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985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华夏大地已5年有余。这股时代的新风潮,不仅给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悄然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与消费习惯。

彼时,城市的街头巷尾逐渐涌现出一批批流动的商贩。他们或是肩挑扁担,或是手推小车,开始尝试以摆摊设点这种最为直接且灵活的方式开展小本生意。其中,令人印象尤为深刻的便是那些背着白色泡沫箱子、沿着街道高声叫卖冰棍的身影。

在那个物质相对匮乏的年代里,冰棍堪称夏日消暑解渴的绝佳美味。白糖冰棍只需区区三分钱就能品尝到那一份甜蜜清凉,而口感更为醇厚的奶油冰棍则稍贵一些,要价五分。

时光流转至金秋时节,校园门口又成了另一番热闹景象。众多小贩纷纷汇聚于此,售卖各种应季的水果零食。莎果、樱桃鲜艳欲滴,散发着诱人的果香;糖饼酥脆香甜,麻花金黄香脆。

就在这样一个充满烟火气的日子里,沈梦石和穆子青两个正一同踏上归家之路。他们手中拿着刚刚从校门口购买的新鲜樱桃,边走边津津有味地享用着。两人就读的市一中距离各自的家大约不到一公里,因此每当中午放学后,他们都会默契地结伴而行。一路上,他们谈笑风生,分享着学习中的趣事以及生活里的点滴快乐。这段短暂却温馨的路程,成为了他们友谊岁月中一段难忘的回忆。

刚刚踏入家门,一眼便瞧见许二舅正站在院子里焦急地等待着。只见他迎上来,满脸兴奋地说道:“石头啊,好消息!那三家都已经同意购买咱们的陶瓷啦,而且预付款他们也都交到我的手上喽!这下子你可得加把劲,一定要帮我把这些陶瓷全都顺利弄到手呀,千万不能出什么岔子,不然我可就要难堪啦!”

石头拍着胸脯保证道:“二舅,您就放一百二十个心吧!今天下午我立刻就给福建那边打电话联系,肯定会把这件事情处理得稳稳当当、滴水不漏的。不过呢,二舅,依您看,接下来大概还会有多少户人家需要用到这种陶瓷呢?要是能估摸出一个大致的数据来,那我这次干脆就多进一些货。免得下次您再接下装修改造的工程项目时,我又得大费周章地从福建那边去订购。要知道,每次订购不仅手续繁琐、波折不断,而且耗费的时间也特别长。如果一次性多订点货回来,不就能省去不少麻烦嘛,您说是吧?”

听到这话,许二舅眼睛一亮,连连点头称是:“哎呀,那敢情好哇!只是……只是咱们手头上没那么多资金啊。”

石头满不在乎地摆了摆手,安慰道:“没关系的,二舅。我先跟福建那边商量商量,让他们先把货发过来,等我们这边收到货之后再付款就行啦。”

许二舅一听,心中大喜,但还是有些犹豫地说:“这样能行吗?会不会不太妥当啊?”

石头自信满满地回答:“放心吧,二舅。以我跟他们合作这么多次的经验来看,应该问题不大。再说了,只要咱们按时付款,他们也不会为难咱们的。要不这样,您先稍等我一会儿,趁着这个功夫,您赶紧仔细核算一下大概的需求数量,也好心里有个数儿。”说完,石头便转身走进屋里,准备先吃完午饭,然后抽出些时间去打电话与福建方面沟通相关事宜。

经过漫长而又焦灼的半个多小时的反复斟酌与权衡,许二舅终于给出了一个大致的数据——订货量大约还有一万元上下。当沈梦石拿到这个数字之后,他的心中瞬间涌现出一系列的想法和计划。

要知道,此时此刻,社会上许多家庭已然拥有了一定数量的存款。然而,由于当时物资极度匮乏的大环境所限,即便手中握有一些钱财,人们却往往难以购买到自己心仪的物品。假如能够巧妙地沟通协调祖国南北之间物资供应的差异,那么毫无疑问,将会迅速积累起一大笔可观的财富。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 1980 年,温州的首张个体营业执照正式颁发下来了。沈梦石意识到,属于自己的创业时机已然来临。毕竟,仅仅依靠文学创作来获取财富的道路显得过于狭窄和单一了。

在后世人对于当下这个充满机遇的 80 年代的评价当中,曾有人如此说道:“在改革开放的关键窗口时期,哪怕只是一只普普通通的猪,只要站在了时代的风口浪尖之上,都能够轻而易举地乘风而起!”这句话无疑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那个波澜壮阔、遍地黄金的时代画卷。自己又有什么好顾忌的呢?正好借着要去香港的时机,好好在广州东兴批发市场逛逛,物色一些北方稀缺的物资回来卖,想到此,沈梦石又把自己的存款确认了一下,总数现在能有不到60万块钱,这些钱应该能够前期的铺垫。

下午上学前,沈梦石首先去邮局给姜汉卿打了一个电话,旨在订购价值1万元的陶瓷制品。在完成这个任务后,他从邮局向一中走去的路途中,眼前呈现出了一排大瓦房,这些建筑引起了他的注意。他记得,这似乎曾经是物资局的仓库,仓库内当时堆积了不少在文化大革命时期被没收的物资。在那个时期,许多物品被没入国家所有,而这此后一些归还的物品被归还给合法的主人,但也有一些无人认领的东西则被遗弃在仓库里面。每逢夏季,这些被遗弃的物资逐渐腐烂,发出令人作呕的恶臭气味,让人不禁反感,穆子青曾多次抱怨走这条路的想法,表示宁愿走远一些也不愿意忍受那种难闻的气味。

在涛涛的思绪中,沈梦石突然想到,如果将这一长溜大瓦房从中间打通,改造成一个大超市,或许会产生很好的商业效益。他心中涌现出一个新的想法,自己正好也有做倒腾物资的意图,不妨就利用这个机会来开一家超市,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商品的销售问题,还能够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多的购物选择。想到这里,他对这一突现的灵光一现感到由衷的惊讶与欣喜,仿佛整个商业的思路被一瞬间打通,从而形成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具体而言,他计划首先从广州引进一些在北方市场上相对稀缺的生活商品,同时再从福建采购一些家装和建材用品。这两条商品渠道完全切合了当前老百姓急需改善生活条件的实用需求,能够及时满足消费者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他深信如果能够将这些商品成功引进并销售,居民们一定会踊跃购买,进而为自己的商业计划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个新的商业构想在他的脑海中渐渐成型,让他充满了期待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