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脚力道十足,只听“砰”的一声闷响,六旬官员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般,直直飞了出去,重重地摔倒在地,发出一声痛苦的闷哼:“哎哟……”
“你敢打我,你可知道我是谁?”这个六旬官员满脸怒容,对着张有为大声怒道。
“我管你是谁?王景瑞!给他点颜色瞧瞧。”张有为毫不犹豫地命令道。
王景瑞脸色瞬间变得十分难看,可在这节骨眼上,他哪敢违背张有为的命令。
无奈之下,他只得硬着头皮立刻上前,一脚踹在那六旬官员脸上,同时摆出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大声呵斥道:“大胆!在铜雀楼内,向来有规矩,不得强侮女子,你竟敢无视楼规,肆意妄为,简直是目无王法!”
“王大人!”
这个六旬官员起先还怒不可遏,可当看清来者竟是刑部尚书王景瑞时,顿时吓得魂飞魄散,双腿一软,赶紧颤巍巍地跪下,哭喊道:“我知道错了,大人饶命啊啊啊!”
王景瑞转头看向张有为,眼神里透着询问,那意思是问张有为该如何处置此人。
“这种人渣拖出去杖责两百。”张有为毫不犹豫地命令道。
王景瑞面露难色,心里清楚,正常人杖责一百都很难承受得住,这六旬官员要是挨上两百杖责,那几乎就是要他的老命啊。
可张有为既然都这么说了,他也只能照办。
此时,周围其他人都一脸古怪地看向王景瑞与张有为。
他们心中暗暗猜测,这个张有为究竟是什么人啊?
王景瑞可是堂堂刑部尚书,平日里威风八面,此刻却一副对张有为马首是瞻的态度,实在是让人费解。
张有为转身走过去,轻轻搀扶起若曦,关切地问道:“姑娘,你没事吧。”
“谢谢公子。”
若曦眼泪汪汪,眼中满是感激之色,那楚楚可怜的模样,任谁看了都会心生怜惜。
张有为不由叹了口气,看着若曦的遭遇,他不禁想起了自己的妻子李师师(秦良玉)。
难怪李师师当初拼了命地想要逃走,渴望自由。
这里表面上看似繁华,说的好听,实际上就是一座女人的地狱。
一旦陷入其中,一辈子被关押在这里,那日子简直生不如死。
“感谢公子相救,不知道公子叫什么?小女子一定会记住公子的大恩。”若曦是真的对张有为感激涕零。
她心里明白,今天若不是张有为挺身而出,自己必然会被这个六旬官员糟蹋了。
张有为随口说道:“我叫秦良玉。”
若曦听了,不由惊讶地长大了嘴巴,一副十分错愕的样子。
“怎么?有什么问题吗?”张有为见她这神情,不禁若有所思。
“是这样的,我有个姐妹曾经给自己取了个名字,也叫秦良玉。”若曦赶忙解释道。
“她是不是叫李师师?”张有为低声问道。
“你怎么知道?”若曦更加错愕,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的不可思议。
张有为暗自叹了口气,他今天来到这里,就没打算轻易了事,必然是要大闹一场的。
他救了若曦,若曦肯定会因此被连累。
而若曦又认识李师师,思忖片刻后,他觉得救人就救到底吧。
想到这里,张有为更加压低了声音,确保只有两人可以听到:“我认识李师师,如果你想要如她一样离开这里,待会儿,听我的,跟我走。”
若曦浑身猛地一震,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眼神之中,既有着激动,又充满了希冀。
她在心里不断问自己,他说的是真的假的?
李师师成功逃走的事,她们都知道。
可她们这种罪臣之女,按规定是绝不能离开铜雀楼的,一旦被抓到,那可是要被杀头的。
看出了她的犹豫,张有为补充道:“这可是你一生唯一的机会,你可要抓住了。不会再有第二次。敢像李师师一样拼一把,就可以得到自由。”
“自由?”
若曦浑身颤抖起来,自由,那是她做梦都不敢想的事。
自打被关进铜雀楼,自由就如同遥不可及的梦幻泡影,只有在夜深人静做梦的时候,她才敢偶尔幻想一下。
现在,自由的机会竟真切地摆在了她的面前。
“你真的认识李师师吗?”若曦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我岂止认识她,她现在都嫁给我了,是我老婆。”张有为低声说道。
“啊啊啊!”
若曦惊讶地睁大了嘴巴。
可不知为何,直觉告诉她,张有为不像是在说假话。
“我明白了,我跟你走。”若曦一咬牙,终于下定了决心。
然后,张有为转过头,对着王景瑞和老鸨说道:“走吧,去九楼。”
说完,他们便继续前行。
若曦紧紧跟在了张有为的身后。
九楼。
与前八楼的风格截然不同,尽显奢华至极。
整个楼层仅有三个房间,装饰精美绝伦,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无与伦比的尊贵。
这里可谓是京城的最高点之一,从窗边俯视望去,京城的繁华尽收眼底。远处的宫殿楼阁错落有致,红墙黄瓦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街道上车水马龙,行人如织,热闹非凡;
城外青山连绵,绿水环绕,构成了一幅壮丽的画卷。这绝佳的位置,价值千金,绝非虚言。
此时,在其中一个房间里,杨诗歌与一个年轻人相对而坐。
那年轻人穿着一身华丽无比的锦袍,袍面上绣着精美的金线花纹,腰间系着一条镶嵌着宝石的玉带,显得贵气十足。
他相貌堂堂,剑眉星目,鼻梁高挺,嘴唇线条坚毅,透着一股与生俱来的威严与自信。
杨诗歌微微欠身,说道:“九皇子殿下……”
没错,此人正是九皇子。
两人面前摆放着精致的茶具,正喝着清茶。
九皇子轻轻放下茶杯,目光望向窗外,感慨道:“今日与杨姑娘在此登高远望,实乃人生一大幸事。杨姑娘,不知对这京城之景有何感悟?”
杨诗歌微笑着回应:“回殿下,京城繁华,如诗如画,令人心生感慨。所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站在此处,方觉天地之广阔,京城之昌盛。”