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明军瞬间爆发出热烈欢呼,起初他们只是希望通过射击宣泄怒火,却未曾料到竟然真的击中目标,这让后续的射击更加踊跃。

至于具体是谁击中了敌人,除了杜寒等人外无人知晓,大家都以为是有人侥幸命中罢了。

鲁之甲注视着这支小分队的骑兵,虽在同一河岸奋战许久,但这却是他首次近距离观察杜寒的部下如何作战。

尽管鲁之甲并不精通火器部队的指挥,但从骑兵们的行动中,他领悟到什么叫真正的训练有素。

偷袭耀州的战役以失败告终,明军共计2500余步骑兵参战,其中1300多名将士,包括参将李承先在内,不幸长眠于河对岸。

负责殿后的刘伯顺终究未能幸免,据游回的士兵描述,在敌军逼近河岸时,他与其他战士一同跃入水中求生。

就在即将靠岸之际,他因力竭被湍急的河流吞噬。

残存的明军在夜色中匆匆撤离此地,手持火把默默前行,无人提及今日的战斗,甚至不愿提起一个字。

尽管是在夜晚持火炬行军,但明军的行进速度异常迅捷。

天亮之前,队伍已行进一百多里,抵达了一片相对安全的区域。

遵照马世龙的指示,军队选择了一处视野开阔的高地休整,除少数警戒人员外,众人很快进入梦乡。

杜寒和他的部下在高地一角扎营,拴好战马,铺开油布在树荫下酣然入睡,因为前方无雨,这一觉睡得格外沉稳。

待杜寒醒来时,已是午后。

显然,这场战斗对马世龙造成了沉重打击,一路上他寡言少语。

直到下午才下达继续行军的命令,当晚才停下脚步,随后又向前推进了六十多里。

自昨夜至今朝,这一路安然无事,竟未见到一个清兵游骑。

直至此刻,马世龙方缓过神来,招杜寒与鲁之甲一同用饭,并借此机会了解昨夜战况的细节。

杜寒详述了战斗情形,却并非真实复盘,而是刻意略去了后膛火帽枪的作用,转而用激昂言辞将胜利归结于明军将士的无畏勇气。

如此这般,皆因杜寒不愿惹麻烦,如今他手中装备有限,若为人觊觎实非好事。

讲述期间,杜寒将大部分时间留给岳托,辅以生动的表情动作,使整个过程栩栩如生,令马世龙仿佛亲历战场。

“遗憾!太遗憾了!”当听闻岳托被俘之时,马世龙扼腕叹息,“若是能取下岳托首级便好了,可惜啊可惜!眼下只好按两位将军所述上报,待日后确认岳托身故,我们必为其正名!”

