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进入一级战备状态!重复!空间站进入一级战备状态!”
尖锐刺耳的警报声如同利刃般瞬间撕裂了天宫站庞大而复杂的舱体迷宫内的平静。原本井然有序、充满科研与生活气息的空间站,在这一刻被骤然拉入了战争的阴影之下。
站内的近千名驻站人员,这些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技术员以及支持保障人员,没有丝毫迟疑,几乎是本能地便进入到了战备状态,以最快的速度奔向自己应在的岗位,无论是操作传感器、检查维生系统,还是进入指定的避难区域。
天宫站并非为作战而设计,其主体结构脆弱,且没有任何能够提供有效防护的武装力量,它是一个漂浮在太空中的科学前哨与造船基地,而非军事要塞。
因此,除去那艘停泊在主船坞内、承载着人类唯一希望的“鸾鸟”号太空战舰的船员,剩下的驻站人员,此刻只能怀揣着复杂而沉重的心情,静静地待在各自的岗位上——或许是各种精密传感器前,监测着敌我的动态;或许是透过船坞的观察窗,目送他们唯一的保护伞,那艘承载着人类不屈意志的战舰,缓缓驶出太空港。
平日里单独停放在专用船坞内、如钢铁雄鹰般沉睡的“苍龙”太空战机,此刻在整备班成员们的全力以赴下,爆发出惊人的效率。不过短短数分钟的时间,所有可用的“苍龙”战机,便通过内部轨道和机械臂,全部被迅速转移到了“鸾鸟”号巨大的格纳库中。弹药挂载、燃料补给、系统自检......所有的武器弹药补给和出击前整备工作,都在紧张而有序的氛围中全部完成,为即将到来的生死搏斗做好了准备。
望着那艘庞大的“鸾鸟”号,好似从沉睡中苏醒的巨兽,发出一声低沉的引擎轰鸣,缓缓驶出天宫站的太空港,渐渐远去,融入那片深邃而冰冷的宇宙背景之中。
无论是那些留在船坞里、脸上沾满油污的整备班成员,他们挥舞着手臂,目送着自己亲手维护的战机飞向未知;亦或是在天宫站核心舱,负责主持空间站大局的那些经验丰富的老航天人与科学家们,他们此刻全都自发地站成一排,面向“鸾鸟”离去的方向,身体挺直,眼神中饱含着期待、担忧、骄傲与一种难以言喻的悲壮。
他们齐刷刷地,向着这艘悍不畏死、敢于在人类与外星文明“九头蛇”之间筑起一道血肉长城、第一个敢于尝试与强大到无法理解的外星文明进行正面交锋的战舰,献上了最为诚挚、最为崇高的军礼。那不仅仅是军人对战舰的敬意,更是全人类向勇气与希望的致敬。
无论这场即将到来的接触与冲突结果如何,无论“鸾头鸟”能否凯旋,这一天,都将永远载入人类文明的史册。因为它不仅仅标志着人类在太空中的第一次武装抵抗,更标志着人类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具备跨行星际作战能力的太空部队的正式成立。从这一刻起,人类不再仅仅是地球的囚徒,他们有了能够冲出大气层,走向星海,扞卫自己文明的武装力量。
“从现在开始,全舰进入战斗状态!维生系统调整至最低消耗模式!”“鸾鸟”号的舰长,此刻正端坐在舰桥中央的指挥椅上。他的声音通过舰内广播系统,清晰地回荡在战舰的每一个角落,带着一种经历过无数次演习、无数次危机的沉着与冷静。
他一边快速查看着面前主屏幕上实时更新的“鸾鸟”号各项系统状态——引擎功率、武器系统就绪度、生命体征监测——一边凝神注视着面前那副巨大的三维立体战场星图。全息地图在舰桥中央闪烁着幽蓝色的光芒,其上标注着地球与天宫站的位置。按照估算,那艘“九头蛇”战舰大概会在25分钟后,进入他们预设的交战区域——E-2-113区域(日心黄道坐标系)。
由于“鸾鸟”号的引擎组,无论是在推力、加速性能还是能量转换效率等各方面,都远逊色于敌方“九头蛇”战舰那基于未知物理原理、强大得令人绝望的引擎。届时,一旦战斗打响,无论“鸾鸟”是试图主动拉近距离进行突击,还是被迫进行战略撤退,人类一方的舰船机动性都将远不如“九头蛇”一方,几乎没有任何规避或追击的优势。
因此,在既定的战术预案中,如非必要的话,“鸾鸟”将会待在自身武器平台的最大射程范围边缘,利用舰载的“苍龙”战机作为主要打击力量,依靠这些更灵活、更难以锁定的单位进行远程打击,试图以不对称的方式消耗或削弱敌人。
王宇昊此刻正端坐在“鸾鸟”号巨大的格纳库平台旁边的金属长椅上,他身体笔直,双眼微垂,正在闭目养神,将所有的感知都集中在周围不断变化的声响和气流上。坐在他身边的,是其他所有即将驾驶“苍龙”出击的战友们,他们同样身着能够承受高过载的战斗抗荷服,全套的维生系统和通讯设备已经穿戴整齐,只待最后的出击指令。
整个格纳库内,除了机械设备低沉的嗡鸣声和整备班人员轻微的脚步声,几乎没有任何交谈,所有人都一言不发,在压抑的沉默中等待着那一声决定生死的战斗号角吹响。
死亡逼近的巨大压力,仿佛无形的铅块,沉甸甸地压在每一个人的心头,压抑得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望着格纳库内那些仍在忙碌、来来往往的整备班人员,一种难以言语的紧张与压迫感不断向他们这些即将出击的飞行员逼近。
一想到他们待会真的就要亲自驾驶着渺小的战机,冲出母舰的保护,去面对那艘庞大、未知、充满敌意的外星敌人军舰,去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拥有超越人类理解的科技力量的文明,一些年轻队员的手都在不受控制地、细微地发抖,那是身体对极端恐惧做出的最诚实反应。
“天啊......这里安静得太可怕了......”一位年轻队员终于忍不住打破了沉默,“你们......你们能不能说点什么啊?我感觉这里的空气已经快可以把我杀死了!这种等待比真的去战斗还难受!”他的一只脚正止不住地、快速地抖动着,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就是啊,队长!”另一位队员,试图用轻松的语调来缓解气氛,他侧过头,看向闭目养神的王宇昊,带着一丝起哄的意味说道,“你看起来一点都不紧张!稳如泰山一样!你该不会在这种时候......走神了吧?在想什么呢?是在想哪个女伴,还是想晚饭加个鸡腿?”
