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谋谋天下 > 第30章 彭城大败(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就在这刘邦沉醉于胜利的喜悦之中的时候,一个身影匆匆地走进了营帐。来者正是韩信,他的面容略显疲惫,却依然透着一股沉稳与睿智。韩信快步走到刘邦面前,神色严肃地说道:“大王,我们切不可掉以轻心啊!项羽为人勇猛,其军心尚未完全溃散,此刻他必然心急如焚,正率领残兵向此地赶来。我们得赶紧派兵到北面去阻击项羽,否则,此地恐怕又会陷入一场激烈的战斗之中啊!”

然而,刘邦却摆了摆手,仿佛根本没有把项羽的威胁放在心上。他那得意忘形的神情越发明显,微微眯起眼睛,翘起二郎腿,慢悠悠地说道:“韩将军啊,你所言之事就不用过于担忧了。想当年在灞上,那项羽拥诸侯大军,何等的威风啊!可他却对我那般欺压,把我看得仿佛一只蝼蚁一般,干得我那是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装完了孙子才免于劫难,还得灰溜溜地引军远遁。如今啊,我与他彻底易势而处了,现在轮到我来打压他了。那项羽如今恐怕知道大势已去,逃快点都来不及,哪还敢还来进攻我呐!”

说罢,刘邦还故意环顾了一下四周,那目光仿佛在向众人展示他的荣耀与威严。他又提高了声调,继续说道:“你瞧瞧,我如今拥有这五十六万大军,驻守在这彭城之上。这彭城本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又有如此之多的大军守卫,又岂是他项羽所能撼动得了的!此乃上天赐予我的胜利啊!”

刘邦边说着,边走到一旁的桌前,倒了一杯酒,高高举起,一饮而尽,然后放声大笑。那笑声在营帐中久久回荡,仿佛要将所有的喜悦都释放出来。他接着说道:“放心!放心!今日这一场大胜,我们当举杯纵酒三日,以庆祝今日之胜利!”说着,他又让侍从们摆上美酒、佳肴,准备与众人一同庆祝。

此时的刘邦,那味道,俨然如当初项羽一般。曾经,项羽站在众人面前,犹如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那威严的气势让所有人都为之敬畏,仿佛整个天下都已在他的掌握之中。如今,刘邦也有了这种感觉,他仿佛认为这天下已如同他手中的囊中物,想怎么摆弄就怎么摆弄。在他的心中,项羽仿佛早已失去了反抗的能力,等待他的,只是他的征服。甚至,刘邦还反过来了,仿佛项羽还得等他另行封地呢!那眼神中透露出的傲慢与高估,让人不禁为他的未来暗暗担忧。

韩信听到刘邦这般毫无顾虑的一番话之后,心里顿时大急如焚。他本就性格直爽,犹如那烈性的良驹,驴脾气一下子就上来了。只见他双目圆睁,脸涨得通红,竟全然不顾君臣之礼,涨红着脸与刘邦你一言我一语地争吵起来。那声音在营帐之中回荡,两人的脸都快凑到了一块儿,脖子也涨得粗粗的,就这么旁若无人地争执不休。这场景,可把一旁伺候着众人的侍从们都吓得不敢吭声,整个营帐里的气氛紧张得好似即将断裂的弓弦,这无疑大大扫了刘邦的兴。

刘邦呢,坐在那高位之上,心里暗自思忖着:如今这天下大势基本上已经尘埃落定,各方诸侯都已经臣服,自己已是这锦绣江山当之无愧的主人。这个韩大将军啊,虽说曾经战功赫赫,但如今这天下已稳,他又如此不知好歹,竟然敢和自己争吵了,看来这韩大将军也可以不要了。

于是,他借着韩信对自己态度不好这点,在众人的惊愕目光中,当即将韩信大将军之职给撤了下去。仅仅只让他担任一个带领本部四万人的普通将军,这对于韩信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打击。

韩信也是气得浑身发抖,他在刘邦面前本就是有话直说之人,看到刘邦如此听不进去自己的一番肺腑之言,只觉得心灰意冷,像是被一层寒霜打过的秋草,全然没了生机。他干脆一掉头,脚下的步伐带着一股决然,就要头也不回地离去。

刘邦看到韩信这一副模样,还不忘趁机奚落他一通。只见他微微抬起下巴,眼睛里带着一丝冷笑,嘲讽地说道:“你看嘛!你这像啥子样子?在你眼中,当真没有我这个领导么?我好心与你商议军政大事,你这等无礼,居然连个礼都不行一下就要离去!你可真是好大的胆子啊!”

