之间架一座高空桥,太过壮观。

想给家人和朋友发发彩信。

可是,这里一格信号都没有。

有点可惜。

随着黄伟一声令下,讲话结束,施工开始。

季柔发现有人杀鸡,拿鸡血淋在工地上。

再把鸡毛沾血贴在吊车等一些特种装备的车头上。

放过鞭炮。

刘勇挥挥手,施工队队长拿着手里对讲机,大声喊,“开工!”

合拢仪式最后一点工作量终于开始了。

工人演练过无数次的默契,此刻派上用场。

大家都知道这个时候该做什么,没有多余一点动作。

早干完,早收工,吃饭的时候,还要发红包。

今天过了,终于可以放几天假好好睡个觉了。

鞭炮声和掌声传递到了很远的地方。

番镇上的人都听得很清楚。

头顶的雾在散开。

端着大碗的黄东宇,抬头看了一眼,低头嘿嘿地往嘴里塞了一块焦黄的肥坨坨腊肉,吃得满嘴喷油。

宋黑子脸上的血干了,也没擦,没有包,更不可能去医院……

“东宇哥,上去干他们!”

“现在就去。”

“人都到齐了。”

“要不要把刀带上。”

黄东宇蹲在自家的屋檐下,笑呵呵地说,“慌啥,大白天的,人家看得太清楚。”

“出了啥事,大家都不好说。”

“还是要天黑一点,才好办事。”

“赶紧回去吃饭,他们在上头还要喝酒。”

“等到个两三点,我们再上去。”

“找人把路口子给老子堵死。”

“上面的人,一个都不准放出去。”

来时的路已变成了来石的路。

中午晴了不到两个小时……

才午后,湿漉漉的雾气再次填满山谷。

没一会功夫,就像要天黑了似的。

番镇的青壮年,还有些十六七岁的少年,黑压压的一片,凑了将近一百多人,浩浩荡荡地上山。

他们钱多,又碰上个大官,今天不敲他们六七十万,过啥国庆?

关门,放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