王宇昊缓缓睁开了双眼,那双眼睛里没有一丝睡意,只有一种深邃的平静。他缓缓地、平稳地出了一口气,仿佛将胸腔里压抑的紧张随着呼吸一同排出。他的目光扫过身旁的战友们,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一种安抚人心的力量:“没有走神。只是在......在温习一些东西。”
他顿了顿,声音变得更加清晰,每一个字都带着一种命令般的坚定:“牢记平时训练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战术动作。在关键时候,抛开一切杂念,随机应变。活下来,完成任务,然后......安全回家。”他没有说自己在想什么,但他平静的姿态本身,就是给战友们最好的定心丸。
就在这时,格纳库内部的广播系统,突然传来一阵短暂的电流声,紧接着,舰长的声音通过广播传了出来,透着一股战斗即将打响的紧张感:
“请注意!所有‘苍龙’战机驾驶员请注意!重复!所有‘苍龙’战机驾驶员请注意!敌舰已经进入舰载传感器侦测范围,距离1600,请所有驾驶员立刻做好出击准备!进入座舱!重复,请驾驶员立刻做好出击准备!”
听到舰长的命令,王宇昊那双原本平静的眼睛瞬间爆发出凌厉的光芒。他猛地从长椅上站了起来,动作干脆利落,身体如同上紧了发条的机器。他挺直了腰杆,站到了战友们的面前,坚毅的身影在此刻显得格外高大。
他双手背在身后,身体微微前倾,目光扫过每一张年轻而紧张的脸庞,声音高亢而有力,带着一种压抑不住的豪情与心潮澎湃:“好!弟兄们!是时候出击了!”他的声音在格纳库内回荡,仿佛将所有的恐惧都驱散,“这是我们第一次代表人类,向未知宣战!这是我们的战场!记住我们的使命!愿我们旗开得胜,将那些外星杂碎打回老家、凯旋归来!”
下一刻,所有的犹豫和恐惧都被抛诸脑后。驾驶员们如潮水般涌向各自的“苍龙”战机,动作迅速而果断,他们的身影在巨大的机体下显得有些渺小,但眼中却闪烁着同样的决心。格纳库内响起了舰载机即将出击的刺耳警告音,那是系统在确认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即将进行弹射的信号。
非必要的人员,包括整备班和技术保障人员,在警告声中迅速而有序地撤离出指定的危险区域,将空间留给即将升空的战机。机库最前方,那两道巨大的气闸门在液压系统的驱动下,发出低沉的轰鸣,依次向两侧缓缓开起,露出了门外那片深邃无垠的宇宙。
地板上的可移动模块,如同精确的轨道车,承载着一架架“苍龙”战机,平稳而迅速地滑入弹射跑道。仅需零点零几秒的瞬间,跑道上的识别仪便能通过机体内置的应答器和传感器,精准地确认战机是否已经完成所有出击准备,并向飞行员发出就绪信号。
王宇昊身处“苍龙”的座舱内,冰冷的金属触感,各种控制面板和显示器将他环绕。他迅速从座舱后背的储物格中取出防护面罩,戴在了头上。面罩内集成了维生系统、通讯系统和关键的hUd显示。面罩与抗荷服的连接处发出“咔哒”一声轻响,气密性检查的绿灯立刻在hUd上亮起,确认系统正常。
他将双手稳稳地搭在了操纵杆上,身体感知着来自战机本身的微弱震动。当面前弹射跑道上的识别仪,通过数据链将预点火的信号,一个闪烁的绿色图标和文字,精准地投射在他面罩的hUd上后,他没有丝毫犹豫,果断地拧开了引擎的点火装置。战机尾部立刻传来一阵低沉而有力的微微振动和嘶鸣声,那是引擎组已经完成了预点火,能量正在蓄积,即将达到发射状态的信号。
当“准许出击”的字样,一个红色闪烁的巨大文本,接着被投射到王宇昊的hUd上时,他深吸一口气,轻柔而坚定地向前推动油门杆。下一刻,战机尾部那巨大的离子引擎瞬间爆发,一股幽蓝色的高能离子流顿时从引擎喷口中狂暴地喷出,照亮了格纳库出口的一角。
与此同时,战机脚下的电磁弹射跑道闪过一阵非常不明显、却蕴含着巨大能量的蓝色电弧光芒。在引擎推力与电磁弹射轨道那瞬间爆发的强大加速力的双重作用下,“苍龙”战机如离弦之箭般,裹挟着雷霆万钧之势,瞬间冲出了鸾鸟号,义无反顾地扑向向那片漆黑、深邃、缥缈却又充满未知威胁的宇宙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