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通讯器那头沉默了片刻,显然是被这个要求的规模和内容惊到了。

五年,全国所有省份,高考数学压轴题。

这不仅仅是数量庞大的问题,更是难度极高,思路各异的题目集合。

即便是顶尖的数学竞赛选手,面对这样的题海,也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林辰星要这些干什么?

难道他想在众目睽睽之下,把这些题都做一遍?

这怎么可能!

观察室内,几位专家和领导的表情更加凝重。

“他在挑战极限,或者说,在进行一种极端形式的能力展示。”那位脑科学专家推了推眼镜,语气带着几分不确定,“这符合他提出的‘生理极限压迫’理论的一部分,但用解数学题来压迫,这”

“也许是精神层面的极限压迫。”心理专家接口,“高难度、高密度的智力活动,本身就是对大脑和意志力的巨大考验。”

“先满足他的要求。”最高领导发话了,声音沉稳,“我倒要看看,他究竟能做到什么地步。”

命令很快传达下去。

教育局技术中心拥有强大的资料库和高速打印设备。

没过多久,一名工作人员推着一个小推车,再次进入了林辰星所在的房间。

推车上,是厚厚一摞,起码有半米高的打印纸。

每一张,都是一道曾经让无数考生绞尽脑汁,甚至望而生畏的数学压轴题。

工作人员将打印纸整齐地码放在书桌旁边的空地上,眼神复杂地看了林辰星一眼,然后迅速退了出去。

隔音门再次关闭。

林辰星站起身,看了一眼那堆积如山的题目。

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既没有兴奋,也没有畏惧。

仿似这只是一堆普通的练习册。

他没有立刻坐下开始做题。

而是走到房间角落的一个简易健身区。

那里有几个哑铃,一条瑜伽垫。

他脱掉了外套,只穿着一件贴身的黑色t恤。

然后,他开始了热身。

标准的俯卧撑,引体向上(利用门框上的简易横杆),深蹲。

动作标准,速度不快,但每一次都做到了极限幅度。

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t恤,勾勒出流畅而充满力量的肌肉线条。

观察室内,气氛有些诡异。

“这是在干什么?”有人忍不住问。

“体能准备?”运动学专家皱着眉,“为接下来的高强度脑力劳动做准备?理论上,适度运动可以提高大脑供血和兴奋度,但他这个强度”

林辰星没有理会外面可能的揣测。

热身持续了大约十分钟。

他停下来,拿起旁边准备好的毛巾擦了擦汗。

然后,他从随身带来的一个小包里,拿出了一个保温杯,喝了几口里面颜色微深的液体。

接着,他又拿出一小块看起来像是特制能量棒的东西,小口吃掉。

做完这一切,他才重新走回书桌前。

他没有立刻坐下。

而是站在那里,再次闭上了眼睛。

这一次,他站立的姿势很奇特,双脚微分,身体挺直,双手自然下垂,呼吸变得极其缓慢悠长。

“他在调整状态。”心理专家低声说,“类似于某种冥想或者精神集中的准备仪式。”

大约一分钟后。

林辰星睁开了眼睛。

那一瞬间,观察室里的所有人,都感觉到屏幕里的那个少年,气场仿似发生了某种微妙的变化。

更加专注,更加内敛,也更加……危险。

他终于坐了下来。

随手从那摞纸堆最上面,抽出一张试卷。

【xx省,xx年高考数学卷,第21题】

一道复杂的解析几何题。

林辰星拿起笔。

没有任何犹豫,没有任何演算。

笔尖直接落在了答题区域。

开始书写。

速度快得惊人。

观察室内,所有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

显示器上,切换出一个专门的特写镜头,对准林辰星的笔尖和试卷。

他的书写过程,清晰地展现在所有人面前。

数字,符号,公式,图形。

行云流水般出现在纸上。

步骤清晰,逻辑严密。

完全不像是第一次看到这道题。

更像是在默写一份早已烂熟于心的标准答案。

“调取标准答案!”一位数学专家急促地说。

旁边的助手立刻操作电脑。

很快,官方公布的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出现在了旁边的一个分屏上。

众人一边看着林辰星的书写,一边对比着标准答案。

一模一样。

不,甚至更简洁。

林辰星的解题步骤,省略了一些常规但不必要的推导,直指核心。

但逻辑链条却完美无缺,找不到任何扣分的理由。

五分钟后。

林辰星写完了最后一个字符。

他没有停顿。

直接将这张写满的纸放到一边。

又从纸堆里抽出了第二张。

【xx市,xx年高考数学卷,第22题】

一道函数与导数结合的压轴题,以计算量大,陷阱多而着称。

林辰星的笔,再次落下。

依然是惊人的速度。

依然是没有丝毫停顿。

观察室内,死一般的寂静。

只能听到屏幕里传来沙沙的写字声。

以及监测仪器记录下的,林辰星那平稳得有些可怕的心跳声。

“这不可能……”那位数学专家喃喃自语,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这种速度,这种准确率……他甚至不需要打草稿?”

是的,林辰星面前的书桌上,除了试卷,没有草稿纸。

所有的运算,所有的推导,仿似都在他的大脑中瞬间完成。

然后直接输出为最终的完美答案。

“他是不是提前背过这些题?”有人提出了合理的质疑。

“五年,全国所有省份的压轴题,至少几百道,题型各异,解法复杂,全部背下来,还要做到这种程度的瞬间反应和准确书写……这本身就已经超出了正常记忆的范畴。”脑科学专家缓缓摇头,“即便是最强的记忆大师,恐怕也做不到。”

时间在令人窒息的沉默中流逝。

第三题,概率统计。

第四题,数列。

第五题,立体几何。

林辰星仿似变成了一台不知疲倦的解题机器。

一张又一张的试卷,被他迅速地完成,然后放到一边。

他甚至没有去看自己完成的试卷,也没有去管那摞还未动过的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