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主母重生拒嫁,矜贵首辅悔红眼 > 第六十二章 去见裴郎君,再提预知未来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六十二章 去见裴郎君,再提预知未来

颜家又人员简单,虽说颜母身子不好,可正因如此,不会有什么精力刁难新妇,嫁过去便可以当家做主。

算得是好人家了。

因此最近登门拜访颜夫人的人家数不胜数。

……

张玉蓉的事,闹来闹去最终也没有结果,魏家四房对这件事不管不问,魏秋实直接无视,就连张家主亲自走了两趟,连他人都没见到。

张家主气得不轻,却也毫无办法,只能在家中暗自生气,吵着嚷着要让张玉蓉吊死在祠堂。

而孙氏不知道和张家主说了什么,竟将此事压了下去。

经此一事,张玉蓉也发现了不对,不止孙氏在府中老实了,便是张玉蓉也乖乖在屋中坐着,再也不敢作妖。

而颜青风如今是朝廷新贵,长得也算得上标志好看,最近看中他的姑娘数不胜数。

玉芝都听到了风声,有些着急,给沈虞晚梳妆时问:“老夫人将沈家账本全数送了回来,玉牌也送来了,让小姐自己掌管,小姐最近既然没什么操心事,可要去颜家转转?”

以前老夫人担心沈虞晚岁数小受人坑骗,又无法时刻在她身边护着她。

如今沈虞晚长大了,孙氏又正好提及让老夫人想了起来,便将玉牌送过来让沈虞晚亲自拿着。

沈虞晚笑着摇头,“我都没着急,你着急什么?”

玉芝叹息一声,看自家小姐不急,心里反倒是更着急了。

颜公子是小姐早早挑中的夫婿,若不着急,怕是要被别人抢了去,到时候可怎么是好?

而沈虞晚,今天却是有事情要去做的。

每过一个月,沈虞晚便要让人将月账本抄录一份,送给那个文公子看过后确认无误,将银钱交于裴蘅之。

之前都是其他人去的,而这次沈虞晚要亲自去,她要用一个消息,换裴蘅之让她看那个书房的卷宗。

上次裴蘅之没提及,沈虞晚便也没敢多嘴,可心心念念了这么多日,终于等到这天了!

沈虞晚不方便直接去裴府,因此是让听雨阁的洛掌柜帮忙相邀,约定的今天。

听雨阁后院专门有一个书房,是专供裴蘅之休息用的,而听雨阁的人都十分忠心,裴蘅之并不担心他们背叛。

裴蘅之来时,沈虞晚正好喝完一盏茶。

他今日身穿绛紫色暗袍,头戴金冠,腰系麒麟玉佩,金线在日光下仿佛闪着光。他匆匆而来,坐下便先喝了口茶,才道:“沈小姐今日相邀,有什么要说的?”

沈虞晚将银票奉上,“这里是十五万两,账本已经让文公子对过,还请裴郎君赏看。”

裴蘅之看了眼那银票,抬眸瞧着沈虞晚,他并不担心银票有问题,沈虞晚便是再蠢笨,也不敢在这事上欺瞒。

而之前的银票都是安排人送来的,这次却是沈虞晚亲自送来,他不信沈虞晚别无所求。

沈虞晚沉默片刻道:“裴郎君的这些银票,可是要送往蜀地?”

沈虞晚前世嫁给裴蘅之后才知道,裴蘅之外祖家乃三朝元老,家中世代驻守蜀地。

而裴蘅之外祖家多年在朝中无人提及,朝堂人心险恶,见如今边关无大战,根本不愿给将士多拨银两。

而不愿拨款的原因,又何尝不是因为没了沈家这个血包,朝堂多年国库空虚?

裴蘅之便是再受陛下宠爱,也无法让陛下因为他给将士分发银两,他便只能自己想办法。

裴蘅之在朝堂步步为营,要护着的又何止裴家?

他经商缺银子,又何止是为了养裴家?

而为了能让裴家日益壮大,他和外祖家便是一条心,和外祖家联手也志在必得。

如今裴蘅之在京中还算低调,待陛下重病,他便和外祖家联系彻底密切起来,甚至后来的新皇继位,裴蘅之和外祖殷家,是立了大功的。

裴蘅之眯眼,细细打量沈虞晚。

沈虞晚道:“我上次就和裴郎君说过,我偶尔会做一个梦,能梦见一些之后会发生的事情,而这次我梦到今年夏季将大旱,因为朝廷不愿给蜀地拨银两,导致蜀地买不到粮食,将士不少饿死军中,蜀地被蛮夷多次侵犯,殷大将军也因物资不充分,出了事。”

沈虞晚说的委婉,其实前世殷大将军是死在那场战争中的。

而十个一个月,蜀地战事才传回京中,朝堂才警觉边关已发生巨变!

可那时候,一切都晚了。

等朝堂再派出使臣前往,裴蘅之随行,到了蜀地,已经是尸殍遍野。

再怎么挽回,也拯救不了死去的百姓和殷大将军的性命。

而裴蘅之自那次从蜀地回来后,性情更加冷漠了。

“蜀地往年夏季温度确实比京城高很多,可沈小姐究竟是何等神通,竟能知蜀地夏日大旱?”

沈虞晚道:“我已将事情告知,裴郎君上次经历的那件事,就该知道我不会骗你。”

沈虞晚看着裴蘅之的眼睛,两人对视,让裴蘅之清晰看清她眼中的真挚。

裴蘅之本也猜到沈虞晚的身份,此番试探不过是想见她什么反应罢了。

“沈小姐告知这些,想要得到什么?”

沈虞晚道:“我不仅仅会告知裴郎君这些,还会给裴郎君另外的五十万两,算给蜀地百姓的捐赠,还请裴郎君能提前做好准备。”

到时候不仅仅有大旱,还有战争,需要用的银子定然不少,裴蘅之这些年攒下的恐怕都不够。

裴蘅之并未拒绝,若沈虞晚说的是真的,那这银子他是非要不可的。

沈虞晚看着他说:“裴郎君关押赵文兰的院子,书房中的卷宗可是沈家卷宗?”

裴蘅之眯眼看她,怪不得她要付出这么大的代价,卷宗这种东西,通常是大理寺的机密,若非裴蘅之有些法子和手段,也无法弄到这些卷宗。

当然,就算他弄到了,也不敢轻易泄露出去,万一沈虞晚出去说错了话或者做错了事,查到他头上,便也是大麻烦一遭。

而裴蘅之想,她心中怕也有对百姓的怜悯。

否则,实在不用捐赠那么多的银子。

三十万两,足够蜀地二十万将士短暂渡过难关了。

“沈小姐想要看那些卷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