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颐和园玉澜堂暖阁内,慈禧斜倚在镶满抗磁砂的「算理御座」上,掌心算筹与宝座扶手的铜制算盘共振,墙面上的「天下算理图」随之浮现各省民生数据——那是通过抗磁砂管道连接的全国数据网络,用机械指针动态标注着粮产、税赋与匠人工坊分布。光绪跪呈《算理新政五年计划》,末尾附算理学院北院的「飞空器蓝图」:摒弃传统气囊,改用抗磁砂旋翼与蒸汽涡轮,机身木雕《庄子·逍遥游》中的「鹏翼若垂天之云」,螺旋桨刻着《九章算术》的叶片切削比例公式。「哀家看过了,」慈禧将算筹按在墙面「京师算理银行」图标上,筹身纹路因磁场感应亮起银光,代表国库白银储量,「飞空器就叫『算鸢』,木料用南洋抗磁檀,既轻且韧。」她指向东墙上的世界地图,波斯湾、苏伊士运河等处的抗磁砂光点闪烁——那是清国控制的抗磁砂矿脉与贸易节点,「算理通政司须将天下匠人编入行会,按算理等级授牌,别让洋人用高薪挖了墙角。」

算理学院北院地下实验室,总工程师詹天佑转动「算理精密算盘」,二十八枚抗磁砂算珠对应《周易》二十八宿方位,通过齿轮联动演示多线程计算。「老佛爷要的『数据治国』,」他向光绪展示蒸汽驱动的「算理矩阵柜」,三百六十个抽屉里装满刻着代数方程的算筹,「需将民生数据刻成算筹码,用这台『太极差分机』推演。」差分机的铜制齿轮组发出规律轰鸣,将算筹上的方程转化为机械运动,在纸带上输出计算结果。光绪拿起桌上的「算理联动筹」,筹面刻着蜂窝状「联动纹」,相邻筹体通过抗磁砂触点传递信号。詹天佑解释:「仿织锦提花机原理,三十根筹可存储《四库全书》目录,五百根筹能推演粮价波动趋势。」墙角的「算理气象仪」突然鸣响,十二条铜龙分别吐出青、白、赤、黑四色烟雾——这是根据抗磁砂湿度感应装置,预测未来七日的晴雨风向。

南海瀛台码头,光绪接过「神机营算理大印」,印面「算武合一」四字内置抗磁砂罗盘,需由受过「算理地磁学」训练的士官通过算筹校准方位。直隶总督袁世凯呈上「算理坦克」设计图:车身装甲采用抗磁砂合金,履带齿轮的摩擦系数需由机械算理生实时计算调整,炮塔配备「算筹弹道箱」——箱内储有刻着抛物线公式的算筹组,炮手需根据风速、距离抽取对应算筹,通过齿轮联动装置校准炮口。「闽江口的算理潜艇乘员,」袁世凯示意身后站立的算理生方阵,「均毕业于福州船政算理学堂,能在水下通过算筹解算阿基米德浮力方程。」潜艇指挥舱内,士官们围坐蒸汽算理桌,根据抗磁砂压力计的数据拨动算筹,每道筹纹代表十米下潜深度。首架「算鸢一号」的驾驶舱内,飞行员膝上摆放「算理导航筹」,筹面刻着《周髀算经》方位算法,需通过算筹交叉比对太阳方位与蒸汽陀螺仪数据,确保航线精度。

十月二十二日,慈禧在仪鸾殿召见光绪,交予其一只紫檀木匣,内藏《数据治国备忘录》。封面镶嵌抗磁砂雕刻的「百家姓」纹样,每个姓氏对应一省人口数据模块。「备忘录核心是『算理三则』,」她气息微弱却字句清晰,「一曰以算理丈量民生,二曰以数据治理邦国,三曰以筹纹统合天下。」备忘录首篇规划算理通政司职责:建立全国匠人数据库,统一度量衡算理标准,设立「数据长城」严防抗磁砂技术外流。最具野心的章节提出「全球算理同盟」构想,拟邀伦敦、巴黎、东京遣使驻京,各国话语权按算理文明程度加权,清国以抗磁砂产业与算筹技术位列同盟之首。

慈禧去世当晚,算理学院北院的算理生们虽悲痛万分,仍坚持每日晨课。他们围坐在「太极差分机」旁,用算筹推演《论语》与《几何原本》的对应习题。当算筹敲击桌面的节奏与差分机齿轮的转动频率逐渐同步,机器突然开始高速运转,算筹码如暴雨般落入接收槽,拼出与晨课内容完全一致的图解。詹天佑在日志中写道:「老佛爷归天之时,算理生仍未辍学业,差分机因算筹共振而运转——此非机械之灵异,实乃算理教育深入人心之证。」

光绪掌权次日,宣布扩大算理军校招生,所有军事装备操作手需通过「算理战术三级考核」:初级掌握枪械弹道算筹,中级精通坦克蒸汽动力算理,高级需在算理学院深造三年,研习《武经算要》与西洋弹道学。北京至伦敦的算理电报线开通后,首条军事指令要求南洋舰队算理生每日传输抗磁砂洋流数据,这些数据经算理学院分析后,成为潜艇伏击路线的算理依据。南海舰队「算理号」潜艇浮出水面时,甲板上的算筹兵正在进行「移动算理演练」:他们以身体为算筹,通过队列变化演示《孙子兵法》中的「十则围之」算理模型。螺旋桨搅起的浪花中,隐约可见算理生们正在水面漂浮的木板上刻写战术算筹——那些曾被禁止刻在装备上的公式,早已通过千锤百炼的算理教育,成为士兵血脉中的战争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