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三线情怀 > 第69章 视察3成立技术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东方没有坐下,而是跟了出来,喊佟雪与所长见面。

所长带着她们去安排房间,之后回家送鱼。

趁着这个时候,宋东方让司机开车出院。

车驶出院子,在城里东南角一处平房前停了下来。

宋东方下车,叩响了一扇铁大门。

兰小柱出来了,两人寒暄一番后,宋东方打开后备箱,让兰小柱把带来的礼物拿回家。

兰小柱看了看,推辞道:“太客气了,没必要,不能收。”

“这是老谢的意思,卸下来吧。”

在宋东方的再三要求下,兰小柱拿了一部分礼物。

出门前,他带上两瓶威宁白瓶酒,上了车。

车子拐了个弯,在一处平房处停下,兰小柱告诉宋东方,今天工业办主任也会参加。

工业办主任出来后,兰小柱对他说:“宋指挥给你准备了一条大鱼。”工业办主任连声道谢,随后将鱼送回了家。

他们转回招待所,兰小柱让人把车上的一条大鱼、一只野鸡送到后厨,并吩咐道:“把这些做了,一会儿吃。”

招待所所长把三个女孩安排在同一房间。

大家进屋后,打水洗脸,整理头发。

佟雪从带来的包裹里拿出一件干净衣服换上。

过了一会儿,有人喊她们去吃饭,并告诉佟雪去五号餐厅,司机及两名服务员去大餐厅吃工作餐。

在五号餐厅里,兰小柱、宋东方、工业办主任、招待所所长坐在餐桌前喝着茶。

兰小柱看见佟雪,说道:“这丫头不是佟雪吗?听说当所长了。”

佟雪回应道:“叔,好长时间没见到您了,您走了以后好像就见过一次。”

“对、对。”兰小柱一边说着,一边招呼佟雪坐下。

不一会儿,服务员进来询问是否可以上菜,兰小柱点头示意。

菜陆续端了上来,有家常炖燕鱼、红烧燕鱼块、干锅鱼籽、野鸡炖蘑菇、辣炒小人蛏、蒜蓉大虾、白菜拌海蛰,还有一盘螃蟹。

如此丰富的菜肴让佟雪大开眼界,她从小到大第一次见到这么多好吃的。

服务员上菜时,兰小柱解释道:“我先说一下,为什么准备得丰盛一点。主要是考虑锦东招待所学习的需求,同时也为了考核我们厨师的水平。正常情况下,我们都得吃工作餐,这次不一样,这可得感谢小雪。”

佟雪见兰小柱说感谢她,笑了起来,说道:“我白吃,还感谢我?”

“对!感谢小雪。如果不是小雪来招待所学习,我也吃不上这些好东西,我们的厨师也没机会露一手。你们说对不对?”

大家都乐呵呵地点头认可。兰小柱接着讲:“不过事先没有安排八个菜,只安排了六个。我看这大燕鱼不错,就让多做了点,但也不能太超标,只能把事先准备的减去一些。”

宋东方称赞道:“这样安排好。”

菜上齐了,兰小柱举杯敬酒时还在说:“算上三线带来的食材,这费用不会超标。”众人喝酒吃菜,宋东方不停地夸赞菜做得好,厨师手艺不错。

席间,宋东方问兰小柱有没有找到愿意去三线的厨师。

兰小柱回答:“有,今天做菜的师傅就是想去的。这不,炒了两个菜让你考核考核。”

“可以,可以。”宋东方吃着美味佳肴,认可了这位厨师。

佟雪敬酒时,把她们三人此行的任务说了一遍,所长表态一定会全力配合。酒后,司机拉着宋东方回去了。

佟雪三人开始了学习。

一周后,她们带着厨师潘久德回到锦东。

谢云旺带领全体厂领导,安排在晚上考察一下潘久德。

接到任务的潘久德认真对待,精心准备食材,做了八个菜。

佟雪与服务员负责摆盘、上菜、倒酒。谢云旺对潘久德的厨艺表示认可,安排袁国岭为这位大厨办理特招入厂手续。

在紧锣密鼓、按部就班地为领导视察做准备的时候,于清泉打来了电话。

他告知,刚去的那家三线企业因为没有设置技术科,被领导批评不重视技术,这样是无法做到又快又好地发展革命事业的……

听到这个消息,谢云旺丝毫不敢怠慢,连夜组织召开革委会扩大会议。

在会上,谢云旺通报了这一情况,并当场宣布成立技术科。

当谢云旺让大家推荐技术科人选时,刘海福推荐了两个人,一个是机加技术组组长宋献忠,另一个是自己的亲弟弟刘海洋。

宋东方不同意调走宋献忠,他表示,要是把宋献忠调走,贾飞龙的工作就不好开展了。

谢云旺对宋东方的观点表示认可,两人一致同意让刘海洋进入技术科。

刘海洋是刘海福的亲弟弟,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所学专业是管道工程技术。

当时,刘海福担心弟弟被打成“白专”,便带他来到了锦东。

刘海福推荐刘海洋,让谢云旺十分欣喜。

他让劳资科长把厂里文凭较高的人员梳理一遍。

劳资科长记忆力很好,张口就说出了北京理工、哈军工、复旦、南开等高校毕业的十多个人。

谢云旺听后,不禁感叹:“我们这儿真是藏龙卧虎啊!”

宋东方问劳资科长:“这些人的政治是否可靠?”

谢云旺赶忙接过话茬:“没事,能来三线的都是经过政审合格的。南开毕业的郑齐同志我比较熟悉,他现在放在生产科搞工艺有点大材小用了。大家觉得能不能提拔他为技术科科长?”

刘忠臣说道:“调他去组建技术科,我没意见。但老郑这人太老实了,他能领导好这几个能人吗?”

宋东方看出一把手谢云旺已经认可了郑齐,便顺着说:“就他三十多岁,比其他人年纪都大些。不让他干,其他人可能更难以胜任。”

江志华提出,哈军工毕业的冯章之学的是核弹爆炸高能物理专业,到技术科可能发挥不了太大作用,能不能把他调到计划科。谢云旺回应道:“可以,让冯章之去计划科,其他同志都调到技术科。”

第二天,厂办给技术科腾出了四个办公室。

政工科下发文件,任命郑齐同志为技术科副科长,主持技术科的工作。

劳资科开具调令,要求调入技术科的同志下午务必报到。

计划科也下发了两份文件,一份明确了技术科的地位、作用和任务;另一份则是关于非标设备计划、生产、技术研发管理的试行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