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迎涵继续在承州解决当地乡村留守人员的问题,等解决这个地方的留守人员的问题后,自己就回到首都南都,在那里统筹安排全国的“三留问题”。
江迎涵继续安排志愿者、支教教师和医生来到承州,大力提升这些职业的地位和待遇,同时进行宣传推广,让更多的年轻人投身到这个工作当中。
“又让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乡村振兴中来了,希望人人平等。”江迎涵说道。
“陛下,还是解决当前的问题要紧,为这些投身乡村振兴的年轻人提供生活和工作保障。”王静提醒江迎涵。
“也是,我让官员们处理这件事。”江迎涵说道。
“陛下,来看其他州城的消息,他们希望和这里建立友好关系,共同发展交通运输业、农业和文化,不知道他们有什么目的。”赵岚说道。
“先相信其他地方,之后我就要回到首都了,其他地方也要和这里竞争,但愿这里能够提升自己的竞争力。”江迎涵无奈地说道。
江迎涵他们待在地方内阁,和当地的官员商讨解决留守人员的问题,希望给这些人心理、生理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江迎涵出钱做这些事。
地方内阁同意了江迎涵的要求,昭仪村开始大翻新,人们的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务工人员也逐渐回家就业。
“别人家的孩子,其他地方的居民也抱怨这些地方得到发展和关注,我也说不清,在当初选择这些地方的时候,随机抽到了这个地区吧。”江迎涵自言自语。
江迎涵的哥哥江夏彦和江平德也倾囊相助,为昭仪村和其他乡村解决留守人员的问题,提供探亲、生活保障、医疗补助和心理辅导,当地人感谢江迎涵和他的伙伴的帮助。
江迎涵看着发展起来的昭仪村,内心也感到舒适和欣慰,看着当地人的舞蹈和表演节目,欣赏这些艺术形式,体会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
江迎涵听着官员们的工作报告,王静也为江迎涵进行决策和宣传,不知道投资项目失败了会不会给当地人造成负担和困难。
张华夏回到江迎涵的身边,诉说在昭仪村的所见所闻,比如邻里关系、劳动艰辛和现代生活的快速。
“欲戴其冠,必承其重,我们享受精美的食物和物品,背后有很多工人为我们付出。”江迎涵开始讲道理。
“明天就回去吧,我们已经做好模范村的优秀示范区了,剩下的交给官员们去处理,希望天下大同。”江迎涵对自己的伙伴说道。
“支持陛下的决定。”王静说道。
其他兽人也支持江迎涵的决定。
江迎涵看着夏日的承州城和昭仪村,内心感慨万千,都是一样的条件,承州城最终发展得很好,昭仪村却只是一个乡村。
江迎涵、赵岚和陈静仙在街上巡视接取官民书信,一一让部下去解决这些建议,同时和海安了解昭仪村的情况,同时解决城市留守人员的问题,为留守儿童提供心理辅导、谈心和体检,解决留守老人的健康、经济和情感问题。
江迎涵在承州城的行宫过夜,看着这个地区的发展,他期待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