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现在肯定盯着自己的一举一动,这时候自己这个太子就要乖巧听话,一切都要为皇后考虑。
论怎么当孙子夏启明表示自己身为现代社会的牛马没人比自己更加懂讨好老板的技巧了。
皇后野心极大,可惜是女子之身想要坐上那个位置就需要有人捧臭脚。
比起别人捧臭脚自己身为一国太子捧皇后的臭脚,那不是别人能取代的,其中的影响力完全不一样。
吴应熊慢慢的回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怀疑道:“殿下的意思是……”
夏启明点点头:“本宫的意思就是你心里的意思,本宫和母后多有误会心中忏愧无比,正好千秋节快到了,本宫想给母后送一份大礼,吴大人肯定也有这个意思对吧、”
吴应熊微微点头,谁不想讨好皇后啊,如今的皇后权柄滔天好不好,自己的前途那都是在皇后的一言之内。
夏启明笑道:“本宫想进献一份孝心奈何本宫穷困,东宫也没有钱粮可用,所以不得已上门问你要银子,那百万两银子本宫都是用来准备给母后造佛的用的,可就算有了百万两银子,还是完全不够,所以本宫打算拍卖太子府所有产业凑集钱粮,只愿母后安康长寿无灾无病心想事成。”
说着话,夏启明留下了感动的眼泪,伸手擦了一下眼角的眼泪,夏启铭长叹不已:“可惜本宫没用啊,竟然拿不出修造大佛的银子……这个工程只怕修不起来了啊。”
别啊!
吴应熊着急的跺脚,你不修我来修啊,这一个讨好皇后的好主意岂能因为没钱就放弃了?
“殿下,太子殿下万万不能放弃啊,要修的要修的,殿下要是银子不够,下官还有一些,愿意和殿下一起共襄盛举啊!”
“这不好吧,这佛高十丈需要银子五百万有余呢,本宫如今只有百万不到的银子缺口甚大啊。”
“殿下愿意和下官一起修造,银子的事下官来凑集一定能凑集到的,给皇后娘娘修建佛像才是大事啊”吴应熊拉着夏启明的手不可放开,这个佛像必须修。
皇后现在什么都不缺少再想要讨好皇后可太难了!
给皇后办千秋节,修建大佛这个想法简直是神来之笔,错过就没有了。
夏启明觉得差不多,这老小子上钩了,这才为难道:“既然吴大人你如此热心,那本宫在推辞怕也不好了,如此的话还缺四百万银子就交给你负责了如何?”
吴应熊松了一口气只要能带着自己一起就好,想起来自己刚才还借着宣旨骂了夏启明不少坏话顿时感觉有些忏愧。
夏启明又道:“既然你愿意出四百万两银子,占了大头了,本太子也不能占你的便宜,这样好了这个图纸给你,回头就由你上书母后言明此事如何?”
夏启明一脸真诚的把图纸放大了吴应熊手里,还客气的拍了一下他的肩膀
这是个好人啊。
主动给自己找银子,回头豆腐渣工程出事了,还给自己背黑锅,这么好的好人除了吴大人就没别人了。
吴应熊大喜,连忙道:“如此多谢太子了!”
忏愧太忏愧了。
刚才自己对太子太不客气了,骂了太子不说对太子的态度也有问题。
这一刻吴应熊感觉自己就是一个小人,太子给自己的实在是太多了。
竟然把这么一个露脸的机会给了自己,太子品信醇厚无比,大大的好人啊。
夏启明和吴应熊马上就相谈甚欢,之前发生的种种好似根本不存在过一样,。大家有说有笑的说了小半天的时间,夏启明亲自送了吴应熊到门口,目送吴应熊走了,这才回头。
副将韩通全程看着,不解道:“殿下这个吴应熊趋炎附势之徒而已,为何对他如此客气,这种事情我们自己也能做。”
夏启明笑道:“韩通,以后对吴大人一定要客气,这样的冤大头可是很少见的,黑锅他背了,好处我们拿了,亲爹也不过如此了。”
五百万的工程,夏启明至少能黑下四百五十万两银子。
自己的工程需要花多少钱,那还不是自己说了算,这念头可没有注册会计师,他把工程图纸交给吴应熊,吴应熊回头还要感谢自己呢。
韩通懵逼的摸着脑袋,还是想不明白,明明太子和吴应熊势同水火,怎么就成了好朋友一般了呢。
看着发懵的韩通,夏启明笑道:“想不明白就别想了,以后对他客气点就行了。”
“是,殿下这一次也能赚钱么?”
夏启明笑道:“钱对我们来说是没用的,我们需要的是物资,粮食盐铁茶叶这些才是我们需要的东西,银子不能吃喝有个屁用,我们若是在市场上收购别人肯定知道,但是工程就不一样了通过工程我们自然就可以采购到我们需要的东西,慢慢的运出去就行了”
这年头封建社会的人老实的很,哪里知道包工头的黑心。
自古造反也好,或者是其他干大事的也好,逃不过一个聚众环节,一个大工程就可以聚起很多百姓和各方势力。
夏启明现在明目张胆的欺负一下官员没问题,皇后也不会在意,但是他要是大规模采购物资什么的,皇后肯定不会容忍。
谁都不是傻子,物资代表的就是实力,老大帝国的皇帝最大的权力就是能调动各种物资和人力。
夏启明想了一下和韩通道:“让人放话出去,本朝皇后乃是九天救世菩萨转世,兵部尚书欲为皇后修建佛像恭贺千秋。”
只要流言起来了,这事情皇后就拒绝不了,以萧凤的性格反而会顺势而为。
不几日,京师百姓就知道皇后是九天救世菩萨转世的消息了,人人都在议论这事情。
皇宫中萧凤都懵了。
“给本宫查,到底是谁在散播这等流言。”
萧凤很生气,老皇帝死了一个月都不到,就出现了关于她的这种流言,幕后之人这是想把她推到风口浪尖上引人关注啊。
萧凤现在只想平稳过度,朝廷上越安静越好,民间也是如此,等过上一年半栽,夏启明和亲西去了,再无人关注朝廷了,那时候正合适她大展拳脚。
“娘娘,这流言如今已经没法查了民间百姓都在议论,听说太子府也在准备拍卖会,想凑集资金为娘娘修建大佛呢。”女官上官婉小声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