马世龙不过二十出头便成辽东总兵,除却孙承宗青睐外,亦有其过人之处。

交谈之间,寥寥数语便不动声色地认可了鲁之甲的呈报计划:若果真擒获岳托且不幸亡故,众人皆可共享功绩;反之,冒领之责则由鲁之甲与杜寒承担,与他无干。

更兼他态度谦逊,似已忘却曹文诏昔日对自己失礼之举。

次日下午,突袭耀州的队伍返回右屯,金启综与曹文诏对此败局并未惊讶,本就对此次行动存疑。

马世龙自觉颜面无光,借马疲乏为由婉拒金启保邀宴,避居临时营地不出。

杜寒在向金启保述完战况后,特意拜访曹文诏。

前往曹文诏营帐前,杜寒先至右百户所驻地,抵达后发现,所有地窖已被新迁游民填满,短短数日间,往昔痕迹难觅。

这令杜寒颇为满意,即便有人探查化学实验室秘密,也难以寻得半点线索。

来到曹文诏营门前,守卫士兵毕恭毕敬前来迎接,虽与杜寒熟稔,但随其地位转变,态度已迥然不同。

得知杜寒到访,曹文诏迅速出门相迎,身后紧随曹变蛟、曹鼎蛟及左良玉等人。

二人现俱为游击将军,曹文诏依同僚礼节与杜寒寒暄,自然较往昔更为正式。

左良玉态度愈发恭敬,而杜寒心境早已改变,再见左良玉时,已不再重视。

回忆起刚来的时候,我还拿他当标杆,才短短几个月,看着左良玉那副尊敬佩服的模样,我反倒成了他的标杆。

\"寒哥!听说这一仗打得惊险万分,要不是您临场不乱稳住局势,渡河的部队怕是全完了。

\"轮到曹变蛟行礼时,他满眼钦佩地望着杜寒,话语里透着真诚:\"旁人不知您的本事,我们可是跟着您一起对付过黄台吉的人,我们知道建奴休想占您半分便宜……\"

\"变蛟!你怎么这般无礼!\"曹文诏在旁边还未等曹变蛟说完便喝止了他。

曹变蛟脸涨得通红,杜寒忙开口缓和气氛:\"曹将军莫怪,我和变蛟情若兄弟,一向以兄弟相称,叫他寒哥也是应当的。

\"

\"哈哈,话虽如此,到底有些不妥。

你与满总兵称兄道弟倒也罢了,他一个小辈怎能如此失礼。

\"曹文诏嘴上说着不合适,却未再责备曹变蛟,而是伸出右手示意他进去:\"老弟,请入营详谈。

\"

\"曹将军请。

\"

杜寒也伸手客套一番,随后与曹文诏并肩进了营门,跟在他身后的王鹏则和曹变蛟等人留在后面。

\"杜寒老弟!我就知道你福大命大,再大的场面也难不倒你,这般凶险的仗,你居然没折损一兵一马,换作是我,恐怕难以全身而退。

\"两人同行间,曹文诏真心实意地夸赞道。

……即便队伍刚回右屯不久,消息早已传遍整个驻地。

信息本身有放大的特性,口口相传更甚,经此放大,杜寒的形象愈发耀眼。

明军在耀州的失利被渲染得极为惨烈,作为反衬,杜寒的英勇也被夸张了十倍,成了力挽狂澜的传奇人物。

远程击杀岳托的战事,也被描述成孤身闯入敌阵、于千军万马中斩杀敌首的赫赫战绩。

杜寒客气的回应了几句,既不否认也不承认这些传闻,与曹文诏谈笑风生地步入军营。

\"杜兄弟,老哥有件事想和你谈谈。

\"闲聊过后,曹文诏神色严肃,语气也变得郑重其事:“上次你出征耀州时,他一直想随你一同前往,这几日这孩子实在按捺不住了。

\"

他指了指曹变蛟,继续说道:”他想跟着你开阔眼界,不知老弟能否指点一二?\"

杜寒略感意外,转头一看,发现曹变蛟正局促地望着自己。

曹文诏的要求显然不合常理,从他和侄子的反应来看,此事早有预谋。

战场上常言道:亲兄弟并肩战,父子同阵行。

辽东的那些将门家族,皆凭借血缘维系紧密,彼此扶持协作,逐步构建起强大的势力网,成为明末独特的一种政治景观。

表面上看,文官权高位重,可一旦犯错,说杀便杀,哪怕是一省之督抚,也被处死无数,难以计数。

然而对武将却不敢大肆屠戮,被朝廷处死的武将寥寥无几。

文官因小事便可能人头落地,武将即便真的谋反也往往无甚大事,反而会得到一笔安抚银两。

在这种背景下,将领们尤为注重族内团结。

同宗同族围绕某一核心人物发展,实力未壮时,绝不会轻易分散开来。

明朝军职中,称得上将军的官职由高至低为总兵、副总兵(副将)、参将及游击。

身为入门级将军的曹文诏,离将门尚有不小的距离,因此他更需重点栽培自家亲属,只要自身得以晋升,他们自然也能随之步步高升,逐渐成为不可忽视的力量。

可他为何此时将曹变蛟托付给自己呢?难道是在提早布局?

杜寒并未立刻应允,而是含笑看着曹文诏,示意他自己继续讲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