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小说网!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因为涿州百姓,对安北军没有任何认识,就算是被再怎么优待,政策再好,宣传得再得力,也还是要经受一番考验,才可能得到他们的信任。

因此林冲拿下涿州之后,并未急着进兵燕京,也没有使用强制手段来震慑百姓,收服民心。

而是将好处都拿出来,实实在在的用在他们头上。

加上帮他们除掉了压迫、剥削他们的土豪恶霸,分给他们田地、钱粮、房屋等,还帮着他们发展营生,创造生计,这自然是谁都无法拒绝的神仙手段。

当然,有那些蓄意破坏安北大都护府政策的不法分子,那被镇压起来也毫不手软,正是雷霆行动。

恩威并施之下,蠢蠢欲动的恶势力分子,都只得夹着尾巴乖乖做人。

而受苦受穷的汉人、契丹百姓,则越发觉得世道终于变好了,他们也能安居乐业了!

而让他们更加喜出望外的是,林冲宣布,归附安北大都护府的百姓,五年内不征收任何捐税。

五年之后,农业税也只是三十税一,只收钱粮,其余不问。

目前是按人口平均分给土地,一人二十亩的面积,先到先得。

只要是拥护安北大都护府的,无论胡汉,一视同仁。

此外,若是能主动加入安北军,一起反攻辽国的,待遇按安北军正军对待,还额外分给其家五十亩好地,奖励的军功田地,永久免税。

立功之后,除了土地,还有许多封赏。

前提是,绝对忠诚安北军,若是临战不利、偷奸耍滑,或者是背叛安北大都护府,那么不仅各人要军法从事,家中所有土地和享受的一切权利都要收回。

除了参军的人外,其余能写会算的、能工巧匠、在某一方面特别出众,对安北大都护府有用处的人,都可以加入安北军,只要能立下功劳,依旧有所优待。

这般厚待,莫说是贫苦百姓没有理由拒绝,就是那些不得已的寒门、失意的官员,都心动不已。

然后,就是文化趋同,将安北大都护府的思想、政策、追求、理念等等,全部输送出去。

最终形成大民族思想观念,不以胡汉分敌我,只以阶级斗争为异同,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矛盾转移,根本利益稳固,集中力量,跟辽国统治者和掌握大部分生产资料的人斗争到底。

这是符合所有贫苦大众的基本追求和共同诉求的,自然会得到支持。

因此,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周旋后,涿州百姓,终于大面积信任安北军,愿意支持他们占据涿州,给他们保驾护航。

只是完全依靠他们,林冲终究是不放心,于是又颁布一条政令,迁移内地百姓北上,散布各处,散居城镇。

只要是自愿前来的百姓,不仅由安北大都护府出钱监造屋舍,解决治安和饮水等问题,每人还能多分十亩土地,依旧免税五年。

政令一出,不只是安北大都护府治下想要更进一步的百姓闻风而动,就是其余各地贫苦百姓,也纷纷组织起来,选出代表前来一探究竟。

若此事是真,那么他们免不得拖家带口北上,寻求生计。

虽然会面临着一定的风险,谁也不能保证辽国会不会打回来,安北军是不是会一直胜利。

但是,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人都是盲目的。

所以,他们在亲自打探清楚事情虚实后,选择相信安北军会彻底收复燕云十六州,在北方站稳脚跟。

于是,受够了宋廷压迫、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早就忍无可忍的各地百姓,纷纷拖家带口北上,涌向易州、涿州两地。

只是如此一来,政事堂的压力倍增。

随着安北军打下一个又一个的城池,占领一片又一片的土地,他们需要派出的官吏,就成倍增长。

这些人的来源,大体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安北大都护府自行培养的新型读书人,也就是梁山书院、登州学堂里面接受了新型教育和坚定了新思想的适龄学子。

