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我低头凝视手背。

青灰色的尸斑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蚕食皮肤,那些诡异的倒计时纹路如同活物,沿着血管蜿蜒攀爬,已蔓延至小臂。

暴雨如注,九具青铜棺在雨幕中发出沉闷的嗡鸣,棺盖缝隙里钻出蚰蜒状的青铜虫,它们顺着雨水汇成的溪流,如同受了某种神秘力量牵引,径直游向墓室深处的黑曜石台。

我小心翼翼地穿过棺群,突然,脚下传来脆响。

战术靴竟踩碎了一块陶片。

透过夜视镜头,陶片上残存的彩绘纹路清晰可见,那分明是秦军甲胄的样式。

前方视野骤然开阔,三十六尊与真人等高的兵马俑呈九宫阵排列,将中央的黑曜石台拱卫其中。

这些陶俑面容狰狞可怖,右手紧握青铜剑,左手掌心托着正在融化的冰鉴,冰鉴之中,一只活蟾蜍正不安地扭动。

直播间的弹幕突然疯狂刷新:“看冰鉴里的水!”我定睛望去,融化滴落的水珠在石板上缓缓汇聚,竟组成了小篆文字。

仔细辨认,连起来正是《史记》中所载:“始皇二十八年,荧惑守心,乃镇龙脉于骊山阴”。一

股寒意从脚底窜上脊背,难道这里真的与秦始皇镇压龙脉的传说有关?

黑曜石台通体散发着深邃的幽暗,表面却浮动着神秘的星图光斑,仿佛将浩瀚星空浓缩于此。

台面上嵌着九把青铜锁,锁身蟠螭纹的鳞片皆逆向生长,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诡异。

锁孔的形制,竟与我此前典当的蛇纹玉轮廓完全吻合。

最中央的锁链深入地下,随着远处滚滚雷声,有节奏地颤动着,仿佛真的拴着一条沉睡的巨龙。

当我取出典当的玉佩时,诡异的事情发生了——所有冰鉴同时爆裂,冰晶四溅。陶俑手中的青铜剑突然转向,剑尖齐刷刷地直指黑曜石台。

直播间里,考古爱好者们疯狂刷屏:“这是秦代‘导引术’,快照剑尖方位走!”我依言而行,按剑阵指引踏完九步。

刹那间,黑曜石台表面的星图骤亮,光斑汇聚成秦小篆提示:“逆鳞为匙,辰位启封”。

我将玉佩按向东南角的青铜锁,锁身鳞片突然翻起,露出底下令人毛骨悚然的人祭图——画面中,工匠正将活人封入锁芯,而那人的五官,竟与我进墓前典当玉佩时的表情如出一辙。

一种强烈的不安涌上心头,难道这一切都是早已注定的?

第一把锁开启的瞬间,整座石台剧烈震颤。

岩缝中渗出混着朱砂的泥浆,在空中凝成《山海经》记载的烛龙虚影。

龙睛开合间,昼夜瞬间颠倒,墓室时而陷入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时而亮如白昼。而我的尸斑在明暗交替中疯狂扩散,仿佛有无数细小的虫子在皮肤下啃噬。

直播间突然弹出预警:“地磁异常!指南针失灵!”与此同时,剩余八把锁竟在此刻自行转动,锁链绞动声似龙吟般回荡在墓室。

陶俑们突然迈步重组阵型,剑尖在地上刻出泾水河道图。我震惊地发现,河道交汇处正是黑曜石台所在的位置。

而我手中的玉佩开始渗出鲜血,血线顺着河道图缓缓流向台底,一切都显得那么诡异而又充满宿命感。

当第九道血线抵达石台核心时,所有青铜锁同时弹开,发出震耳欲聋的声响。黑曜石台面缓缓升起一根柱状晶体,内封十二卷竹简。

最外层的简牍赫然写着:“徐福顿首,荧惑之祸,非镇龙脉可解,陛下当……”可惜后半截竹简被血污遮盖,那血渍竟未干涸,顺着晶柱流到我布满尸斑的手上。

就在这时,直播间突然接入神秘信号源,屏幕上出现了黑白画面,显示着七十年代的考古现场。

画面中,工人们正从与眼前石台相同的位置取出晶柱。而在镜头的角落里,戴着防毒面具的负责人,手上赫然戴着我的檀木扳指。

一种时空交错的眩晕感袭来,仿佛我正同时存在于两个不同的时空。

最后一条弹幕从历史影像里缓缓浮出:“你才是镇龙台的祭品。”这句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我的心头。难道我自踏入这座古墓的那一刻起,就早已成为了这场千年布局中的一枚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