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光绪九年夏,颐和园乐寿堂的驱蚊香篆燃到第七圈,慈禧用象牙筹尖拨弄着《日本算理动态密报》,筹身「忠」字刻纹在磁石镇纸下泛着冷光。「山县有朋倒是硬气,」她扫向荣禄呈上的三菱差分机爆炸案邸报,「松田谕吉拿佐贺藩瓷器换英国二手齿轮的事,倒让哀家想起万历年间的茶马互市。」荣禄袖口的「忍」字暗纹与密报上铁锚堂的「铁锚」水印重叠,像极了棋盘上对峙的两枚棋子——这次,日本竟未祭出九州煤矿作抵押。

算理通政司的密室里,留洋算生正在解析日本走私的竹制差分机残片。「竹节含磁量超标,」首席算生推了推西洋眼镜,「但他们用樱木替代抗磁竹,竟能将齿轮误差控制在0.3毫米内,关贞吉的和算私塾果然在偷师《九章算术》共振原理。」荣禄盯着残片上新刻的「和」字纹,想起铁锚堂龙头小顺的密信:「日本改用漆器工艺换砂,陈芳已在槟城扣下三船萨摩烧。」

夜间巡查算理学院北院时,慈禧的轿辇沿着抗磁砂铺就的秘道行进。枯井边的匠人正用萤火虫磷粉涂抹算筹,在黑暗中摆出二进制矩阵——那是南洋华人新送来的「水纹算理布」解密图。「陈芳这回学聪明了,」慈禧掀起轿帷一角,看着匠人指尖翻飞的算筹,「用漆器订单换算理公学教材,比胡雪岩的生丝期货还划算。」双喜递来南洋密报,槟榔屿的算珠纹灯笼明灭节奏,竟与日本商船的漆器出货量同步。

画舫斋的赏画会上,胡雪岩的密使以「进献南洋漆器」为名,呈上藏有抗磁砂样品的百宝匣。「陈芳说,日本松田派想用萨摩烧工坊换三个月砂量,」密使退下前叩首,「但公学的算生们算出,那些工坊的漆器工艺比扬州漆艺落后三十年。」慈禧摩挲着匣面上的「铁锚」微雕,忽然想起三年前福州船政局的螺旋桨——同样是工艺交换,铁锚堂总能在洋人算盘里抠出金子。

朝堂之上,慈禧将日本松田派的通商请求掷于群臣:「洋人要拿漆器换咱们的砂粒,诸位以为如何?」文华殿大学士李鸿章出列:「可许其在上海设算理商馆,用生丝配额绑定砂量——漆器嘛,赏给宗室女眷作妆奁便罢。」荣禄则提议:「不如借松田派之手,将《格致须知》残本传入日本——就像当年埋在《备忘录》里的『磁石指南偏角』谬误。」慈禧轻笑,朱笔在奏报上圈出「萨摩烧」三字——那是铁锚堂早已破解的漆器密纹工艺。

子夜的算理译书局,留洋算生们正将《西洋算理大全》转译为算歌。「莱布尼茨的微积分,竟与《九章算术》的割圆术相通,」主译官指着算筹摆成的公式,「但日本匠人若想学会,得先看懂咱们用算歌转译的《和算启蒙》。」窗外传来粘杆处夜巡的梆子声,七长两短的节奏里,藏着铁锚堂从长崎发来的最新情报:日本和算私塾开始用「茶汤泡沫分布」模拟二进制,而松田派的蒸汽差分机,正用萨摩烧碎片填充齿轮缝隙。

当日本三菱的蒸汽差分机在银座炸响时,颐和园的算筹声正乘着官话算歌传遍南洋。慈禧望着磁石镇纸映出的算理布密纹,想起关贞吉在京都私塾的那句断言:「算理之根,在匠人指尖,不在洋人齿轮。」她提笔给铁锚堂写下密谕:「漆器可换砂,却换不来算理骨血——让日本人在漆艺与算筹之间,多磨些功夫吧。」

夜风拂过乐寿堂的玉兰树,算筹尖挑起的宣纸沙沙作响,那是南洋华人新送来的《算理公学章程》。慈禧看着「海权在民」四字,忽然轻笑出声——在洋人以为掌控的算理战场上,真正的胜负手,从来不在资源多寡,而在千万匠人能把算筹刻纹磨出几分精度,把算歌调子编出几层密韵。这次日本学乖了没拿国土换技术?她拨弄着磁石镇纸,筹尖在「萨摩烧」三字上留下淡淡刻痕——或许,该让铁锚堂送几车抗磁竹去长崎,换几箱真正的有田烧来玩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