他们到了差不多的年龄和学业有所成就后,就分派各地开展实践,要做的事情,可以根据自身特长或意愿来进行安排,只要能协助主官,将安北军打下的地盘治理好就是。

第二部分,来自民间的知识分子,多为安北大都护府治下人士,认同安北大都护府的所作所为,看好安北军的未来,主动加入的。

这些人来自各种各样的家庭,学识也是五花八门,但只要是识文断字、能写会算的,政事堂来者不拒。

接收之后,灌输了安北大都护府的思想政策、规矩准则后,也投入各地进行试用。

第三部分,则是占领州府原本的官吏,在经过审查后,确实是有才有德的,便吸收进来,量才为用。

闻焕章最近主要的心思,就是花在调配各类人才和筹备、调拨大军辎重粮草等事务上,可谓是忙得不可开交。

手下六曹参军及一应官吏,也都连轴运转,全力保障安北军收复燕云十六州。

有他们全力以赴,林冲自然没了后顾之忧,因此大军全力北进,才能一举取下易州、涿州两地。

之后,便是重中之重的燕京。

只要拿下燕京,那么燕云十六州全部收复,就是顺理成章的事了。

虽然还有一个西京大同府,但是其地位比起南京来说,要逊色许多。

只要能拿下燕京,那大同府也不在话下。

辽国实行五京制度,即西京大同府、上京临潢府、中京大定府、东京辽阳府、南京析津府(燕京,又称幽州府)。

其中,上京临潢府是契丹发源地,初期政治中心;中京大定府则是目前实际都城,也就是辽国朝堂所在。

东京辽阳府主要是控制渤海故地,管理东北,目前已被金国占据。

南京析津府是汉人聚居区,经济文化中心。

西京大同府是军事重镇,主要用以控扼西夏与北宋。

所以,燕京的重要性,仅次于中京大定府。

又是汉人聚居区,只要安北军成功收复汉人民心,那么辽国的统治,必定土崩瓦解,要攻取析津府,就变得容易许多。

通过易州和涿州的实验,林冲取得当地民心,很有信心。

所以他在收集了充分的民意后,知道涿州稳了,于是整顿兵马,北上南京析津府。

许贯忠这边,也处理得差不多了,领兵从西南方向赶去南京析津府,合兵一处,一起围攻燕京城。

目前燕京城内,有辽军五万余人,可以算是重兵把守,又有能官强将坐镇,想要攻取,难度不小。

但好在北面金国正率军西进,要攻取上京临潢府,辽天祚帝坐镇上京,秦晋王耶律淳则已经组建怨军,共计八营二万八千人。

此刻正率军由乾州进屯蒺藜山进行防御,阻击金军直入中京、上京。

因此,辽国是没法向南派遣援军的,也就是说,安北军的最大阻碍,就只是燕京城内的五万辽兵,不必担心辽国增兵。

当然,耶律大石和萧干,一定会继续从各州抽调兵马前来援助,还会发动各地青壮,组织起来协同守城。

但人数或许不少,只是战斗力根本不必担忧。

安北军三路大军合并,总兵力接近二十余万,正是可以强攻城池的兵力。

十日后,两路大军齐至燕京城外,各自扎下大营,暂做休整。

宗泽这些时日,一面指挥大军佯攻燕京东门,一面让张顺的水军顺海北上,袭扰燕京以北沿海州县,扰得当地不得安宁,接二连三向燕京发出求救信号。

耶律大石和萧干无可奈何,不敢派出兵马援救,只让各州县将百姓都迁入城中,严防死守,不给张顺水军任何可乘之机。

只是如今是九月时节,他们自然可以将人口、钱粮、牲畜等迁入城中,但是地里还未成熟的小麦等庄稼,就没办法收割。

于是,张顺领着水军奋威卫官兵,一边砍伐沿途树木,用以打造攻城器械,一边派兵将各处粮食产地都给把守起来,只等粮食成熟,那边进行收割,不留给辽国军民一粒粮食。

这自然釜底抽薪之计,可谓是断了沿途辽人生路。

他们反抗不得,自然将怨气发泄在耶律大石、萧干为首的辽军将士身上,认为他们胆小怯战,不敢跟安北军正面作战,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于是,沿途州县民怨沸腾,躁动不安。

本地州县官员将领压力极大,生怕一个不小心,就引起民乱。

于是,请求燕京出兵的信件,雪片一般飞入燕京,让耶律大石和萧干二人也是焦头烂额。

最终,他们不得不拨出五千兵马, 由偏将萧选统领,赶往沿海州县驱逐张顺水军。

萧选带领的五千兵马,马军一千人,步军四千人,战力不俗。

张顺这边是水军,在陆地上跟他接战,自然是以短击长,所以并不上当,见萧选带人前来,立刻撤退海上。

萧选无奈,只好沿途巡逻,防备张顺水军继续其侵犯辽国利益。

只是张顺并不让他得逞,摸清楚他的行动之后,立刻兵分几路,从不同地点登陆,袭扰各处。

萧选收到消息,气得破口大骂,顺带也牵扯上了耶律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