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王多余开着车来到了会所,这时候蒋倩所发来的信息才到。
王多余打开一看,“故事有始有终,感谢相遇,愿君安好,心向阳光。此后再见,你为弟、我为姐,余生各自灿烂。”
坐在车里的王多余苦笑一声,心里居然有了一丝丝酸涩。
打开手机消息列表,把和蒋倩之间所发的消息全部删除,锁好了车门,进入了会所。
拨通电话得知顾晓南他们在中餐厅,王多余赶了过去。
顾晓楠看到王多余来了,开心的迎上去,拉着他给记者介绍:“这就是我老公王多余。”
这些记者纷纷投来好奇的目光,然后热情的和他打着招呼。
今天到场的这些媒体记者,都多多少少和顾家有些关联。
有的人虽然没有见过王多余,但是对于他的传言早已听说过。
毕竟在京城这个圈子内,顾家小公主这个特殊的体质,还是相当出名的。
这个小白脸和顾晓楠在一起,不仅没有出现任何伤害,居然把顾晓楠那连各大名医都无法医治的失眠,也在短期内给治疗好了。
所以这些人,其实早就想见一下王多余了,只不过始终没有机会。
也确实是如此,平常王多余十分的低调,在京城各种聚会上也从来没有出现过,就连王多余和顾晓南的婚礼也是办的十分低调。
本身这些记者对于王多余能够低调行事,这种性格就十分的喜欢。
又听顾晓楠说:“王多余明天会在广冬,有一个大型的捐赠仪式,防疫的物资以及设备大约能达到一亿五千万。”
这些记者一听,顿时炸了锅。
这么大的手笔还真的不多见,有些记者就要拿相机,但是却被王多余给制止了。
“各位朋友,咱们现在属于私人聚会,先吃饭,有什么不明白的?有什么想问的?咱们吃完饭再说。”此时的王多余嘴角带笑,殷勤的招待着这些人。
顾家这个会所把人脉真正的动用起来,完全出乎了王多余的想象。
中午吃饭的时候只有一桌媒体记者,等到了晚上王多余惊喜的发现,所到场的记者三张大圆桌都坐不下了。
这时候会所的杨主管急匆匆的赶了过来,并且找到王多余对他说,已经通过内部关系,协调了一架飞机,从京城直飞广冬白云机场。
“姑爷,我们这回协调的是大型的公务机,但是准乘人数只有38人,你现在就要把人数给定下来。”
“时间定到了晚上的11点,包机的费用是40万。”说完杨总管咧了咧嘴,目光却飘向了在远处正在应酬的顾晓楠的身上。
王多余秒懂,连忙拉着杨总管去了财会室,支付了会所这边垫付的40万包机费。
王多余回到餐厅顾晓楠正在找他,当得知他跟随杨总管去支付包机费的时候,顾晓楠的心情有些不悦。
王多鱼连忙轻声细语的安慰道:“老婆,可不许生气呀!”
顾晓楠撅着嘴道:“我不是生气你付了钱,只是觉得这个老杨头太过于现实了。”
“什么事情都要一把一利索,你是我老公,难不成你会半道跑了,这一天天的小家子气,我烦透他了。”
王多余笑着摸了摸她的头,“老婆,这钱出得值。你看咱们这次广冬的捐赠仪式,有这么多记者跟着报道,影响力肯定大。”
“而且会所帮咱们协调飞机也费了不少力,再说包飞机这些费用,早就在我的预算当中了。”
顾晓楠听他这么一说,脸色缓和了些。这时,记者们围了过来,询问捐赠仪式的具体细节。
王多余耐心地解答着,他也知道了这些记者之所以这么问,主要是想在明天采访之前,想多了解一下真正的情况。
既然是这样,王多余干脆还透露了一些防疫物资的特殊用途。
大家对他的善举纷纷称赞,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很快到了确定登机人员的时候,王多余和各大媒体之间协调商量以后,确定了名单。
并且把电话打给了此时正在广冬的苗青慧,让她帮忙租下了一座酒店,以及接机的两辆大巴车。
晚上10点半,众人来到机场,登上了那架大型公务机。飞机起飞,王多余望着窗外的夜景,心中充满期待,他知道,广冬之行将会意义非凡。
当时联系苗青慧的时候,王多余就告诉她,半夜的飞机就不要来接了,只要把雇的大巴安排好就可以。
却不曾想王多余下了飞机以后,依旧看到了苗青慧过来接他们了。
王多余兴冲冲的走向苗青慧,“苗婶,你是不是想让金叔把我打死啊?我不是告诉你不让你来接机吗?”
“没事儿的小鱼儿,我这不是害怕底下人安排不明白吗?”
“走吧、走吧,于是苗青慧就像拉着自己儿子一般,跟随那些记者上了大巴车。”
大巴车驶向酒店,一路上苗青慧跟王多余聊起广冬这边的防疫情况,眉头紧锁。
“小鱼儿,这边情况比想象中严峻,物资缺口还挺大,幸亏你这捐赠来得及时。”
王多余点点头,安慰道:“苗婶,我们准备的这些物资能解不少燃眉之急。”
到了酒店,安排好记者们休息后,王多余和苗青慧又商量起第二天捐赠仪式的流程。
苗青慧这时候想起了一件事情,“广冬医疗口这边原来合作过的一位医疗专家发来信息的,说发现了一种能提高防疫效率的新方法,想在捐赠仪式上分享。”
王多余眼睛一亮,觉得这会让捐赠仪式更有意义。他赶紧和苗青慧沟通,决定临时调整仪式环节。
一夜很快过去,第二天捐赠仪式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
省委省政府相关的领导早早的就到了现场,跟随他们一块儿到场的,还有广冬省的各级媒体。
此时各大媒体都在尽快的调整着直播的设备,对于王多余的到来,领导们依次与他握手,感谢他的无私奉献。
现场的气氛庄重而紧张,所有人都能感受到这一决定背后的重大义。
先到的这些记者,有的在沉思,有的则是在奋笔疾书着,也有的正在擦拭、检查着自己的各种设备,准备记录下这历史的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