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谋谋天下 > 第53章 韩信除王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刘邦轻轻松松便将毫无防备的韩信一举擒获。随后,他们马不停蹄,一路风尘仆仆、日夜兼程地赶回了长安城。

当巍峨雄伟的未央宫映入眼帘时,在灿烂阳光的映照下,这座宫殿散发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息。然而,此时刘邦的内心深处却并未泛起一丝一毫的喜悦之情。相反,他的脑海里不停地翻腾着关于韩信所掌控的庞大兵力以及其在各方势力之间错综复杂的微妙关系等诸多问题。这些思绪如同乱麻一般纠缠在一起,让刘邦感到无比沉重与焦虑。

回到长安之后,刘邦甚至来不及稍作休整,也顾不上喘口气,便毫不犹豫地下达了一道紧急旨意:立刻将韩信押解至御书房接受审讯!命令一出,宫廷侍卫们如疾风骤雨般行动起来,迅速执行皇帝的诏令。

没过多久,韩信就在全副武装的侍卫押送下来到了御书房。此刻的他,眼中充满了疑惑和震惊之色,仿佛仍未从这场突如其来的变故中回过神来。他抬起头,目光直直地望向端坐在上方、神色冷峻的刘邦,心中虽然涌起一股强烈的不满情绪,但还是努力克制住自己,尽可能保持着表面的镇定。沉默片刻之后,韩信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道:“陛下,臣不知犯了何罪,为何会遭此待遇?”

刘邦稳稳地端坐在那雕刻精美的御案之后,微微眯起双眸,其中闪烁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寒光。他嘴角上扬,勾勒出一抹冷笑,冰冷的话语从他口中缓缓吐出:“哼,你竟敢私通西楚那帮余孽,还胆大包天地窝藏逃犯,居心叵测,莫非真以为朕一无所知吗?”他的声音并不大,但却如同惊雷一般在这静谧得连根针掉落在地上都能听见声响的御书房内轰然炸响,不断地回响着,久久不散。那声音之中似乎蕴含着一种无形且强大的威严气息,如同一座沉甸甸的大山般压向众人,使人不禁心生恐惧,浑身颤抖起来。

站在下方的韩信听到这话后,整个人犹如被雷击中一般,瞬间呆立当场,面色变得惨白如纸,嘴唇哆哆嗦嗦半天却说不出一个字来。他的脑海中不受控制地飞速闪过一幕幕画面,最终定格在了不久之前那个令他至今回想起来仍感到阵阵寒意袭身的场景。

当时,季布一脸严肃、神色凝重地前来拜访他。季布紧紧皱着眉头,用低沉而又郑重其事的语气对韩信说道:“韩将军啊,正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如今局势已定,天下太平,陛下未必还能像以往那般信任我们这些曾立下赫赫战功的臣子了。您可要多加小心谨慎才好啊,千万不能让陛下抓住把柄,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呐!”回想起这番话,韩信只觉得一股悲凉之意涌上心头,难道自己这位昔日为大汉王朝出生入死的功臣,当真已经走到了穷途末路吗?

韩信当时却不以为然,他自认为自己一直都对刘邦忠心耿耿,为汉军立下了赫赫战功。而且当初刘邦拜他为大将军,那是何等的信任,将所有军队都拿给他率领,让他得以在战场上纵横驰骋,战功累累。在他看来,刘邦不可能不信任他,不可能做出这样忘恩负义的事情。

韩信往昔曾于项羽营帐之前担任执戟郎一职,那段岁月犹如璀璨星辰般镶嵌在他记忆长河之中。彼时,他与项羽身旁诸多将领朝夕相处、并肩作战,因而彼此间缔结下了无比深厚的情谊。正因如此,项羽麾下的那些高级将领们,几乎无人不识得韩信这位昔日同袍。

曾经身为战友,韩信深感彼此之间存在着一种难以言喻却又真实可感的特殊情分。当季布突然造访之时,这种情分令韩信陷入两难之境。尽管如今立场各异,但念及往昔在沙场上一同出生入死的过往,以及那份共同怀揣的理想和追求,韩信实在无法拉下颜面去对季布采取任何不利之举。于是,经过一番内心挣扎后,韩信终究还是选择以礼相待,亲自送季布安然离去。

