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46章 (番外)太后的日常11

(二十四)

第二日夜里,袁好女如约而至。

窗户又被推开了,看到那张英气勃勃的脸,探花郎没来由的紧张了起来。

袁好女跳入屋中,直接去床上躺下了。

探花郎起身,将窗子关上。

“那三人我已经送去了监察处,顾大人说会彻查此事,若是真如你所说,顾大人会给你家人翻案的。”

“谢过忠贞侯。”

“小事儿。”袁好女坐起来,从兜里掏了掏,又递给探花郎一颗药,“昨日没办的事儿,今日得办了,后面还排着六个人呢。”

探花郎接过那药,却没有吃,而是打开屉子,扔到了抽屉中。

那药滚到了另一颗药旁边,正是袁好女昨日给探花郎的那一颗。

探花郎将抽屉合上,再次转过了身。

“你什么意思?”袁好女黑着脸看着探花郎,“非要本侯用刀子逼着你是吧?”

“不是……”探花郎脸上闪过一丝不自然,“昨日忠贞侯留了一颗药,方才你来之前,我已经吃过了。”

“真的假的?”

袁好女一把将探花郎扯过来,伸出手探了探。

“哟,还真吃了啊。”

探花郎的脸瞬间就红了,站在那里不知所措。

“愣着做什么?快整吧!”

……

后来袁好女又来了两次,一次间隔了十日,一次间隔了二十多日。

之后,她便再也没有来过了。

探花郎想打听,但忠贞侯是一品将军,地位之高,又怎是他这样的一个国子监学生能了解的呢?

只怕他的那些同窗的父亲、祖父,都不一定有资格打听忠贞侯的事情。

直到四个月之后,监察处的人来国子监请他。

等到他去了监察处,便看到他的仇人们一个个已经血肉模糊的躺在衙门的地上。

他的父母终于沉冤得雪,他的灭门之仇也终于可以报了。

他想再见一见忠贞侯,但监察处的官员也没资格替他请见。

他也知道,自己半个是一个小小的贡生,与忠贞侯的地位天差地别,实在是不该纠缠,于是他只是走到忠贞侯的府邸门口,恭敬地拜了三拜便离开了。

他再知道忠贞侯的消息,便是京里传言,说是忠贞侯生了个孩子。

忠贞侯生了个女儿,一出生太后娘娘就封了个郡主。

探花郎算了算日子,不可能是他的孩子。

三年后科考,他考上了探花郎,这才有胆量求太后将他外放到松江。

他知道,袁好女在松江培养水师,他自然是想要帮她的。

……

“救命恩人?”香君怀疑地问:“什么救命恩人,哀家怎么没听说过?”

探花郎简单地将当初的事情说给了太后娘娘听,只是省略了许多细节。

香君得知还有这么一出,心里很不高兴。

这个顾亭雪,实在是不像话,这么大的热闹,竟然没和她讲,她竟然不知道。

香君看向探花郎,问道:“你的家人都死了?”

“是,多亏了忠贞侯,我家人才能沉冤得雪。”

没有家人倒是还行。

“哀家对忠贞侯说过,此生,她不能嫁人,也不能招婿。”

探花郎沉默了片刻说:“臣知道了。”

“你还想去松江么?”

“臣初心不改。”

香君笑了笑,倒也不是她信了探花郎的话,只是,如今国泰民安,她想看看热闹。

“哀家可以答应你,只是,每七日你都要给哀家写一封奏折,要把你这七日做了什么事无巨细的告诉哀家。若是你的奏折,哀家不满意,哀家便立刻将你调回京城来。”

探花郎有些不明白太后为何要这么做,但还是应下了。

“臣愿意。”

“好,既然如此,你便去松江做你的松江知府吧。哀家希望,你写的那些个政策,都能好好实施,莫要让哀家失望。”

(二十五)

袁好女准备回松江,不曾想与自己同路的竟然是今年的探花郎。

袁好女想到前些日子太后问她的事情,心中立刻对此人防备起来。

探花郎上前一步拜见忠贞侯。

袁好女骑在马上,居高临下地打量着他。

“你谁啊?”

“忠贞侯不记得下官了么?”

“记得倒是记得一点,但是记不大清楚。”

这一点袁好女倒是没撒谎,她连此人叫什么都不记得了。

探花郎倒是不生气,微笑再拜道:“下官是松江知府沈静之。”

哼,四品小官,倒是会攀高枝。

顾大人从前叮嘱的实在是没错。

顾大人说过的,男人想要攀附权贵是可以相当不要脸的。

果然啊,好好的探花郎,不留在京城,却要跑到松江去当知府,还跟她跟得这么紧,不是看上了她手中的军权和她的侯爵之位,是为了什么?

