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尔夫尽管已经忙了一天,但依旧紧咬着牙抵抗着疲惫,配合叶格林去给山坡上的建筑规划位置。
他们计算的方式很简单但很高效,就是几个人拿着提前量测好的布条彼此拉直,然后有人沿着布条的位置倒下黑色的木炭粉。
“喂,这位置不行啊,坡太陡了,我们往那边走一点。”
在测量房屋地基的时候,垦荒队员们也会实地勘察地形,如果太过陡峭就会想办法调整一下位置。
叶格林在之前的总结会上只是画了一个草图,然后跟大家商量了一下工作的方法,但并没有把指标给定死。
工作嘛就是这样,当领导的不要想着像皇帝一样把下达的命令当圣旨,觉得完不成就是下属的无能。
叶格林其实在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也不会领导队伍,但有一点比较好的就是,那会儿刚毕业的他还有着大学生特有的冲劲。
不会的事情,就自己亲自上手,然后等学会了就去安排别人怎么做。
因此叶格林很清楚,要想带着一群人把事情给做明白了,作为领导就得容许失败。
为此他在制定区域的规划的时候预留了很多大的地盘,工作队员们完全可以在相对宽阔的缓坡上规划出足够的地方来。
这项工作不算难,但大家伙在做的时候还是出了不少意外。
不是坡度太陡需要更换位置就是土质太松需要建设防护坡,但总归还是顺利完成了所有的工作。
此时已经到深夜了,今晚运气很好是满月的时节。
月亮像淬过冰的银盘,将格利尔芬山脉的雪原锻造成一面巨大的毛玻璃,唯有下边的一角缺了个口子。
这里就是革命军营地所在的地方,白日里斧斤交响的采木场,此刻只剩下被月光浸泡的树桩,断面上的年轮像无数冻结的涟漪在诉说着岁月的痕迹。
说起来在他们刚刚工作的时候天空还是晴朗无云的,但是在快结束那会儿却刮起了一阵山风,带来了不少雪花。
就在他们以为雪要下大的时候,风一停雪也跟着停了。
此时天空再度晴朗,波尔夫背负着皎洁的月光在雪地里前进着,每踩下一步,便发出\"咯吱\"一声脆响。
刚刚完成任务的指战员们排成一列,靴子深深陷进积雪,又拔出来,留下一个个边缘清晰的脚印。
冷风掠过松林,树梢的积雪簌簌坠落,细碎的雪粒在月光下闪烁,如同撒落的碎钻。
叶格林走在了队伍的最前方举着马灯,昏黄的光晕在雪雾中摇曳,照亮了前方起伏的道路。
很快他们就回到了临时营地。
战士们在山坡上挖了不少坑洞,随便用松树枝搭在洞口就是一个能供五六个人居住的地窝子。
炊事班长已经等他们很久了,在看到队伍回来之后他兴冲冲地跑上前去给叶格林递了一碗热水。
“大家都过来喝点吧,这次我没放多少松针,味道应该没那么酸了。”
炊事班长是一位精瘦、朴实的汉子,他是在沃尔夫格勒时期入伍的,是沃尔夫格勒周边村子里的一位普通农民。
当初加入革命军也不是为别的,就是为了能多吃一口饱饭。就因为这个理由部队在休息期间组织技能学习的时候。他一眼就挑中了烹饪课。
本来他想的是在烹饪课上能多混吃口饭的,但混着混着自己就成了给别人做饭的那人。
现在别说多吃一口了,在物质匮乏的时候他还经常把自己的那份分一些给其他人。
至少在看来自己一个做饭的肯定是不如干活的人累,自己少吃点才是应该的。
“热水我也给大家准备好了,大家伙洗个热水脚再睡觉哈。”
洗热水脚是叶格林从雷曼沼泽游击队时期就定下的规矩,现在已经成了革命军的传统了。
刚入队的新兵每天都要被自家政委给宣传一遍每天勤洗脚的好处,然后到了时间就会被炊事班的人赶着趟地拉过去洗脚。
因为热水就是他们烧的,有没有人漏下了炊事班长看一看锅里的水位就知道。
波尔夫很快也洗了一个热水脚,每次行军完或者干完活这就是他最为享受的时光。
洗完脚擦干净,他们差不多也该入睡了。
但兼任101开垦大队第三团政委的叶格林此时还不能睡。
虽然关于明日建设任务的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但有个问题还需要他和赫舍尔团长继续探讨。
“要修建大澡堂我们就得准备水泥,我倒是知道一种简易的水泥制作方法,不过这就需要我们调整一下明天的工作安排了。”
叶格林说的水泥其实这就是他在雷曼沼泽游击队时期试做水泥时弄出了一个残次品。
这种水泥的各项性能都很差,但有且只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制作方便。
其主要原料都可以就地取材,需要的工具随军的铁匠铺那里正好就有。
具体的流程就是先挖一个大坑,垒点砖或者土,然后闷烧一些木炭,这些在今天的时候铁匠就已经弄了不少。
接着就是利用在山坡边上挖好的一个地窝子,改造成煅烧室来煅烧石头。
至于用什么石头其实也不挑,工作队挖到什么算什么,反正最后煅烧出来也只不过影响生石灰的具体产量而已。
之后将煅烧后生石灰与黏土、陶器粉末之类的材料混合,然后添加翻炒过的黄灰色石膏粉末,控制其含量在5%以下即可。
当然要是没有石膏也可以,只不过到时候水泥成型的时间会比较慢而已。
之后将这些材料用火炕烘干混合之后就能使用了,这样的水泥在之前的实验中就表现出了较为不错的抗腐蚀性,但是在抗冻性上会稍微差点。
刚弄好的时候强度不低,但随着时间推移会逐渐变差。
“综上所述,这款简易水泥刚好适合我们当前的情况。”
叶格林在最后的时候总结着说道:
“陶器这方面我们可以利用煅烧室在煅烧石头的时候一起烧制,正好河边那里也有不少黏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