韩信被他如此尖刻地说了一番,心中虽有一万个不愿意,但此时也只能把这口气生生地咽了下去。他那高大的身躯仿佛一下子变得有些佝偻,无奈地回转身来,对着刘邦行了一个极为敷衍的礼节之后,便拖着沉重的脚步离去了。

韩信回到自己的军营之后,满心的委屈、愤懑、失望如潮水一般向他涌来。他坐在营帐之中,周围的一切都显得那么沉闷压抑。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解脱的办法一般,命人拿来了酒,然后便开始一杯接一杯地喝酒起来,想要借着酒劲卖醉,暂且逃离这残酷的现实。那酒水顺着他的喉咙流下去,可心中的苦闷却如同野草一般,疯长不息。

张良偶然听闻刘邦竟无故罢了韩信的兵权,这一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在他心中掀起了轩然大波。张良深知韩信对于汉军的重要性,他的智谋、谋略以及带兵作战的才能,皆是刘邦成就帝业不可或缺的力量。如此一来,汉军的布局无疑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张良心急如焚,立刻吩咐身边的侍从,急速将自己常用的衣袍穿戴整齐,匆匆忙忙地朝着刘邦所在之处赶去。一路上,他的心中不断地思索着该如何劝说刘邦,让刘邦回心转意,重新启用韩信。终于,他来到了刘邦的营帐之外,只见营帐外侍卫林立,气氛略显肃穆。张良整理了一下衣襟,微微躬身行礼后,便走进了营帐。

营帐之中,刘邦正慵懒地坐在主位上,脸上带着几分得意之色。张良见状,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汉王,臣听闻您罢了韩信将军的兵权,还请您要三思啊!”刘邦微微抬头,看了一眼张良,眼中闪过一丝不耐烦。他懒散地说道:“张良啊,韩信这厮目无尊长,竟敢当着众人的面与我争执,实在是有失将者风范。我作为一国之君,怎能容忍此等行为!”

张良心中一紧,他深知刘邦是在故意找借口。于是,他连忙说道:“汉王,韩信将军虽然有时性子直了些,但他一心都是为了大事的稳妥才那样的,绝无冒犯汉王之意。汉王若因一时的意气,就罢免了他的兵权,恐怕会影响汉军士气啊!”刘邦却摆了摆手,他一心只想着开庆功宴去了啰!觉得如今这仗也打了不少,并且顺利拿下了彭城,是该好好庆祝一番了。"韩信之事,朕自有主张,你就不要在此多言了。”说完,刘邦便又端起一旁的酒杯,悠然自得地喝了起来,对张良的劝说置若罔闻。

张良无奈,只得退出刘邦的营帐。他心中十分担忧韩信的处境,思索片刻后,决定去寻韩信询问事由。一路上,张良的眉头紧紧地锁在一起,心中满是疑惑。当他找到韩信的营帐时,却发现营帐之中一片狼藉,酒壶酒盏散落一地,韩信正醉醺醺地躺在榻上,脸上带着一丝迷茫与落寞。

张良轻声唤道:“韩将军,你是否明白陛下为何要罢你的兵权?”韩信缓缓地睁开眼睛,看着张良,眼中透露出一丝醉意与无奈。他说道:“我看那刘邦,只知道贪图享乐,他可曾真正把这江山社稷放在心上?如今项羽不日就要率军杀来了,他却不以为然,只知道开庆功会,还满以为项羽要躲着他逃得远远的呢!”说完,韩信又闭上了眼睛,不再理会张良。

张良着急地说道:“韩将军,你说的这些我明白,但是此事关乎汉军生死存亡啊!你平日里足智多谋,一定能想出应对之策。刘邦好歹是领导,你作为将领,还是该多少给他些面子呀!”韩信苦笑着坐起身来,说道:“张良啊,你有所不知,我现在就算有再多的谋略,也调不动兵了啊!如今我已沦为这闲人,还能有何作为?”说完,韩信又拿起酒壶,准备继续喝酒,仿佛想要用这烈酒来麻醉自己的身心。

张良看着韩信如此消沉,心中十分着急。他连忙说道:“事急矣!韩将军!如今形势危急,项羽大军犹如乌云压境,我们汉军必须立刻做出应对。目前只能由你率领本部出城向北防御了!毕竟你那四万人,是汉军的精锐所在,他们跟随你多年,对你无比信任。你若不去,汉军恐怕会陷入绝境啊!韩将军,你不要再喝了,赶紧去吧!至于刘邦那边,由我去劝说,你放心。”

韩信听张良如此说,眼中闪过一丝光亮。他缓缓地放下酒壶,虽然还有几分酒意,但还是强打起精神,站起身来。他将腰间的佩剑系紧,说道:“好吧,为了这天下江山,我韩信绝不能坐视不管。”说完,韩信便带着四万精兵,浩浩荡荡地向北门方向而去。营帐外的士兵们看到韩信出征,士气为之一振,齐声高呼:“韩将军,必胜!韩将军,必胜!”