然而,对于钟离昧,韩信则视其为心头至交。这二人私下交往颇为密切,在那些风起云涌、变幻莫测的日子里,他们时常促膝长谈,分享彼此的见解与感悟。韩信对钟离昧出众的才能和高尚的人品由衷地钦佩不已,而钟离昧亦始终对韩信赞赏有加,并因私交甚好而甘愿留驻楚王府内。

韩信从未想过,自己出于好心收留钟离昧这个落难的朋友,竟会成为他人眼中别有居心之举。在他看来,不过是给走投无路之人提供一处暂时的安身之所罢了。然而,世事往往难以预料,这一善举最终还是传入了刘邦耳中,并被其视为韩信心怀叵测、图谋不轨的铁证。

那一日,刘邦面色阴沉毫不留情地质问起他收留钟离昧之事。面对圣上的责难,韩信毫无躲闪之意,坦然承认确有此事。只见他挺直身躯,双膝跪地,头颅微微抬起,目光直视着前方,眼神之中既有坚定不移之色,又流露出丝丝委屈之情。

“陛下明鉴啊!臣的确收留了钟离昧,但臣绝非听信那些奸佞小人的胡言乱语。自始至终,臣之心皆向着陛下您呐!无论何时何地,臣都对您忠心耿耿,绝无二心!”韩信义正言辞地大声辩解道,他的话语如洪钟一般在空旷的御书房内回响,其中夹杂着些许不甘与无奈。仿佛想要借此向刘邦表明自己的清白无辜,以及那份矢志不渝的忠诚之心。

刘邦听后,面无表情地坐在那里。事实上,他也并没有确凿的实据能证明韩信心怀不轨,但他的目光却愈发逼视着韩信,冷笑着说道:“你私自收留钟离昧,而不与我拿下押来,鬼晓得你安的是啥子心!”

韩信听刘邦这样说,不由无奈地叹了口气。他缓缓地抬起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凄凉和失望,说道:“陛下既然如此不相信我,那也就罢了!‘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果然说得不错!从如今这局势来看,我韩信即便再有功,恐怕也难以逃脱被猜忌的命运。您要把我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说起“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韩信不禁悲从中来,他的声音越来越低,那股压抑的悲伤仿佛要将他吞噬。

他这么伸直了脖子硬哽刘邦,却没想到,倒反而把刘邦哽得不好意思起来!刘邦心里其实明白,韩信说的这话明摆着是说刘邦要寒功臣们的心啊!刘邦深知,韩信是当之无愧的军事奇才,他为汉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刘邦对韩信一直怀有复杂的情感,他既十分欣赏韩信的才能,想要重用他,可又对韩信手中掌握的强大兵力和他那不羁的性格感到忌惮。

如今,他心里是既要想废了韩信,拔除这个潜在的威胁,又担心因此而寒了众功臣们的心,毕竟谁也不想自己在建立功勋后,换来的是不信任和背叛。刘邦陷入了矛盾之中,这让他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应对韩信的话。

在那气氛略显压抑的朝堂之上,刘邦微微皱眉,目光紧紧盯着下方的韩信,眼中闪烁着复杂的神色。片刻之后,他长舒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表情显得平和一些,可那嘴角勉强挤出来的笑容却显得皮笑肉不笑,仿佛其中夹杂着无尽的心事与无奈。

他缓缓开口,声音低沉而沉重地说道:“韩信啊,你私自收留项羽余孽,这个罪过可不轻啊,其罪就比较大了!你莫要以为朕不知道你心里打着什么主意,你这般行为,实在是让朕心生疑虑。你今日虽然未谋反,可谁又能保证哪天你不会被他们撺掇着谋反了呢?这天下初定,朕最忌讳的便是有人心怀不轨,妄图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太平。所以啊,诺大个楚国,让你去掌管着,朕实在是觉得很不合适了呢!”

说到此处,刘邦微微停顿,目光在韩信身上停留片刻,仿佛在审视着他此刻的表情。接着,他似乎又想起了韩信往日的功绩,语气略微缓和了一些,缓缓说道:“韩信小子的功劳,朕心中自是清楚得很!你征战沙场,屡立奇功,朕亦曾对你颇为倚重。但即便功高震主,朕也绝不能容忍你对朕的任何疑虑,论功呢,你小子的功劳的确大!所以,朕也不忍心将你一下子就彻底废黜。今日你犯了错,朕考虑到你的功绩,就决定将你降为候爵吧!”

