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珩点了点头,看了眼姜羡安旁边醉得站不直身体的沈泠。

少年还穿着那身红色袍子,白嫩的肌肤上泛起红晕,一双红唇张张合合,呢喃细语,听不清在说什么。

沈珩倒是从来没有怎么关注过他这个名义上的弟弟,前几日听说他中了春闱会元,今日又在殿试上大放异彩,也许是出于对小辈的关心,他总觉得应该亲自来道个喜。

谁知道对方不在,然后莫名其妙的等到了现在。

姜羡安见沈珩一直盯着沈泠看,眼神四处转了一圈,磕磕绊绊的说道:“民则他……他今天太高兴了……喝过头了……”

姜羡安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小,得亏现在是半夜,没什么噪音,沈珩才听清楚了他在说什么。

“这院中的奴仆呢?”沈珩问道,他从刚才过来就一直没有看见奴仆,洒扫的婢子也没有。

姜羡安伸出空闲的手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笑着解释道:“民则不喜欢别人伺候,前些年全遣散走了。”

“是吗,”沈珩了然,看了看姜羡安,顿了一下,“你是?”

姜羡安只觉得受宠若惊,难掩语气中的兴奋:“姜羡安,字永舒,家父是吏部的姜升。”

沈珩愣了一下,嘴角挂起一抹笑容:“原来是姜尚书家的公子,今天麻烦你了,剩下的就交给我吧。”

月光细细碎碎的洒在庭院的石桌上,树木静悄,春风缓缓袭来。

姜羡安眨巴着眼睛看着沈珩,又看了看醉得不省人事的沈泠,张了张嘴:“啊?”

……

沈泠第二天醒来的时候只觉得头疼得要炸了,抬头看了看时辰,两眼瞬间瞪大了一些,胡乱的套上衣服就往外面跑。

刚跑到大门外面就一个滑铲撞到了人。

“大胆,什么人在沈府门前乱跑?”赶着马车走过来的小厮厉声对着沈泠喊道。

沈泠只觉得今天诸事不宜,对着面前的人鞠躬道:“抱歉、抱歉……”

刚想继续往前跑,就被身后的人拉住了手:“五弟?”

沈泠听着这声音,僵硬的转过头去,果不其然对上了沈珩那张柔和的脸,只好后退一步行礼道:“大哥。”

沈珩抬手将他扶直,面色柔和,一双好看的桃花眼笑着看向沈泠:“这么急急忙忙的去干什么?”

沈泠垂眸道:“上朝。”

南靖历朝历代的新科进士,在殿试第二天会由君主在朝堂上赐封官职,沈珩看了看天色,又看了看衣冠不整的沈泠,无奈的叹了口气:“你若是不嫌弃,不如和我一起去吧。”

说罢,还顺便指了指身后豪华的马车。

沈泠怎么可能拒绝,立刻点了点头,屁颠屁颠的跟着沈珩上了马车。

沈泠一坐进来就觉得这里面和平时坐的马车一样,低头看了看垫在上面的垫子,暗自咋舌,虽然不识货,但一看就是好东西。

沈珩看向一直盯着垫子发呆的沈泠,主动问道:“府里没有给你安排马车吗?”

沈泠摇了摇头,无所谓的说道:“平日里不怎么出门,用不着的。”

沈珩没有再说话,昨日去沈泠的院子也没有仆从,沈泠的好友也是说了和这个大差不差的说辞,不知怎得,沈珩很想问一下眼前这个少年,是不是对沈家有什么看法。

沈泠瞧着这个名义上的大哥面色不怎么好,只是觉得奇怪,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好整以暇的靠在车壁上。

幸亏搭上了沈珩的顺风车,准时准点到了庆和殿,一进大殿就看见了站在不远处张望的杨棣。

沈泠走过去拍了拍他的后背,杨棣一惊,立马转过头,看见是沈泠, 松了口气道:“民则兄莫要吓我。”

沈泠靠在木柱上挑了挑眉:“省之兄为何如此紧张?”

“今日可是我们的大事,”杨棣弯了弯腰,小声说道,“我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大的场面,心里总是不踏实。”

沈泠笑出了声,不远处的官员看了过来,杨棣立马伸手捂住了他的嘴巴,面色尴尬。

沈泠拍开了他的手,眉眼带笑:“有什么不踏实的,杨省之啊杨省之,过了今天,你就可以一展你的宏图抱负了。”

时辰已到,官员们都站在了自己的位置上,沈泠和杨棣排在了文官的最后面,和他们一样的,还有榜眼蒋澜,沈泠和这个蒋澜倒没有说过几句话,互相看了一眼,也只是微微点了点头。

大殿外的太阳缓缓升起,照进庆和殿内,沈泠低头打了个哈欠,只觉得困倦不已,身旁的杨棣见了,用手推了推他,企图把沈泠晃清醒一点。

蒋澜瞥了眼小动作不停的两人,目光停在沈泠那张困倦不堪的脸上,沈泠刚好站在太阳照进来的地方,金色的光流淌在每一寸空气里,丝丝缕缕,照在少年如玉的脸上,像细密的金粉。

蒋澜不知为何,竟看呆了,直到对上沈泠那双被阳光照得更加剔透的琥珀色眼眸,才猛然回过神来,收回了视线,脑海里依旧忘不了刚刚对视的那一眼,让他产生了一种熟读神明的错觉,心中难掩的落寞。

“新科进士上前听旨——”

百官皆跪,唯余一人站立在文官最前方。

杨棣本来就绷得笔直的身子更加僵硬了一些,几乎是同手同脚的拉着沈泠走了出去。

靖帝看着跪拜在最前方穿着竹青色衣袍的人,少年双手伏地,脊背却丝毫不不见弯曲,身姿卓越,依稀可见文人风骨。

靖帝看向站在文官之首面色平静的沈净,想起昨日下棋时他对沈泠的评价,眼里满是笑意。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承天命,君临天下,求贤若渴,期得栋梁之才,以辅社稷,以泽苍生。今科考已毕,大典告成,朕亲揽诸生策论,详察才学品行,陈郡沈氏沈泠、蒋氏蒋澜、杨氏杨棣三人,文章锦绣,见解独到,具经世致用之才。朕心甚慰,特颁此诏。”

“着,探花杨棣为校书郎,榜眼蒋澜为益州新昌中县令,状元沈泠为国子博士,三人即日上任。”

“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