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现在东林村的养猪场和养鸡场厂房已经建设起来了,现在应该到了购买幼苗阶段。

在傅云瑶的建议之下,东林村这一次养殖的是国外引进的长白猪猪种。

之前东林村家家户户也会喂养一两头猪,留着自己过年吃。

他们之前喂养的,基本上都是本地的黑毛猪。

相比较本地的黑毛猪,长白猪的猪种更有优势。

首先是长白猪的猪种生长的周期比较短,长肉的速度快,喂养几个月就可以出栏了。

本地黑毛猪的话,估计得喂养十个月到一年才可能出栏。

光是在生长的周期上,长白猪的品种就占据优势。

再就是长白猪的猪种成熟后体格更大。

本地黑毛猪出栏的时候大概只有二百斤,但是长白猪出栏的时候能达到三百斤。

对比之后,长白猪便有了很领先的优势。

不过前些年长白猪没有在华国完全推广开,首先是老百姓习惯了养殖黑毛猪,对长白猪的接受程度不高。再就是新品种的猪种刚进来的时候,在华国本土有些不适应,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经历了这些年的发展,经过培育和改良,长白猪的猪种已经能适应了,不容易再出现问题。

这一次傅云瑶办养猪场,请来的又是专业的人员帮着饲养,所以选择喂养长白猪完全没问题。

听到傅云瑶计划着国庆回老家看看情况,过上几天,傅家人自然没意见。

新房子建好了,他们也想着回家过几天,在新房子里住上几天体验一下呢。

一家人约定好了,便计划着等国庆这一天回东林村去。

傅家人计划回东林村,又询问了傅明博要不要一道跟着回去。

毕竟他们家人都回去了,这小子如果不跟着一道回家去的话,晚上可就没人帮着他做饭吃了。

而且这边只有他一个人,肯定冷冷清清的。

傅明博却表示自己就不跟着一道回去了。

国庆这几天,估计过来风华服装厂谈加盟的商户更多。

他要是回老家了,肯定会耽误谈生意。

如果说回来家有什么正经事儿需要办的就算了,回去了也是没事儿干,他还不如将时间放在工作上呢。

他得好好努力,干出来成绩,这样才能得到堂姐的重视。

等他干出来了一番大成就,才有机会娶到自己心爱的姑娘。

现在傅明博这么拼,是爱情的力量支撑着他。

“没事儿,二婶儿,你们回去吧,我一个人留在这儿。

你们不在,我肯定也饿不着。

先不说我自己就会做饭,就算我自己不会做,街上那么多饭馆,我随便找家吃一顿就是了。”

吃饭的问题确实不用操心,现在清水市的个体户越来越多了,临街的饭馆都不少家。

但是田素春想到这段时间傅明博这小子工作也挺拼,挺辛苦的,所以还是劝了句,“可是你这段时间天天加班很辛苦,国庆节几天你不准备给自己休假休几天,休息休息吗?”

傅明博对上田素春关心的双眸,笑着道,“二婶儿,不用,我这年纪不怕吃苦,休息啥?

现在厂子里的事情那么多,我得先顾着工作上的事情。

等我实在觉得累了,不用你说,我肯定会找云瑶姐请假休息几天。”

见这小子这么说,田素春便没有再多言。

“行,既然你觉得不需要休息那就算了。

不过回头你觉得累了,千万不要硬撑着,该休息的时候必须休息去。”

“嗯,二婶儿,我肯定会的。”

田素春见傅明博现在这样的积极上进,还有些不真实感。

当初那个混小子,真是说变就变了。

不过话说回来,还是她闺女的眼光好啊。

当初傅明博那小子的亲爹妈都觉得他不靠谱,可是傅云瑶却一眼相中了傅明博,让他跟着她手下工作。

事实证明,傅明博这小子确实是个潜力股。

现在不光是工作很努力上进,听傅云瑶的意思,这小子的能力也不错。

也难怪她闺女能把生意做成功,光是识人本事就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傅云瑶还不知道老娘在心里想着这些,要是知道的话,肯定得说上一句,不是她眼光好,是金手指开的好。

因为比别人多活了一世,所以傅云瑶知道很多别人不知道的事情。

前世她也觉得傅明博这小子挺混的,后来才知道傅明博的能力不差。

接下来这两天傅云瑶都在厂子里处理各种事。

九月三十号这天,等着傅云寒下午放假后,傅云瑶一家才回了东林村。

现在家里有车,回家还是很方便的,不过半个小时的工夫就能到家。

这要是坐车回去的话,这个点肯定没回东林村的汽车了。

等他们到村子后,已经晚上六点。

不过现在还没入冬,所以天黑的不算早,六点钟的天色都没暗下来。

但是到了冬天,估计晚上五点半就得黑了。

傅家人回去东林村后,直接去了傅明博家吃饭。

傅云瑶这一次给傅明博提供了一个工作机会,看到原本混混儿子现在变得努力正干了,所以于庆英两口子是真的很感激傅云瑶。

见他们家回来了东林村,于庆英便赶忙张罗着,和田素春说好了,等着他们家回来,一定要来他家吃饭。

所以晚上傅云瑶一家到家后,不用自己张罗了,直接就能吃上现成的。

于庆英这一次准备的饭菜比上一次准备的饭菜还要更丰盛。

桌子上鸡鸭鱼肉算是备全了。

于庆英两口子都觉得,现在傅云瑶给了他们家这么大的一个恩情,他们在招待上可不能寒碜了,不然真的没机会报答和感谢人家。

两家人隔了一段时间没见,如今再次聚在一起,热络的聊了起来。

于庆英两口子最关心的自然是儿子在城里的表现。

听到傅云瑶都亲口夸赞了他们家那小子,于庆英两口子才安心了。

这小子混了这么久,可算是上道了。

当然,这小子能上道,多亏了傅云瑶帮忙往正道上引。

如果不是傅云瑶,自然也就没有这小子的今天。

于是于庆英两口子又郑重的对傅云瑶道了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