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觅迹
暮春的雨丝细如牛毛,萧云霆勒马停在官道岔口,铁甲上凝结的水珠簌簌滚落。三个月了,那个山洞里发生的一切仍如昨日般清晰。
\"将军,前面就是青峰山。\"亲兵赵诚指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属下打听过了,这一带确实有个杏花村,只是...\"
\"只是什么?\"
赵诚压低声音:\"当地人说那村子邪性得很,常有精怪作祟。去年有个货郎进去收山货,再出来时就疯了,整天念叨什么'花吃人'...\"
萧云霆冷笑一声,马鞭在空中甩出个脆响:\"本将军尸山血海都闯过,还怕这些乡野传闻?带路!\"
十余名亲兵紧随其后,马蹄踏碎山涧积水,惊起一群山雀。越往深山走,雾气越重。萧云霆不时摸向腰间——那里别着个锦囊,里面装着从洞壁上剥落的那片带血杏花。说来也怪,这片花瓣三个月来始终不枯不萎,触手仍是冰凉的。
\"将军快看!\"
转过一道山梁,眼前豁然开朗。山谷中错落着几十户人家,正值杏花盛开时节,整个村落仿佛浮在粉白色的云霞里。村口老槐树下,几个孩童正在玩耍,见到官兵立刻作鸟兽散。
\"去问问。\"萧云霆翻身下马,锦囊中的花瓣突然变得滚烫。
最先被找到的是个驼背老樵夫。老人见到官兵就跪地磕头,问及\"芷兰\"时却一脸茫然。
\"军爷明鉴,小老儿在杏花村活了七十载,从未听过这名字啊!\"
萧云霆皱眉,从怀中取出张画像——这是他凭着记忆找画师绘制的芷兰肖像。老樵夫眯着眼看了半晌,突然脸色大变,画像脱手飘落。
\"这...这是婆仙娘娘啊!\"
\"什么婆仙?\"
老樵夫颤巍巍指向村西:\"那边山腰上有座古庙,供的就是婆仙娘娘。\"他压低声音,\"听祖辈说,娘娘原是百年前村里最美的姑娘,被倭寇...唉,后来就成了护佑一方的花仙...\"
萧云霆心头一震。画像飘落时,他分明看见老樵夫手腕内侧有个赤色印记——与芷兰腕间的花印极为相似,只是颜色淡得多。
暮色四合时,萧云霆独自来到了婆仙庙。
说是庙,其实不过是间石砌的小屋,门前两株老杏树虬枝盘曲,开得正艳。推门进去,霉味混着花香扑面而来。供台上的油灯将熄未熄,映照着正中那尊彩绘泥塑。
萧云霆的佩刀当啷一声掉在地上。
塑像约莫真人大小,杏眼朱唇,云鬓高挽,一支银钗斜插发间——钗头杏花完全绽放,花蕊处一点朱砂。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塑像的右手腕上,赫然绘着一枚赤色花印!
\"芷兰...\"
他踉跄上前,发现供桌上积着层薄灰,唯独塑像纤尘不染。更奇怪的是,塑像脚下放着块玉佩——正是他当日遗落在山洞里的那块!
\"你终于来了。\"
萧云霆猛地转身。庙门无风自闭,油灯噗地熄灭。月光从窗棂间漏进来,照见塑像嘴角似乎微微上扬...
\"谁?!\"
没有回应。只有一阵熟悉的幽香在庙内弥漫。萧云霆突然感到腰间锦囊发烫,急忙取出那片杏花——花瓣正在他掌心缓缓舒展,花蕊处渗出一点血珠。
\"以血为引,魂兮归来...\"
缥缈的女声在耳边响起。萧云霆惊觉自己的手不受控制地抬起,将那滴血珠抹在了塑像的唇上。
\"轰!\"
一道闪电劈在庙外老杏树上。借着刹那间的电光,萧云霆看见塑像的眼睛——竟然眨了一下!
油灯突然自燃,火苗窜起三尺高。在扭曲的光影中,塑像的表层开始剥落,露出下面白皙的肌肤...
\"将军别来无恙?\"
芷兰——或者说,婆仙塑像——缓步走下供台,赤足踏过的地方绽开朵朵杏花。她腕间的花印红得滴血,银钗上的杏花完全盛开,花蕊处那点朱砂正对着萧云霆的眉心。
\"你到底是人是鬼?\"萧云霆按住刀柄,却发现自己动弹不得。
芷兰轻笑,冰凉的手指抚过他左肩的杏花印记:\"当日若非借将军阳气疗伤,我也不能白日现形。\"她突然咳嗽起来,嘴角渗出一丝血线,\"可惜...时辰到了...\"
庙门突然被撞开。赵诚带着亲兵冲进来,火把照亮了整个殿堂。
\"将军!您没事吧?我们在外面看见...\"
声音戛然而止。众人目瞪口呆地望着供台——那里只有一尊普通的泥塑,彩漆斑驳,哪有什么活过来的仙女?
\"将、将军,您刚才在跟谁说话?\"
萧云霆没有回答。他低头看着自己的掌心——那片杏花已经枯萎,而供桌上的玉佩不见了。
\"回营。\"他沉声道,转身时左肩的杏花印记隐隐作痛。
走出庙门,夜风送来一阵零落的花雨。萧云霆回头望去,月光下的婆仙庙静谧如画,唯有窗棂上似乎映着个纤细的身影,正抬手取下银钗...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