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祖孙三人正亲热着,明兰和贺弘文也走了进来。

明兰笑着行礼:“母亲安好。”

贺弘文也拱手:“给母亲请安。”

贺老夫人搂着两个孩子,故意瞥了他们一眼:“你们俩倒是清闲,把孩子丢给我这老婆子带?”

明兰抿唇一笑:“母亲哪里的话?明明是昀儿和曦儿吵着要来见祖母,说想您想得紧。”

贺老夫人心里受用,嘴上却还要端着:“哼,算他们还有点良心。”

贺昀突然从她怀里钻出来,拽着她的袖子晃:“祖母,昀儿想吃您这儿的杏仁酥!”

贺曦也眼巴巴地看着她:“曦儿也想……”

贺老夫人哪里扛得住两个小团子的撒娇?

立刻吩咐张嬷嬷:“快让人去把厨房新做的点心都端来,再熬一碗牛乳茶,别太甜,曦儿不爱吃太甜的。”

张嬷嬷笑着应下,心里暗叹:老太太嘴上说着嫌孩子闹腾,可小少爷和小小姐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她记得比谁都清楚。

点心摆上桌,贺昀像只小松鼠似的,腮帮子塞得鼓鼓的,还不忘往贺老夫人手里塞一块:“祖母,你也吃!”

贺老夫人笑眯眯地接过,转头给贺曦擦嘴角的糕点屑:“慢些吃,别噎着。”

明兰和贺弘文坐在一旁,看着祖孙三人其乐融融的模样,相视一笑。

贺老夫人一边喂两个孩子,一边念叨:“曦儿最近读什么书了?昀儿还整天淘气吗?”

贺曦乖巧答道:“祖母,曦儿在背《本草拾遗》,爹爹还夸我记性好呢!”

贺昀则挥舞着小拳头:“昀儿跟着师父学拳,以后保护祖母!保护娘亲!”

贺老夫人乐得合不拢嘴,摸摸贺昀的脑袋:“好孩子,你有这份心就好。”

待两个孩子吃饱喝足,在院子里追蝴蝶玩时,贺老夫人才叹了口气:“这两个孩子,真是越长越招人疼。”

明兰温声笑道:“母亲若是想他们,让他们随母亲住几日便好了。”

贺老夫人摆摆手,故作嫌弃:“那可不行,太闹腾了,我这把老骨头受不住。”

可她的眼睛,却一直追随着院子里那两个欢快的小身影,半分都舍不得移开。

过了几日,如兰带着自家儿子曾允来贺家做客。

允哥儿比贺昀两个月,已经开蒙读书,小大人似的背着手跨进院子,一见贺昀就皱眉:“表弟,你脸上怎么又沾了糖渍?”

贺昀一抹嘴,笑嘻嘻地扑上去:“允表哥!我带你看我的木剑!”

说着贺昀拽着允哥儿就往院子里跑,如兰在后头直喊:“慢些跑!仔细摔着!”

明兰和如兰坐在廊下吃茶,贺曦乖巧地坐在一旁,手里翻着一本彩绘的草药图册。

如兰瞧着稀奇:“曦儿这么小就能读医书了?”

明兰笑道:“她随她爹,就爱看这些。前几日还非缠着非教她认脉象,把府里丫鬟的手腕都摸了个遍。”

正说着,忽听院子里“扑通”一声,接着就是贺昀响亮的哭声。

众人急忙赶去,只见允哥儿一脸无措地站在水池边,贺昀浑身湿透地坐在浅水里,手里还死死抓着条扑腾的锦鲤。

“昀儿!”明兰赶紧把儿子抱起来。

小团子抽抽搭搭地举起鱼:“娘亲……鱼、鱼想跑……”

如兰气得拧允哥儿耳朵:“你是不是又欺负表弟了?”

允哥儿委屈道:“是他非要抓鱼,我拦不住……”

贺昀这会儿倒不哭了,湿漉漉的小手拍拍允哥儿:“表哥好,帮我拦鱼……”

众人都哭笑不得。

贺老夫人闻讯赶来,一见这情形,赶紧吩咐:“快给哥儿换衣裳!煮姜汤来!”

又瞪明兰:“小孩子玩闹,你凶他们做什么?”

午后,贺家来了位不速之客——顾廷烨带着长子团哥儿登门。

团哥儿已经六岁,生得剑眉星目,已经开蒙。

贺昀一见团哥儿腰间的佩剑,眼睛都直了,跌跌撞撞跑过去就要摸。

顾廷烨大笑:“这小子倒有胆色!”

说着,便解下佩剑给他看。

贺弘文连忙阻拦:“侯爷,这太危险了……”

话音未落,贺昀已经学着团哥儿的样子,双手握剑嘿地一声劈向旁边的花架。

只听“哗啦”一声,贺老夫人最爱的兰花盆碎了一地。

满院寂静。

贺昀呆呆地站着,突然“哇”地哭出来:“花、花死了……”

顾廷烨忍笑忍得肩膀直抖,团哥儿赶紧把剑收回来,蹲下身哄他:“不哭不哭,花没死,移栽到土里就能活的。”

贺老夫人心疼兰花,更心疼孙子,最后只叹气道:“罢了,这孩子既然喜欢舞刀弄枪,不如正经请个师父教。”

说着瞪了顾廷烨一眼:“不过得等再大些,现在可不许碰真刀真枪!”

明兰看着被团哥儿哄得破涕为笑的儿子,忽然想起什么:“二叔,团哥儿武艺如何?若是得闲,能不能偶尔来指点昀儿些基本功?”

顾廷烨爽快应下:“正好让这小子也收收心!”

傍晚送走客人后,贺老夫人带着两个孩子在库房找花盆移栽那株兰花。

贺曦忽然指着角落里一个落灰的木匣:“祖母,那是什么?”

贺老夫人取下匣子,吹去灰尘:“这是你祖父年轻时收的药材。”

打开一看,却是几本旧兵书和一把小巧的青铜匕首。

贺昀立刻被匕首吸引,伸手就要拿。

贺老夫人赶紧拦住:“这个可不能玩!”

却见贺曦已经翻开一本兵书,指着上面的批注:“祖母,这字和爹爹的一样!”

仔细一看,竟是贺老太爷年轻时的手札,记载了不少战伤医治的秘方。

最后一页写着:“元佑六年,与顾兄切磋金疮药方,甚妙。”

贺老夫人怔怔地看着,忽然红了眼眶:“这老太爷,当年和宁远侯,也就是顾侯爷的父亲,原来是至交……”

“少爷,夫人!宫里来人了!”

“太后大娘娘突发急症,请贺公子进宫一趟,为太后大娘娘诊治。”一群太监来宣口谕。

“贺公子,快请吧,太后娘娘还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