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明1914 > 第14章 工厂宣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铸铁吊桥在头顶轰隆滑过,将一筐焦炭倾入熔炉。三百余名工人突然被哨声召集,沾满机油的手套在工装上擦出黑痕。他们望着讲台上那座被解剖开的四缸柴油机,活塞环的反光在煤气灯下泛着幽蓝。

“首先是马力的计算,我大明一直使用的是‘英制马力’单位,即一分钟内将一千磅的重物升高三十三英尺的功,我们假设一个封闭气缸内,活塞压缩空气使高压空气超过燃料自燃温度后,高压空气将燃料吹进气缸使之点燃。这点我相信在座的各位都在国内听过这个由德意志人狄塞尔推出的理论并由此原理造出的柴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能够提供的动力相较于汽油发动机更大,因此在制作军事机器时我更多的是会使用到柴油机而非汽油机,这点我希望大伙能够明白......”

在上海明德合作汽车工厂内,原本忙碌不停的众多工人们突然接到了工部尚书李韦强的指示,纷纷停下手中正在进行的活计。他们有些疑惑,但还是迅速地按照要求集合到了一起,并整齐地坐在台下,目光好奇地投向那个即将走上台来的身影。

当那个小小的身影终于出现在众人面前时,台下不禁响起一阵轻微的骚动。毕竟,谁也没有想到,要给他们这些经验丰富的工人讲解有关发动机知识的人竟然会是一个看起来还稚气未脱的孩子。

只见这孩子站得笔直,声音清脆而响亮,有条不紊地向大家讲解起发动机的运作原理以及最新研发的新型四冲程发动机的相关内容。从最基本的机械构造到复杂的燃烧过程,再到先进的燃油喷射技术,每一个细节他都描述得十分清晰准确。尽管一开始大家伙心里都觉得这么个小屁孩不可能真的给他们带来多少有用的信息,但随着他不断深入地阐述和解释,越来越多的工人开始被吸引住了。

\"诸位且看这个压力计。\"稚嫩的声音穿透车床嗡鸣。郑清璿踮脚将教鞭指向气缸壁的铸铁散热片,\"当压缩比达到18:1时,缸内温度会升至500 摄氏度,这时候喷入柴油.....\"

渐渐地,台下的工人们不再把眼前的孩子当作一个普通的小孩看待,而是将他视为一位真正的专家学者。他们听得入神,不时有人点头表示赞同,还有人拿起纸笔认真记录着重要的知识点。整个场面变得异常安静有序,只有那孩子充满激情的讲解声回荡在车间之中。

前排的老师傅摘下老花镜,眯起眼睛盯着那些精确到毫米的标注。郑清璿的声音混着窗外黄浦江的汽笛,将晦涩的机械原理化作生动的图景

“呵呵。这下事情可就有趣起来了。”

李韦强摩挲着手掌,位于车间门口看着车间内部发生的一切。

在从应天府来上海的路上,李韦强也不是没有想过这小子懂的并不是很多,便想着带他去工厂让他去见识一下真正的内燃机制作后根据表现,再下决定是把他收入帝国初级学校继续读书还是将他直接纳入工部,不过结果出乎了他的意料,这孩子生下来就是“打螺丝”的料。

“简直就是鬼才......”

“李大人,不知道您将公子带到这个地方是打算干什么呢?”

就在这时,一声清脆悦耳的女声突然传来,硬生生地打断了李韦强正在抒发的感慨。李韦强不禁心头一震,连忙回过身去,目光迅速扫向自己的身后。

只见眼前站着一名身材高挑、气质出众的女性青年。她身披一件灰色的海军大衣,显得英姿飒爽;而在内里,则穿着一件精致的小翻领白色中衣,更增添了几分婉约与柔美。

李韦强上下打量了一番这名女子,心中暗自猜测着她的身份。片刻之后,他微微眯起眼睛,略带不满地道:“那老头还真是无趣。”说着,他轻轻吹了一下自己下巴处的胡须。

那名女青年听闻此言,先是微微一怔,但很快便恢复了镇定。她秀眉轻蹙,不卑不亢地回应道:“李大人,下官也是奉命行事,还望您能够多多体谅,莫要为难下官才好。”说罢,也不等李韦强再有任何反应,便转身迈着轻盈的步伐,径直朝着台上还在与工人讲解原理的郑清璿走去。

“缸体、缸盖、曲轴、连杆等原件,我们都采用铁、铝、镁铸造......哎!等会!你谁啊?”

还没等郑清璿把话说完呢,就只见那位身姿婀娜、面容姣好的女青年风风火火地冲了过来,一把拉住郑清璿的胳膊,不由分说地拽着他往台下走去。原本围在一旁的工人们见状,立刻有几个人伸出手来,试图拦住这急匆匆的二人。然而,就在他们的手掌即将触碰到女青年的时候,其中一名眼尖的工人突然注意到了女青年肩膀上的军衔。瞬间让这些想要阻拦的工人们如遭雷击般定在了原地。紧接着,仿佛受到一股无形力量的驱使,他们纷纷下意识地向两旁退让开来,为女青年和郑清璿让出了一条畅通无阻的道路。就这样,在众人惊愕的目光注视下,女青年毫不费力地拉着郑清璿快步离开了工厂。

韦强望着那抹倔强的背影消失在暮色中,突然想起自己年轻时在福州船政局,同样有个固执的学徒,为了验证锅炉承压数据,差点把自己炸成灰。

现在的大明不乏那些愿意为国效死的人,当然也不乏那些贪生怕死的人。

\"继续干活!\" 李韦强的吼声惊飞了梁间的麻雀,车间里沉寂片刻,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讨论声。有人掏出笔记本反复验算公式,有人已经开始测量现有模具 —— 那个孩子留下的火种,正在钢铁森林里悄然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