正道不走,偏要走歪路……

“本侯骑马,怕是要比沈知府脚程快些,便不等沈知府了。”

袁好女头也不回地带着人马消失在了官道上。

赶车的老仆问道:“沈大人,咱们也走吧?”

沈静之低头开心地笑了笑,上了马车,往松江而去。

(二十六)

香君当太后的第七年,元朗十五岁。

这一年,元朗终于大婚了。

从皇帝十三岁那一年起,大臣们也吵着闹着要给元朗选皇后,想要让皇帝赶紧大婚亲政。

香君知道他们是怎么想到,无非是在她手底下日子不好过,想换个主子呗。

大臣总以为是香君不愿意元朗大婚。

殊不知,是元朗非要选一个自己喜欢的皇后,不遇到真心喜爱的,就不肯成婚。

这些年香君也是给元朗相看了不少,最后元朗却选了一个五品小官家的女儿。

这个姑娘叫做容露华,今年十七岁,父亲是翰林院的,家里还有三个哥哥,其中一个今年考中了进士。

爹娘把她留到今年才议亲,就是有信心,他家长子今年能高中,倒是没想到,女儿竟然碰上了皇上。

香君觉得奇怪的很,五品小官家的女儿,元朗是怎么遇上的?

逼着顾亭雪去打听,这才知道是元朗自己偷偷微服出宫找元吉玩儿。

两人是今年元宵节的时候遇到的,元朗这几个月,已经偷偷出宫见了她几次了。

香君听完,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决定随了元朗的心意。

也罢,皇帝喜欢,香君这个做娘的也不好说什么。

男人嘛,爱一个女人的时候,自然是要把最好的给她,何况是皇帝呢?

只是,此举,又让香君被群臣误会。

大臣们觉得太后是香君是故意给皇帝挑了个身份地位的皇后,就是不想交出自己的权力来。

香君觉得百官未免也太瞧不起自己了,她的确不准备交权,但她也不怕自己儿子娶高门贵女啊。

于是香君大手一挥,又替元朗选了几个合适的妃嫔

太后的本家女许云锦做贵妃。

左相孙女了陆绣玉做德妃。

明年再给元朗选秀,定是要让着后宫热闹起来,

(二十七)

香君做太后的第八年,永昭帝元朗亲政,开始独自上朝。

太后退居在昭临宫。

终于,香君不用每日寅时就起床了。

但昭临宫的宫墙依旧没有改,大门也依旧朝着前朝。

那些重要的折子,依旧送到昭临宫里。

因为谁都知道,这大齐真正做主的人到底是谁。

元朗的后宫也渐渐热闹了起来。

如今可贞和元祚也九岁了,因着香君是太后,元祚倒是没有像他的其他兄弟那样,早早的就搬去东三所。毕竟那里是皇子们住的地方,等元朗有孩子了,元祚可是皇子们的叔叔,住东三所也名不正言不顺。

香君就自然地把两个孩子都留在昭临宫养着。

马上就要是香君的寿辰,皇后带着众妃嫔来给香君请安,想问一问,要如何给太后娘娘祝寿。

香君不爱过寿,但这是皇后入宫后,第一次遇到太后寿辰,自然是想好好表现一番。

贵妃和德妃也都想努力地在香君面前表现着。

三人之间暗流涌动。

后宫里的事情,香君也懒得管,年轻人总是要争一争、闹一闹的。

香君便没有驳他们的好意。

提前一个月,京城便热闹了起来。

各地的总督全都派人进京送寿礼,这回就连大将军王都特意请了旨,希望能回京给太后贺寿。

京城许久没有这般热闹,香君也许久没有见到这么多旧人都齐聚京城了。

不仅如此,民间也为了庆祝虫娘娘的寿辰,四处都在办庆典。

香君的寿宴上,底下暗流涌动,不仅仅是皇帝的妃嫔们争奇斗艳,那些个老臣们互相挤兑,也甚是有趣。

宴会进行到一半,皇后便邀请太后娘娘到殿外一观。

顾亭雪扶着香君,和皇帝、众大臣、众妃嫔们一起走出了大殿。

外面放起了焰火。

满城的焰火里,香君翻过了手。

袖子下,她与顾亭雪的手紧紧相握。

以后会如何,谁也不知道,但此刻,香君是极幸福的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