韩信一听刘邦这话,心中顿时如同被重锤击中,面色一变,眼中也闪过一丝慌乱与焦急。他深知自己素来的理想便是大丈夫当横刀立马,于乱世之中建立盖世功勋,而后封王保国,那曾是他视为毕生目标的荣耀与归宿。如今,刘邦轻易地就想要除去他的楚国封地,这无疑让他的心中燃起了一股倔强的怒火!平日里那股不羁的脾气此刻也随之犯了起来,他猛地一抬头,目光中带着几分决绝与不甘,说道:“陛下,您今日把我降为侯,鬼晓得哪天又会随便找个理由,又把那致命的刀架到我脖子上来了!我韩信一生征战,忠心耿耿,陛下却如此相待!罢了!算了!不如今日您就杀了我,好歹我死了也算是个王,总好过如今这般被您如此屈辱地对待!”

对韩信这种倔强的脾气,刘邦是再熟悉不过的了!在那如烟如尘的往昔岁月里,尤其是在彭城之战时,刘邦就曾深切地领教过。那时韩信也是这般倔强又执着,让他头疼不已。

此刻,刘邦无奈地叹了口气,他知道韩信如今这脾气一时半会儿是降不下来了,脸上却露出一丝自嘲的笑意,笑骂道:“韩信,你小子不要不识好歹!朕今日已经算是从轻发落你了,那这样嘛!朕将你封为淮阴侯,所领封地便是你家乡淮阴县。朕还另赐你免死特权,绝不会死于朕朝廷的任何丁壮刀斧之手!朕对你是仁至义尽了!”

韩信冷笑一声,目光中带着几分嘲讽,不屑地说道:“不死于刀斧之下,恐怕哪时候暗箭就射来了呢!陛下,这天下之中,又有谁能保证未来会发生什么变故?如今我虽有免死特权,可这又有什么用呢?陛下对我的猜忌,这难道不比刀斧更为可怕吗?”

刘邦见韩信说出这般嘲讽之言,心中不禁感到一阵无奈。他深知韩信这是心里憋着一股邪气,可他也不想在这大庭广众之下与韩信过于纠缠,免得被人抓住把柄,说三道四。

于是,他咬了咬牙,又加了句:“好了!韩信啊,朕答应你小子,不死于男人之手,也不死于任何带铁的兵器之下!如此这般,你该安心了吧!这天下间,能有几人能伤你性命,朕已经仁至义尽了,希望你日后能好好反省,莫要再让朕失望!”

他这一番审判,不知不觉间,完全变成与韩信谈判去了!朝堂之上众人的目光也纷纷在刘邦和韩信之间来回扫视,心中皆暗自揣测着这场风波的走向。

韩信听刘邦如此说,心中深知这已是刘邦底线,再争执下去也无济于事。况且,他也明白自己的处境,如今若再继续强硬下去,恐怕还会引来更不利的后果。于是,他这股倔强的脾气也稍稍缓和了下来,悻悻地冲刘邦行了一礼,那姿态却依然带着几分傲然,算是表示谢恩!

刘邦看着韩信行礼的样子,心中也有几分复杂。他其实也并非是真的想要对付韩信,只是担心韩信心存异志,日后会对自己构成威胁。而且,他又怕韩信不服,出去之后胡说八道,那必定会让他大汉王朝的形象受损,而且还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可预料的事情。如今见韩信似乎服了软,心中自是感到颇为高兴,不禁暗自庆幸自己的手段还算妥当,觉得自己处理得颇为到位。于是,他没有丝毫犹豫,立即召告天下,毫不留情地将韩信降为了淮阴侯。

消息传来,钟离昧得知韩信被除去楚王爵位,降为了淮阴侯,心中自是悲愤交加。他原本与韩信交情甚笃,二人时常把酒言欢,畅谈天下大事。如今,他本寄希望于策反韩信,可得知韩信被贬,心中的那股希望瞬间破灭。他感到前途一片黑暗,未来的路似乎再也没有了方向。一时之间,只觉万念俱灰,满心的愤懑与无奈交织在心中,竟无法释怀。在那无尽的绝望之中,他缓缓拔出腰间的佩剑,毫不犹豫地抹向自己的喉咙,竟就这样自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