在那局势变幻莫测的楚汉争霸时期,张良听闻韩信带着本部人马出北门去驻防的消息后,心中那股担忧之情愈发强烈。他深知韩信此举背后所承载的期望与无奈,也清楚韩信对汉军胜利的重要意义。于是,张良不敢有丝毫耽搁,急忙寻找刘邦。

在刘邦那华丽的营帐之中,张良神情急切地向刘邦详细地说出了韩信所担忧的事情。他的声音虽然平稳,却透着一股难以掩饰的忧虑,他将项羽大军压境的严峻形势以及韩信那充满忧虑的眼神都一一对刘邦讲述了一遍。说着说着,张良微微叹了口气,继续说道:“陛下,还有一事,韩信已带着本部人马出北门去驻防了。他心中忧虑的是,项羽此次来势汹汹,汉军如今兵力分布的情况,恐怕难以完全抵挡。”

刘邦听后,却仰头哈哈大笑道:“子房啊,你莫要如此担忧!你且想想,如今我们汉军势力庞大,兵多将广,各路诸侯也纷纷归附于我。项羽纵然勇猛,然而面对当下的局势,他必不敢轻易来犯。韩信出去防守去了也好,如此一来,汉军的边防得以巩固,大家也能更加安心地去喝那庆功酒,庆祝我们的胜利!”

刘邦越说越激动,一边说着,一边兴致勃勃地用手在空中挥舞着,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壮丽场景。他一边说,一边还强挽着张良的胳膊,大声说道:“走!走!走!这就一道去!今日定要喝它个三天三夜,让天下人都知道我们汉军的威武与豪迈!”说完,刘邦不由分说地拉着张良往庆功宴的地方走去。

这回刘邦只顾着喝酒了,他的脸上洋溢着得意与满足。在宴席之上,他与各路诸侯及众将围坐在一起,饮酒作乐。只见他高举酒杯,大声说道:“今日,我们汉军大获全胜,大家要尽情畅饮!”说罢,便自顾自地喝了起来。众人也纷纷响应,一时间,营帐之中推杯换盏,尽皆弹冠相应,热闹非凡。那欢声笑语仿佛要将这营帐都震得颤抖起来。

张良无奈,被刘邦灌了几杯酒后,觉得自己的酒意也开始上头了。此时,他实在是无法再劝说刘邦,只能以身体不适为由,勉强找了个借口,向刘邦告退了。他站起身来,微微躬身,对刘邦说道:“汉王,臣不胜酒力,此刻身体有些不适,今日就不能再陪汉王畅饮了。还望汉王保重身体,切不可因一时之乐,而放松了警惕啊!”刘邦只是随意地点了点头,说道:“子房啊,你也别管这些,先好好回去休息吧。”

张良离开营帐后,心中的担忧却丝毫未减。他知道项羽此人的实力与野心,绝不可能轻易放弃进攻。于是,他回到自己的营帐之后,便时刻关注着韩信那方面的消息,眼睛始终盯着营帐的缝隙,仿佛能透过那缝隙看到远方战场上的一举一动。

而此时的韩信,带领着本部队马出北门后,很快就发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由于兵力不足,原本精心策划的半道伏击项羽的计划已经无法再继续执行了。韩信站在营帐之中,望着远方,眉头紧锁。他深知项羽大军的强大,若无足够的兵力,一旦开战,汉军必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局面。

经过深思熟虑,韩信最终做出了决定,只能取消掉原有半道伏击项羽的计划。他迅速传达命令,让士兵们在离城几里处安营扎寨,严阵以待,布下重兵防守。营帐中的士兵们虽然有些诧异,但看到韩信那镇定自若的神情,便明白其中必有缘由,纷纷表示愿意听从命令,坚守营地。

在那烽火连天、战事纷扰的楚汉争霸时期,项羽与范增在历经一番周折后终于会合。此时的项羽,双眼闪烁着炽热的战火,那股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豪情在他的眉宇间尽显。一见到范增,他便迫不及待地说道:“范增,如今我们已经摆脱了那汉军的纠缠,此时正是进兵的绝佳时机!我们定要乘胜追击,让刘邦见识一下我们楚军的威风,一举将他们彻底击败!”项羽的声音回荡在山谷之间,仿佛要将那沉闷的空气都点燃。

