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随着蒋瓛让开道路,锦衣卫与金吾卫的士兵虽依令收刀,却依旧列成两排,手按刀柄的姿势未有丝毫松懈。

他们的目光如鹰隼般锁定着王锐与刘成的队伍,甲胄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看似放行、实则戒备森严。

作为锦衣卫和金吾卫,保护皇太孙的安危是刻在骨血里的指令,他们不论什么时候都绝不会放松警惕。

王锐与刘成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些许不自在,却也只能硬着头皮前行。气氛依旧紧绷。

队伍行至鹰嘴崖下的开阔地时,王锐猛地勒住马缰。

前方的山坳里,数十顶黑色营帐错落有致,几十名士兵正端着奇异的火器。

那些火器比寻常火铳更长,枪管上嵌着铜制配件,枪口黑洞洞的,透着一股从未见过的威慑力。

“那是……”刘成眯起眼睛,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缰绳。他从军二十余年,见过神机营的火铳、佛郎机炮,却从未见过这般样式的武器。

王锐的脸色也有些凝重。

那些士兵各个站姿挺拔如松,身强体壮,显然是精锐中的精锐。

更让他心惊的是,这些人身上的气息,竟比京营的金吾卫还要骇人。

“是神机营的人?”副将低声猜测。

王锐摇头:“我也不知道。很多年前,神机营的火器我见过,没有这般精巧。但是这么多年了,神机营换装备也有可能,所以,有可能是神机营,也有可能是太孙的亲卫。”

他勒转马头,看向刘成,“先不管这些,办正事。”

刘成颔首,目光从那些火器上移开。

眼下最重要的是剿灭崖上的倭寇,至于这些神秘的士兵,日后有的是机会查清来历。

两人策马来到山坳边缘,勒马驻足。

鹰嘴崖的半山腰上,几百名倭寇被围困在一片狭窄的平台上,四周皆是陡峭的岩壁,仅有两条宽不足三尺的石阶通往上方。

倭寇们正举着倭刀嘶吼,却被山坳里的火器压制得不敢靠近石阶。

“这地形……”刘成倒吸一口凉气,“太险了。”

陡峭的岩壁根本无法展开阵型,长枪兵的优势无从发挥,刀盾手也难以形成合围。若是强行攻击,伤亡不小。

王锐的目光在崖上扫了一圈,沉声道:“只能派精锐突击。”

“我也是这个意思。”刘成点头,“地形狭窄,人多无益。不如各出两百精锐,全甲上阵,分批强攻。”全甲突击是明军对付险要地形的惯用手段——士兵身着双层铁甲,手持短刀与圆盾,既能抵御箭矢,又能在近身搏杀中占据优势。

王锐颔首:“让你的刀盾手先上?”

“凭什么是我的人先上?”刘成挑眉,“之前在老鸭岭我损失更大,该让你的长枪兵打头阵。”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算计。

谁都清楚,先攻的队伍必然损失更重,可此刻又不能退缩——若是被崖上的倭寇看出破绽,借机突围,后果不堪设想。

“这样,”王锐忽然开口,“我派一百长枪手、一百短刀手,你派两百刀盾手。三路齐发,如何?”

刘成思索片刻,点头道:“可以。但得说清楚,攻上去之后,不留活口。”

“自然。”王锐冷笑一声,“难道还留着他们过年?”两人达成共识,立刻下令调兵。

四百名精锐士兵迅速集结,褪去冗余的装备,换上厚重的双层铁甲,圆盾与短刀在阳光下泛着寒光。

他们沉默地列成三队,望着崖上的倭寇,眼神里没有畏惧,只有军令如山的决绝。

“出发。”他低声下令。

三队精锐如离弦之箭,沿着石阶向上攀爬。甲胄与岩石碰撞的声响、沉重的喘息声、崖上倭寇的嘶吼声瞬间交织在一起,鹰嘴崖上的厮杀,终于要拉开序幕。

而在山坳里的神机营士兵始终没有放松,依旧守着逃生的地方,他们的视线随着即将上山的明军精锐移动,手指始终搭在扳机上,仿佛随时准备开火,丝毫没有因为明军的加入而放松警惕,依旧牢牢盯着上山的方向,防范着任何可能出现的意外。

王锐注意到,这些神机营士兵的警惕性远超寻常军队,他们不仅在围困倭寇,也在监视着他们的行动,连自己这边士兵的动向都时刻关注着。他心中一凛,越发觉得这些人不简单。

刘成忽然对王锐道:“你说……这些士兵,到底是谁的部下?”

王锐的目光从崖上收回,落在山坳里那些纹丝不动的黑色身影上,语气凝重:“不论是谁的部队,肯定是一支百战余生的精锐。你看他们的站姿、军纪,还有这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定力,寻常卫所的部队哪能有这般气象?”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赞叹,又有些许忌惮,“依我看,这必定是皇太孙带来的亲军。这般部队,怕是一两千人,就能把咱们两个卫所都给端了。”

王锐的话音刚落,山坳里的风忽然紧了些。

崖上的倭寇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嘶吼声陡然变得密集,滚石撞击岩壁的闷响从平台边缘传来,像是在给即将到来的厮杀敲响前奏。

四百名精锐士兵已列好阵型,铁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

带队的百户回望了一眼崖下的王锐与刘成,见两人同时颔首,便猛地举起短刀:“跟我杀!”石阶仅容两人并行,最陡处几乎与地面垂直。

王锐麾下的长枪手在前,枪尖斜指上方,短刀手紧随其后,左手举盾护住周身;

刘成的刀盾手则分左右两路,紧贴岩壁向上攀爬,甲胄与岩石摩擦的声响在山谷里格外刺耳。

“放箭!”崖上的倭寇小头目嘶吼着,数十支箭簇带着风声落下。

第一排的长枪手同时举盾,箭簇撞在铁甲上发出叮叮当当的脆响,大多被弹飞,仅有两支穿透了肩甲缝隙,却没能伤及要害。士兵闷哼着继续攀爬,鲜血顺着甲胄滴落在石阶上,很快与前人的血渍融为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