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首饰铺挑首饰时,明兰拿起一支镶红宝石的牡丹金钗:“姐姐,这支钗子正配你今日的衣裳。”
“这牡丹乃花中之王,最重品格……我戴,会不会太艳了些?”
“自然不会,这个正配姐姐。”
午后,两人一道去了茶楼小憩,明兰特意选了临窗的雅座。
“姐姐,你瞧,这样打扮多好看,都叫人移不开眼了。”
沈夫人摩挲着新买的翡翠镯子,轻叹:“可我总不能次次靠衣裳首饰……”
“自然不是。”
明兰正色道:“姐姐可知为何正妻要戴牡丹?因为牡丹端方大气,经得起风雨。”
她指向窗外一株花树:“姐姐看那海棠,娇艳却易谢。而牡丹扎根三尺,年年岁岁开得最久。”
沈夫人若有所思。
明兰继续道:“谁家娶正室嫡妻回来,都是要掌家理事,平安后宅的。若只会拈酸吃醋,哪家丈夫能容忍呢?咱们女子闺阁艰难,万事都得周全,唯独忘了爱护自己。”
说着从袖中取出本册子:“这是我整理的几家扬州铺子的账目要诀,你把中馈握牢了,任她如何蹦跶也翻不出花样。”
回程路上,沈夫人忽然在桥边停下。
夕阳将她的侧脸镀上金边:“明兰妹妹,我明白了,这些年我总想着与那些人争长短,反倒忘了自己本该是株牡丹。”
明兰微笑:“姐姐悟性真好……”
沈夫人噗嗤一笑,忽然郑重行礼:“大恩不言谢。”
三个月后,扬州来信给明兰。
沈夫人重掌中馈,那妾室因贪墨府上账银被发卖了。
信笺里夹着片牡丹花瓣,上书八字:“亭亭净植,自在芬芳。”
一个月后,明兰正核对这个月的药材账目,小桃急匆匆跑来:“姑娘,扬州沈家来人了,还带了好些箱笼来!”
明兰刚到前厅,就见一位管事模样的中年男子恭敬行礼:“贺夫人万安,我家老爷和夫人特命小的来表达谢意。”
说着便递上礼单:“这是些扬州土仪,不成敬意。”
礼单上密密麻麻写着:扬州漆器十套、琼花露二十坛、云锦二十匹……最末一行竟写着“盐引三张”。
明兰一惊:“这太贵重了!”
管事低声道:“这盐引是我们老爷特意嘱咐的,听闻贺家药铺要开分号,在扬州码头有了这盐引,药材漕运能省不少麻烦。”
正推辞间,贺弘文从外问诊归来。
得知缘由后,他沉思片刻:“沈老爷盛情难却,不如这样,我们收下这礼物,盐引权当借用的,待分号站稳脚跟便归还。”
说着向明兰使了个眼色,明兰意会。
待送走沈家一行人,贺弘文才道出顾虑:“盐引牵扯官商利益,我们不宜太过招摇。”
他翻开最底层的礼盒,里面竟是一套纯金打造的婴孩长命锁:“这位沈夫人,倒真是掏心掏肺地谢你。”
明兰摩挲着金锁上精致的牡丹纹样,轻声道:“她这是把自己的体面,系在这牡丹上了。”
这日,明兰正在后院晾晒给新生儿准备的小衣裳,忽听小桃来报:“姑娘,四姑娘来了。”
明兰手上动作一顿,自墨兰嫁入文家,姐妹俩还是第一次私下相见。
她整理了下衣襟:“先请四姐姐去厢房奉茶。”
墨兰今日着一身雨过天青色纱裙,比从前素净了许多。
见明兰进来,她忙起身笑道:“许久不见六妹妹了,六妹妹瞧着气色真好。”
明兰不动声色地打量她:“四姐姐怎么突然来了?怎么也不让人通报一声,我好来迎四姐姐。”
“我听说,你帮扬州沈家正妻扳倒了宠妾?”
墨兰单刀直入,眼底闪着明兰熟悉的光,“现在汴京城里都传遍了,说贺夫人手段了得。”
明兰坐的稳稳当当:“我不过陪沈夫人逛了趟绸缎庄,是外人传得离谱了些。”
墨兰径直在她对面坐下,手指绞着帕子:“咱们姐妹许久未好好说话了,今日我特地来看看你。”
她环顾四周,见丫鬟们都站得远,忽然压低声音:“六妹妹,我也需要你帮一把,咱们从小一块长大,你总不会见死不救吧?”
明兰眸光微闪,端起茶盏轻抿一口:“四姐姐说哪里的话,听说四姐夫对四姐姐一向体贴,真叫人羡慕呢。”
她语气平和,却刻意加重了“体贴”二字。
墨兰脸色一僵,眼中闪过一丝阴郁。
她凑近些,声音压得更低:“姐姐命苦,头一胎只得了个女儿,官人虽未说什么,可婆母不依不饶,便张罗着要为官人纳妾……”
她说着眼圈就红了:“六妹妹,你可要帮帮我啊……”
明兰瞳孔微缩,指尖在茶盏边缘轻轻摩挲。
她早听说文家老夫人对墨兰不满,如今看来情况比传闻更糟。
但她面上不显,只淡淡道:“四姐姐为何不告诉父亲母亲,请他们做主,反倒求到我这里来了?妹妹一不是郎中,二不擅长妇人之症,姐姐怕是找错了人。”
墨兰闻言脸色骤变,手中帕子攥得更紧:“谁不知道,贺家老太太擅长妇人之症,大姐姐、如兰都是贺老太太治好的。”
墨兰声音突然大了起来:“你要是不想帮忙就说,何苦挖苦我……”
明兰神色平静:“四姐姐,祖母年纪大了,实在劳累不得。”
她抬眸直视墨兰:“京中医术高明的大夫,比比皆是,还是请四姐姐另请高明吧。”
“你!”
墨兰猛地站起身,茶盏被带翻,茶水在石桌上洒开一片深色。
她眼中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好你盛明兰姑娘,如今连自家姐妹都不放在眼里了!”
明兰在小桃的搀扶下缓缓起身,理了理衣袖:“四姐姐言重了,妹妹只是觉得,有些事强求不得。”
墨兰顿时脸色煞白,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反驳的话。
最终只能狠狠跺脚:“盛明兰,咱们走着瞧!”
看着墨兰远去的背影,明兰轻轻叹了口气。
丹橘上前收拾打翻的茶盏,小声道:“姑娘,四姑娘这般气急败坏地走了,怕是要去主君那里告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