范增坐在营帐之中,微微皱眉,目光深邃而沉稳。自从突出刘邦的重重包围圈后,他便密切关注着周围的动静。然而,让范增感到疑惑的是,这些日子以来,汉军就仿佛凭空消失了一般,毫无动静可言。这让范增心中不禁生出一丝担忧,他深知项羽作战勇猛,但却有时过于轻敌,而刘邦此人极为狡猾,善用各种计谋。联想到汉军平日里那看似杂乱无章的布阵,范增推断,此处极有可能隐藏着汉军的埋伏。

想到此处,范增抬起头,目光与项羽相视,严肃而诚恳地说道:“项王啊,且慢进兵。自我们突出包围圈后,这多日来汉军竟不见有丝毫动向。这般寂静,实非寻常。我深恐汉军设下埋伏,若我们贸然进兵,恐怕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不如我们稍作休整,等一日之后,再小心谨慎地观察一番,确认无虞,再行进攻,这样也能为我们后续的战事做好充分的准备。”范增言辞恳切,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对项羽的担忧与期许。

项羽听后,微微一怔,他也不得不承认范增的一番分析也有一定的道理。毕竟,汉军在长时间的战争中,以灵活多变的战术着称,项羽也曾多次险些落入刘邦的圈套。想到这些,项羽点了点头,说道:“亚父所言不虚,确实有可能大路上有汉军埋伏。那我们就按照你所说,休整一日后再做打算。”项羽虽然心中仍有一股急切的求胜欲望,但他也知道自己的决策关系到整个军队的生死存亡,此刻,他选择了相信范增。

于是,这支庞大的楚军便静下心来,开始休整。士兵们整理武器,擦拭铠甲,营帐之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压抑的氛围。他们都知道,即将面临的又是一场生死之战,容不得半点马虎。

休整一日之后,项羽下达命令,他自领精兵,挑选了那最为勇猛善战的士卒,让他们骑上战马,手持利刃,准备再次踏上战场。这次,项羽决定从小路杀回彭城。他希望通过出其不意的行军路线,打刘邦一个措手不及。

小路崎岖难行,但项羽的军队却士气高昂。士兵们紧紧跟随在项羽的身后,他们的目光中充满了坚定和信任。一路上,项羽的声名如同璀璨的星光,照亮了他们前行的道路。他们在项羽的带领下,迅速地穿越了山林,绕过了汉文的防线,最终绕到了彭城东面。

而此时的刘邦,还在那豪华的营帐中,醉生梦死地开着庆功宴。营帐之中,歌舞升平,美酒佳肴摆满了桌子。刘邦和众将们围坐在一起,笑声不断,仿佛他们已经彻底击败了项羽,楚军已是大败而归。

然而,刘邦怎么也没有料到,项羽竟然会从东面杀入城中。当那如潮水般的喊杀声传入营帐时,刘邦顿时惊醒。他的酒意瞬间被那恐怖的喊杀声驱散,脸色变得苍绿,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恐惧。他连忙叫上车夫,叫喊道:“快驾车,快驾车!”车夫急忙拉出马车,刘邦手忙脚乱地带着长子刘盈,跌跌撞撞地登上了马车。他心急如焚,只想尽快逃离这危险的战场,于是不顾一切地驱车出南门而逃。

楚军在项羽的带领下,如同猛虎下山一般,紧追不放。刘邦坐在马车上,心急如焚。他回头看了看,只见楚军的烽火在身后燃烧,那喊杀声越来越大,仿佛要将他吞噬。他深知,若不加快速度,自己和儿子恐怕都要成为项羽的俘虏。

刘邦焦急万分,他觉得这马车的速度实在是太慢了,犹如蜗牛爬行一般,根本无法甩掉楚军。在万般无奈之下,刘邦竟狠下心来,一把将车内的儿子刘盈抱起,毫不犹豫地丢下了马车的。车夫见状,惊得差点从车辕上掉下去,但他也不敢再多说一句,只能奋力驾车奔逃。

就这样,刘邦带着逃命的心急和对生命的渴望,在混乱的战场上一路狂奔。而此时,他的那五十六万人马,早已在这慌乱与恐惧中失去了方向。士兵们东奔西跑,各自为战,曾经的整齐阵列早已不复存在。他们就像那惊弓之鸟,在楚军的追击下,四处逃窜。原本集结一体的庞大军队,此时已几乎作了鸟兽散,那原本的声势浩大,此刻也只剩下满目的凄凉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