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中看着六根跑回了家,狠狠地朝他家望了一眼,眼里闪过一丝凶光。
这六根也太不把他这个二大爷放在眼里了,他赶忙对周围的邻居念叨起来:“你们瞧瞧这个六根,太不像话啦!就这么点小忙都不帮。大家可都是邻居,可别学他,这么做就是自绝……就是自绝于大家,没了活路啊!”
“二大爷,是自绝于人!”前院一个读初中的孩子提醒道。
“对,对,自绝于人民!”刘海中赶忙应和着,也没顾得上看是谁提醒他。
“六根这是自绝于人民!”
这时,刘光天两兄弟把傻柱抬到了王小兵借来的板车上。刘海中一过来就催他们:“赶紧的,推板车走啊!”说着,又看向王小兵。
王小兵赶忙解释:“二大爷,您也知道,我家里有老婆,还有个三个月大的孩子,实在走不开。”王小兵心里清楚自己肯定不能去,解释一下也是不想落人口舌。
要说这大院里,也就六根是真的被大家嫌弃。
“那行,你回去吧!”刘海中一挥手让王小兵走了,没办法,只能他们父子三人推着板车往医院去。
等刘海中父子三人的背影都看不见了,许大茂也不知道从哪儿冒了出来,跑到中院嚷嚷:“傻柱可真是个大傻子,居然去借高利贷,也不知道他借那么多钱干啥!”说完,还往贾家那边瞧了瞧。
从昨天傻柱被催债开始,贾家就一直没人出来,也就棒梗出来过一次,还是拿饭盒的。
贾家这种态度,大院里的邻居们难免要说几句。
平时傻柱对贾家掏心掏肺,家里吃的都往他们家搬,结果傻柱一出事,贾家就不闻不问,任谁看了都寒心。
现在又被许大茂这么一挑唆,大家都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猜测起来。
对于大院里众人的猜测,贾家自然是一无所知。
他们一门心思就想着和傻柱撇清关系,毕竟傻柱一下子欠了这么多钱,他们生怕傻柱会找上他们家借钱。
在后院的老聋子家,老聋子紧紧盯着易中海,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中海啊,柱子这事儿你可得帮衬帮衬。那贾家一个个都是白眼狼,就贾张氏那德行,能教出啥好东西来?依我看啊,你以后养老还得指望柱子。柱子这人心眼儿好,没什么坏心思,就是做事莽撞了些,你好好教教他不就行了。”
易中海心里也在盘算着。
贾东旭一家子从傻柱出事到现在,对傻柱不闻不问的态度,他自然也看在眼里。
可让他就这么放弃贾东旭,那是绝不可能的。
他已经在贾东旭身上付出了这么多,要是现在放弃,前期的努力可就全白费了,而且自己还搭进去不少钱财。
更何况,自己手里还有贾东旭写的保证书呢。
“老太太,柱子这事儿我是真的没办法。他得还高利贷一千三百块钱呢,这么大一笔钱,我实在帮不了他。”
“中海,何大清当年你……”
“好吧,这次我再帮柱子一次。”易中海打断了老聋子的话。
当年的事儿确实有他自己的算计在里头,可自从傻柱三番五次找他借钱,如今更是捅了这么大一个篓子,他都开始怀疑,当年是不是做错了决定。
老聋子听到易中海答应帮忙,心里也松了一口气。
她想着,以后傻柱的事儿她也不想再管了,好处没捞着,还净给他收拾烂摊子,到处给他擦屁股,打自己点人情都耗尽了。
反正自己养老有易中海,傻柱那边,她也不抱什么指望了,有好吃的就一股脑往贾家送。
“中海,我要休息了,你先回去吧!”老聋子说完,便闭上了眼睛。易中海转身走出了老聋子家。
回到家,易中海把这事跟一大妈说了。一大妈心里很不情愿,可又不敢反驳易中海。“老易,你真打算借那一千三百块钱给傻柱啊?”
“老太太知道当年的事儿,没办法呀!不过这是最后一次了。而且傻柱得打欠条,我易中海的便宜可不是白占的,以后他都得还回来。”
“老易,老太太怎么会知道的呢?当年除了咱们俩,谁都没说过呀!”
“我也不清楚,知道就知道吧!这么多年都过去了,这次救傻柱一命,也算是能把那些事儿抵消了。没了这些事儿压在心里,反倒觉得轻松不少。”易中海一边回忆着当年的事儿,一边吃着早饭。
“我等下去医院看看柱子,你把钱准备好。我估计下午柱子就会回来,到时候他要是开口,就把钱给他,让他写个欠条。”
一大妈没说话,等易中海吃完,就收拾碗筷去了厨房。
易中海走出家门,径直往医院走去。
今天是休息日,大家都在家。
就在易中海往医院赶的时候,贾家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贾家这会儿的气氛可不太好。贾东旭恶狠狠地瞪着秦淮茹:“你什么意思?还打算去医院是吧?傻柱那个狗东西,死了才好呢!别以为我不知道他那点心思。
秦淮茹,你是我媳妇,要是让我发现你敢对不起我,我非打死你不可!”
“东旭,我怎么可能对不起你呢?傻柱帮了咱们这么多,我想着要是不去医院看看他,邻居们会怎么看咱们家啊。”
贾东旭听了这话,脸色变了变。他才不在乎别人怎么看,可师父的看法他还是很在意。
“你去可以,去了意思一下安慰几句就行,但千万别借钱给他。还要保证每天的饭盒还得照常送过来。”
秦淮茹低着头听贾东旭说完,见他说完又躺回床上了,就从家里找出两个前几天被棒梗扔在地上的窝头,拿纸包好。
“东旭,我去趟医院,你在家照看一下小当,我很快就回来。”
“嗯!”
贾东旭就嗯了一声,没再多说。秦淮茹出了家门,跟大院里的邻居打了声招呼。
没一会儿,大家都知道秦淮茹去医院看傻柱了。
大家都等着看贾东旭有什么反应,结果贾家一点动静都没有。
邻居们都鄙夷地看了眼贾家,然后就小声讨论起傻柱的事。
毕竟在这个年代,敢一下子借一千块钱高利贷的,也就傻柱了。
现在一个人一个月有五块钱就能过日子了,要是有十块钱,还能买点肉吃。
全院也就那么几户人家能有一千块的存款,剩下的家里能有五百块的都没几家。
像六根家,能拿出一百块都费劲。
他们这个大院已经是这条街上最富裕的了,有些大院的人都去外面挖野菜吃了。
起码他们大院还能有钱买棒子面。最近粮食涨价,鸽子市都没粮食卖了,黑市上的棒子面已经从五分一斤涨到一毛钱一斤了。
所以大家都觉得傻柱借高利贷这事太傻了,都不知道该怎么说他。
就连他和秦淮茹的那点话题也没人提了,高利贷这事已经成了最大的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